上篇發的早,好多小伙伴可能看完上篇忘記還有下篇這回事兒了,記得先看完上篇再來看下篇噢。點擊閱讀原文,回顧【配色高手的養成攻略(上)】
對比
為了讓色彩顯著、耀眼,需要運用對比。借助色彩的面積來表現對比。在本圖中,相對于大面積的顏色,白色只占了很小的面積,借助這個處理方式拉大差距,使白色跳出來:
相同的色彩,只要在周圍用別的顏色加上外框線,即可強調對比,這是商標或圖解說明上經常可見的設計手法:
明度對比
在色彩的對比中,效果最好的就是讓明度產生落差而形成的“明度對比”。
人的眼睛對于明度的差異相當敏感。有時人們會無法察覺純度或是色相的微妙變化,然而,對于明度的變化,即使差異非常微小也可以清楚地辨識出來:
黃色與黑色的組合,不僅明度差異極大,在生理上也是一組容易躍入眼簾的配色。因此,大多數國家都將這組配色用于需要引起人們注意的標志上:
與背景色的明度落差低的配色組合,其辨識度和可讀性都很低。若希望整體呈現樸素的感覺,如此的配色極為有效,但是這種配色卻不適合使用在文字或是標志上:
即使背景的顏色不變,只把文字色彩和背景色拉出明度差,就可以提升辨識度或可讀性,特別是在文字的處理上,一定要仔細斟酌明度差:
純度對比
純度差異大的配色,可以為設計內容增添戲劇性。
純度高的色彩,會刺激人們的情感,尤其是紅色系的色彩更是如此。想要賦予人們刺激又華麗的印象時,可以大面積地使用高純度的顏色:
將純度高的色彩彼此加以組合,就會成為絢麗的設計作品,但整體沉穩的感覺不足,給人庸俗的印象:
純度對比的重點是,使用高純度的色彩只限于當做重點色彩。如果將其他色彩的純度壓低,高純度的部分就會更加明顯:
將純度高的色彩配置在偏離中心的地方時,其他部分也要放置純度稍高的色彩,如此才易于取得平衡:
色相對比
由色相對比所形成的的對比,將為設計帶來強烈的沖擊力與華麗感。
色相對比效果則是依據色彩在色相環內的位置而定,位置距離越遠的色彩,組合起來的對比效果越強。在此例中,B組合的配色對比效果比A組合更為強烈:
色相環中相對色彩的組合就是“補色”,因為補色關系的配色對比最強烈,所以設計上也會顯得華麗而有視覺上的沖擊力:
如果使用互為補色關系,又是高純度的色彩來進行組合,會引起一種名為光暈的現象。如此便使得文字或是圖案難以觀看,需要特別注意:
即使顏色相同,只要周圍的顏色改變,看起來的感覺也會跟著不同。同樣是橘色,配置在紅色當中看起來就會略帶黃色,配置在黃色當中,看起來就會略帶紅色:
強調色
只有少量的強調色,就能串接設計的整體風格。
在盛放食品時,為了讓菜色看起來更加美味而添加的裝飾,就是強調色。在思考配色時也相同,只要想著如何才能襯托出重點即可:
無論背景為暗色還是亮色,用純度低的色彩作為強調色,效果都無法彰顯。在這張圖上,越偏下方的顏色純度越高,也越適合用來當做強調色:
使用強調色時,請注意“不要過度使用”,色量越多或是面積越大,作為強調色的效果也就越薄弱:
背景為白色或是接近白的淺色時,用冷色系的色彩作為強調色,比用暖色系的色彩更有效:
辨識度
與“顯眼”同等重要的是——使用“易見”的色彩。
要將色彩的辨識度靈活運用在設計上,最重要的是決定信息的優先級。在本例中,重要度的設定次序是從1到4:
像紅色與綠色這種互補色彼此組合的情況,第一眼看上去似乎是很顯眼的配色,但遠望時,就可以知道這種組合沒有預料中的引人注目,這是因為這兩色的明度沒有太大的差別:
轉換成黑白色調來思考,就可以知道何種色彩組合的辨識度較高。以下面這張圖來說,綠色是明度低的色彩,所以和明度最高的白色加以組合時,辨識度就會向上提升:
在配色中添加明度差,以整理信息的傳達順序。優先級越高的信息,明度差越大。相反,優先級越低的信息,則是要壓低其與背景的明度差:
彩色
若希望設計有華麗的感覺,就要運用多種色彩連接組合的配色。
彩色的配色中,無需使用特定的顏色或是強烈的對比,而是使用眾多微小的色彩對比,光是如此就可以創造出華麗或強烈的印象:
即使是將數量相同的顏色排列在一起,若是排列出規則性或是將色彩整合,就會成為具有整合效果的沉穩配色,而非起強調作用的配色:
如下圖上方使用特定色彩來配色,該色彩的印象就會看起來很明顯。若是像下方一樣使用色彩,給人的印象就不會偏向某個特定的色彩,而展現出華麗度:
彩色配色時一種讓眾多色彩互相細密接合的手法。背景色或是間隔的色彩,請使用白色或黑色等無彩色:
前進色/后退色
高明度/高純度的暖色,看起來似乎比實際的尺寸大,并有往前躍出的效果。
置于冷色系色彩中的暖色系色彩,視覺感會比實際大小更加膨脹。以下面這張圖片為例,左邊的圓看起來較大,并給人一種超向前方逼近的印象:
在昏暗、純度低的冷色系色彩上配置明亮且純度高的暖色系色彩,就會賦予人們一種仿佛正在往這邊前進的印象,這就是前進色:
相反,在明亮、純度高的暖色系中,配置昏暗、純度底的冷色系色彩,就會有一種像是往另一邊后退的感覺,這個則是后退色:
可以明顯感覺到正在前進的色彩,是高純度的紅色。若要發揮紅色身為前進色的特性,創造出具有沖擊力的設計,只要壓低背景顏色的純度就可以了:
誘目性純度高的暖色系色彩容易映入眼簾,被稱為誘目性高的配色。
誘目性高的配色范例,這個色彩組合,經常可以在快餐店或是金融機構、超級市場等地方看到:
由于誘目性高的配色會帶給人們強烈的刺激,所以長時間觀看會讓人感覺到疲勞,可以說是不適合用于內部裝潢等設計的配色:
誘目性高的配色使用在必須在短時間內傳達信息,留下強烈印象的海報等廣告,或是需要引起人們注意的標志時,效果極為顯著:
如雜志或書本這種必須長時間觀看的物品,就不適合使用誘目性高的配色:
節奏與色彩面積
為了強調設計,在思考如何選擇顏色的同時,也必須思考其配置方法。
反復使用相同的色彩或形狀,可以讓設計作品產生節奏感。相較于不具節奏感的配色,具有節奏感的配色吸引人們目光的效果較好:
即使是相同的色彩,使用的面積不同,印象也會隨著改變,稱為面積對比。因為色彩的面積越大,看起來顏色越濃厚,越能讓人感覺到色彩的沖擊力:
高純度/明度所組合成的配色,其所形成的的節奏也會散發出輕快的感覺。以音樂來說,可以賦予人們宛如流行音樂般的印象:
明度/純度都低的組合,所能夠感受到的節奏是厚重的,以音樂來說,感到的印象就如同古典音樂一般:
平靜的彩色/強烈的色彩
左右人類感情的配色,有其各自的準則。
讓心情平靜的配色,可以從擁有靜謐感的大自然中尋找到。大自然中的色彩,純度幾乎都很低,所以,使用純度低的色彩配色就會帶來平靜的印象:
讓心情躍動的強烈配色,給人盛大正式之日的色彩印象。舉辦祭奠或是廟會時,會使用各種純度高的色彩,給人一種非日常生活而激昂的印象:
即使是強烈的色彩,若是以紅色系為中心,并且一致降低明度,就會展現出神秘夜晚的景象,另外,想要呈現如此的印象時,重點是至少要加大某一種顏色的面積:
同樣是高純度的配色,將明度調高就會變成白天的感覺,展現通俗而輕盈的印象。這種時候應與上圖相反,要將顏色的面積縮小為佳:
自然的色彩/人工的色彩
要以特定的印象進行配色時,必須對那個印象的“風味”加以考慮。
大自然當中,存在著非常多的顏色。應該挑出什么樣的色彩來創造“自然”的印象呢,必須去思考與其風味相同的色彩是什么:
從上圖的照片中,試著挑出幾種顏色來進行配色,漫不經心的挑選顏色,是無法創造出自然的印象感的:
選取自然印象的風味,找到的是大地或木材的顏色。咖啡色的暖色系感覺,給人溫暖與安穩、平實的印象,與現代的自然一致:
“都會”印象的配色,是從大樓外墻或是柏油物品中挑出與灰色相近的色感來展現其風味:
季節感的配色
季節感,可以運用帶有該季節特征的色彩來表現。
春天的配色范例。春天是最容易從大自然中找到色彩的季節。春日配色的特征是,色彩數量多、明度純度都高的色彩組合:
秋天的配色范例。秋天是楓葉及收割的季節,所有顏色都染上了黃至紅色,特征是色相具有一致性:
夏天的配色范例。夏日里,淺淡的色彩,色調微妙的色彩全都變得不顯眼,純度高、對比鮮明的色彩開始變得清晰奪目:
冬天的配色范例。冬天與夏天相反,是太陽光最微弱的季節,因此,色彩的純度也變得極低,成為以灰色為中心的配色:
輕色/重色
輕與重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色彩的明度、純度或透明感的影響。
表現輕柔度的配色范例。下圖所使用的色彩,明度與純度方面兩者皆高。暖色系的色彩表現出愉快的感覺,冷色系色彩則顯得清爽:
表現沉重感的配色范例。所使用的色彩,在明度與純度方面兩者皆低。暖色系的色彩給人鐵銹或土塊的印象,冷色系的色彩則是給人工業制品的感覺:
展現輕盈感的配色,借助圖像加工,處理成透明的樣子之后,更加強調其輕薄度。事實上,輕的東西也以透明的物品居多:
輕的配色用暖色系來表現,就會產生可愛的感覺,重的配色用冷色系來表現,則會給人冷硬的印象,此外,配置的位置也會影響輕重的感覺:
絢麗的色彩/樸素的色彩
雖簡單統稱為絢麗及樸素,但其中仍可細分多種風格。
朋克風絢麗的配色范例。現實社會中無法想象的色彩組合,會給人朋克的印象,在此例中,使用高純度的黃色、粉紅色,還有黑色,這些都是自然界看不到的顏色,大膽的配色是其重點:
這是南國風“絢麗”配色的例子。其配色的重點是,使用存在于自然界的色彩,再將純度拉到比實際色彩還要高的程度,在此所使用的基本圖案,也是取自南國的花朵:
此例是純度極低的“樸素”配色。將純度低的顏色使用在和風的圖樣中,就可以表現出受年輕人喜歡的的樸素風格:
下圖為純度低的樸素配色,但因使用多種以暖色系色彩為中心的顏色,所以在樸素之中,也可以展現出甜美:
童稚的色彩/成熟的色彩
色彩的風格,一般來說也會根據作品受眾的年齡層而變化。
嬰兒期的配色,是純度、明度都較高的組合,尤其是會觸碰嬰兒柔軟肌膚的嬰兒服,人們不太習慣使用對比過于明顯的色彩:
兒童期的配色,大多使用的是明度中等而純度高的顏色,也就是所謂的原色,雖然最近使用樸素色彩的童裝逐漸增加,但是,小孩子的眼睛難以分辨微妙的色差:
成人期的配色,是排除以嬰兒或兒童為對象的色彩所擁有的的甜度之后,所使用的色彩組合。純度和明度的設定都很低,偶爾也會在某個部分使用鮮艷的色彩來當做重點色:
年齡逐漸增加之后,人們也逐漸可以體會原本感受不到的微妙色彩變化,特別是日本人,強烈傾向于喜愛從大自然中獲取的純度低的色彩:
甜美的配色/冷冽的配色
配色的喜好會因為性別以及作品受眾的興趣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
以往,明度高的粉紅或橘色、黃色等暖色系的色彩,經常被拿來當女性風格的配色使用。現在看來則是偏離了現代女性風格,變成古板老氣的印象了:
在十幾年前,這些色彩仍被拿來當做所謂的男性風格配色,然而現在看來卻成了年輕男人難以接受的配色:
甜美可以用明度高的色彩來表現,“甜美”最強的配色,便是這些暖色系色彩的組合,與女性風格配色不同的是,在此將純度稍微降低了:
就算是使用冷色系的色彩,也可以表現出甜美,即使是男性風格的商品或設計,也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有點節制的甜美,就像下面這種配色:
高級的色彩/低檔的色彩
請仔細考慮設計作品的對象,適當地表現高級感與低檔感。
這是具有高級感的配色范例。以純度與明度都低的色彩為基調,一小部分使用色彩鮮艷的強調色,就可以展現出高級感:
以白色為基調時,只要小部分使用純度低的色彩作為重點色,就可以呈現清爽的高級感:
這是具有低檔感的配色范例。使用多種所謂原色的色彩,就可以創造出低檔的風格。重點是每一種顏色所占的面積都不能過大:
想用少數色彩創造低檔風格時,只要使用白底配紅色,或是黃底配紅色的色彩組合就可以了,這種配色經常出現在廉價商店的廣告或是廣告牌上:
以上內容是對《色彩設計的原理》核心內容的整理和提煉,想要更進一步學習,鼓勵大家去購買正版紙質書籍,真正收獲知識的價值遠遠大于書籍本身的價格。
本文內容出自《色彩設計的原理》,由本人整理編輯,轉載請提前聯系告知,否則必究。
點擊回顧【大寶】配色高手的養成攻略(上)
關于大寶(我本人):
互聯網領域設計師,跨界于廣告、創意、工業設計、用戶體驗等領域,喜歡潮流,本身卻很土,定期寫文,歡迎提出你感興趣的設計、藝術、創意等話題,試著做一個書寫設計來影響你的人。
歡迎關注,閱讀更多原創設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