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說書、唱戲、演電影樣樣都喜歡欣賞。
我四姨夫知道我最愛看熱鬧,他村演電影,步行十二華里來接我。說是演《野“花”春風斗古城》。
一出字幕,我才知他說錯了一個字,是《野火春風斗古城》。
看介紹,是根據小說《青春之歌》改編的。
回家后,我第二天就到縣城新華書店買了這本書。沒幾天就一章挨一章看完了,連著看了三遍。
多年又看了五、六回這個電影。
我最忘不了的幾句臺詞:
人總得給自己留條后路,不能抬頭走路就低著頭走,不能前進就后退一步。這不丟人。
是處世哲學也好,是妥協應對也罷,那時小,不會分析。覺得說得動聽,就記下了……
再就是“名馳冀北三千里,味壓江南第一家”。這幅對聯第一次也是在這電影里知道的。后來在對聯書中也看到了。原來是一幅古聯。是明代無名氏為衡水酒所作,同時還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隔壁三家醉,開壇十里香”也很出色。
它們是我最愛之一。
在小島見別人都朝氣蓬勃,綻放文采。
我有時也過來看一看,學一學。我知道這不是一時之功,圖一時之快。靠積累,靠實踐,靠悟性,靠通變。
以下將別人發自己對的,還有我出的,別人對的,沒顧及質量,作為日常日記,錄于下篇《楹聯筆記》。錯、欠在所難免,望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