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太子以撒出生后自然是集萬般寵愛于一身。根據圣經鐵律,所有人都高興了,上帝就不高興了。
決定給都已經改名“萬國之父”,行了割禮的亞伯拉罕終極的考驗:讓他將兒子以撒帶到山頂上,當做羔羊宰殺后獻祭給上帝。(兇是你兇)
亞伯拉罕不敢違背上帝的旨意,就帶著兒子和柴火和刀上到山頂,筑起了個祭壇,擺上柴火。天真的以撒問父親:“柴火有了,獻祭的羔羊在哪里?”亞伯拉罕:“你就是獻祭的羔羊”。捆綁了以撒,就準備動手。
這時天使出現:“知道你對上帝的忠心了,你已經通過了考驗”。亞伯拉罕這才松了口氣。這就是圣經里著名的一個樣板戲《殺子祭神》
巴洛克時期羅馬臺柱卡拉瓦喬的《殺子祭神》。卡拉瓦喬是繼米開朗基羅后,第二位紅遍羅馬的大咖。卡拉瓦喬的畫風追求基督的明暗,有一種夢劇場的效果。當時看慣了米開朗基羅的肌肉男,拉斐爾的圣母的羅馬人,非常喜歡卡拉瓦喬這種非常戲劇性,接地氣的畫風。
卡拉瓦喬《殺子祭神》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世界三大名畫之一的《夜巡》的作者倫勃朗的《殺子祭神》。倫勃朗在繪畫界的藝術地位,排進前5妥妥的。
倫勃朗《殺子祭神》
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臺柱提香的《殺子祭神》。提香號稱文藝復興第四杰,還有兩個非常牛逼的弟子:丁托列托和韋羅內塞。當時夠資格能和羅馬的米開朗基羅隔空互罵的,只有提香了。
提香對顏色的處理非常有心得,敢于紅綠搭配,這絕對屬于藝高人膽大。因為紅綠通常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像水和油在色彩上不融合。畫的不好很丑。
提香《殺子祭神》
撒拉127歲時去世,亞伯拉罕夫妻情深,強忍住內心的悲痛續了弦,連生六個孩子。(為了民族后代的繁衍,做出這樣的犧牲,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
亞伯拉罕直到175歲去世,和愛妻撒拉葬在了一起。
簡單捋一下關系:上帝->亞當夏娃->諾亞->亞伯拉罕->以撒(猶太人祖先)& 以實瑪利(阿拉伯人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