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月老的故事。月老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唐代有一位少年叫韋固,一天他外出郊游,當晚在城南的一家旅店住下。晚上,韋固乘月散步來到后花園,見一位老人背著錦囊正在月下看書,忙上前施禮,問看什么書?老人笑道:《婚牘》也。韋固想:《婚牘》定是記載人間姻緣的書,又見那錦囊脹鼓且發紅光,便叩問其中裝了什么?老人微笑道:“紅繩子也”。韋固又問:紅繩子何用?老人從囊中掏出一支紅繩,當空一晃,只見一道紅光在韋固的腳下繞了一圈,然后朝北而去。老人告訴韋固,此繩以系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異域,此繩一系之亦必好和,終不可違也。韋固見自己的婚事已定,趕緊問自己婚配何人。老人答曰:“店北賣菜老嫗之女也”。說完就不見了。
第二天,韋固起早梳洗打扮一番,趕緊找到店北賣菜老嫗,特意詢問他的女兒。見到的卻是一個蓬頭垢面、面黃肌瘦、相貌丑陋的三歲女孩。不禁火起,竟拔劍刺去,女孩驚呼,老嫗高叫,韋固棄劍而逃。
十幾年過去了,韋固已成為一名武將,娶相洲刺史王泰之女香娘為妻。洞房之夜韋固揭開香娘的紅頭蓋,見妻子貌美非凡,只見眉心貼著一朵紅紙剪的小花,問其緣故。聽香娘敘說,方知香娘就是當年賣菜老嫗之女。夫妻如夢初醒,從此恩愛有加,后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至終。以后,民間就把“月下老人”當成司婚之神來膜拜。
小葉是一個平凡的姑娘,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追劇,打游戲,手殘黨的化妝,她常常說,為什么我就遇不到一個喜歡我的人呢,我告訴她,是時候未到吧,該來的總會來的。這不是普通的安慰,是我當真這么以為。
媽媽和爸爸在一起是第一次談戀愛,以前也有人追過媽媽,也有人去找媽媽相親,每次媽媽都覺得自己跟對方不合適直接放棄,直到遇到了爸爸,記得媽媽和我說當時她來爸爸家的時候想掉頭就走,因為爸爸家里條件并不好,她還沒進院門就要走,正巧這個時候,爸爸的爺爺回來了,爺爺把她叫住,讓她到家里坐坐,媽媽同意了。這一進去,就有了后來發生的一切。媽媽沒有嫌棄爸爸家窮,陪他度過了一段又一段艱難的歲月。當時周圍的朋友都不相信他們可以走到結婚,因為他們就不是一類人,可神奇的是,他們走到了今天,有了我和弟弟,過著還算幸福的日子。
當時追媽媽的有比爸爸條件更好的人,我問媽媽后悔嗎?媽媽說,不管跟誰這一輩子都會有矛盾的,嫁給你爸我感覺挺幸福的。
我想這就是緣分吧,不管到什么時候,該走到一起的終究會走到一起,命運的紅線拴在每個人腳上,有了信念,有追尋的方向,相信我們都能遇到那個命中注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