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性別而言,人是有不同的。對家庭而言,男人和女人是家庭的基礎。
當我讀海爺爺的《誰在我家》時,我在乎更多的是男人和女人。海爺爺說:“男性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女性服務”?!澳阋?,當女人跟從男人的時候,實際上,大多數家庭運作得會更好”?!敔攲δ腥撕团擞刑喽匆?。
當我從這些洞見中看到自己時,我越來越覺得: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女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在干擾我正常的生活?看到這些洞見,再回頭看看自己,我怎樣與它南轅北撤,沒哪樣是在順其自然?
海爺爺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想要在思維層面去了解一種經歷過的體驗就好像想抓住一團火一樣,如果你非要明確的詮釋它,到手的頂多只是一把灰。”于是,只有承認并接受事物本來面目即真實性,我們才獲得平衡與自由。
我也看到一股力量在沖擊男人。也就是:在母親的雌威下,他以后很可能成為一個感情騙子和調情高手,但他無法成長為一個珍惜女人并維持長久伴侶關系的男人,無法成為一個好爸爸,也無力維持一段平等的男女關系。他必須放棄那最原始、最親密的母親的依附關系,去接受父親的影響。
在過去的時代,一個男孩離開母親的過程是通過啟蒙式的社會儀式完成的。在這些儀式之后,男孩走進了父親的世界,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樣和媽媽住在一起。
現在,傳統文化中促進這個過程的儀式已經不知所綜了,離開母親的過程變得痛苦不堪而且困難重重。雖然說兵役對于男孩離開母親的影響而進入父親的世界多少有些幫助,但是對于現在的年輕男孩來說,僅僅是服兵役就讓他們覺得無能為力、不知所措。
在現實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到:受父親影響的兒子,比起眷戀母親的兒子來說,會更加尊重、疼愛母親(雖然不管哪一種情況下,母親都沒有損失)。同樣的道理,當一個女兒拋開對父親的眷戀、回到母親的身邊時,她并沒有失去父親,她的父親也沒有失去她,反而她會更尊重父親,更愛父親。
請注意,當兒子親近父親,女兒親近母親時,伴侶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親密,那么在這家庭中就不會發生混亂了。
對于我們女性來說:與母親的相處,適當做法是:保持謙恭的態度,就像收到母親的禮物那樣接受和承認自己的女性部分。
對于那些自吹自擂、趾高氣揚、飛揚跋扈的好像很有男人味的男人,實際上還只是處在母親的寶貝兒子的階段。
男人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做男人應該做的事,女人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做女人應該做的事,這個才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伴侶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的關系就會保持充足的活力,能夠不斷地深入發展。在充滿愛意的浪漫世界中,伴侶雙方能顧及這一因素,必將能滿足了對方所需要的一切。
男人按女人的標準來要求女方,女人按男人的標準來要求男方,男女之間才有可能形成連結。彼此之間平等的唯一標準,就是雙方平衡和滿足的感覺。男女雙方的問題,解決的前提是接受叛逆帶來的愧疚。雖然他們的良知要求的并不相同,但他們必須消除原有的社會信念,并讓自己去體會良性的系統平衡。雙方必須接受和認同對方的一切,包括文化背景、家庭習慣、溝通方式等,一起采用第三種可行的方式相處。
和以前相比,現代的伴侶更尊重對方的家庭,并用增加新的信念、熱心參與社會服務等方式在新的層面上相互融合。
伴侶之間愛的相互依賴和系統內成員之間的關系是不容忽視的。對于系統來說,為了愛發展順利、結出碩果,系統內平衡的環境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付出太多的愛來彌補系統的不平衡是不會成功的。愛只是一顆種子,并不能改變土壤。
對于家庭而言,家庭的重心轉移到男人的影響下時,家庭中所有成員都會覺得比較輕松,孩子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敢于出去經歷風浪;伴侶之間會愛火更熾,重溫舊夢。在丈夫首先為家人幸福著想,用發自內心的關懷來帶領家人,明白男人要為女人服務的時候,女人就會心甘情愿地跟隨。如果男人誤解服務的含義,逃避服務,不能完成這些服務,那么他和他的家人就會飽嘗因之而帶來的苦果。一般而言,在女人負責家庭的生活、男人負責保衛家庭的安全,并且全家人順從他的領導的情況下,家庭生活就會幸福美滿。對一個男人而言,維護家人的幸福是一種責任,也是普遍存在的深沉情感之一。
家庭和諧時,許多女人會得到難以置信的、極大的放松和滿足,感覺到自然而然的舒服自在,察覺到自己很自然地跟隨那個真心實意帶領照顧家庭的男人。對男人來說,當他們的照顧受到認同和肯定時,就會脫胎換骨,變得更加成熟穩健。在伴侶關系中,愛始終是平等的,需要雙方的參與。平等的伴侶關系,才是真正有益于愛的發展的。用心良苦的愿望和閉門造車式的設想都是不切實際、不能接受的。
總之,男人和女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特性,但是他們的共同存在,才是完整的。我們除了看到,更多的是尊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