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去買面包,因為去得早,他們剛出爐的面包還沒包裝,我直接去包裝臺拿想要的面包。
可是掃了一眼并沒發現我想要的咸方包。
我問店員,今天沒有咸方包嗎?
他說,買的人太少了,所以這款方包沒做了。
我說,可惜了,我覺得你們家的咸方包是最好吃的。
他說,也就你一個覺得好吃,做了出來兩天都賣不出去。
我想我的口味什么時候變得那么小眾了。
一個人的喜好,如果不跟隨大眾,那他付出的代價必定比普通人多。
比如,如果我非得要吃這家店的咸方包,我叫老板定做給我,老板考慮成本,可能會多收取費用,或者我一個人要買多點,他才愿意做,那我承受的費用比吃別的口味會更多。
又比如,如果我非要買某個國家的某個牌子的奶粉,那我就要托人買,找代購,或者我自己坐飛機帶回來,這樣的費用比買國內的奶粉貴很多。
普通人一生,他的喜好,他的選擇,有時候不得不追隨大眾,因為太小眾的喜好,付出的代價他未必承擔得起。
跟隨大眾的口味時間久了,或者也根本沒機會嘗試別的口味,也就變成了自己的口味了。
高中以前,在老家我從未吃過火鍋,后來出去讀書工作,火鍋在全國興起,年輕人外出聚餐必選之一,后來也跟著喜歡吃火鍋了。
廣東人吃不了太辣,可不知也為何也會喜歡吃火鍋。
可能是大家都喜歡吃,所以覺得好吃。
到了年齡大家都結婚生子了,每到一個人生節點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人生之路似乎沒多大阻力,因為大家都這么做。
但是不結婚生子,跟大多數人走的路不一樣,所承受的壓力必定比普通人大。
大家說,很多人說,他們都說,……似乎大多數人說的,大多數人做的,都是對的。
可還有一句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做大眾,還是做小眾。
我覺得能承受住代價的,才能做小眾,做小眾之人才能發現大眾看不到的東西。
大家都看不到的,往往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