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一年多的考研,終于落下帷幕,終于可以歇下來好好回顧一下。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是我夢寐以求的一流院校,也是中國藝術(shù)界的最高學府。我報考的是戲曲專業(yè),初試準備時間大概一年半,從初試到復試再到收到擬錄取,將近兩年的時間完全投入在考試當中,摒棄雜陳,最終收獲了圓滿的結(jié)果。
1、先說戰(zhàn)線問題,很多朋友說考試戰(zhàn)線拖太久到后期會非常疲乏,所以應該適當控制開始復習的時間,于我的經(jīng)驗而言,選擇何時開始一定要根據(jù)自己公共課的水準,我的英語非常不好,但MA考察英語一,相對來說非常困難(看今年英語一的試題就能感受到),所以英語絕對不能大意。本人英語四六級未過,而且大學前三年都沒有學過英語,所以我是25年考研,23年十月份就開始學習英語,算下來也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所以英語絕對不能大意。另外,我想無論什么時候開始復習,到考研前一個月,也就是沖刺政治的時候,都會感覺到很疲乏,所以我覺得根據(jù)個人情況可以調(diào)整戰(zhàn)線。開始的早可以溫水煮蛙,慢慢滲透,這樣也有時間查找自己的不足。
2、關(guān)于專業(yè)選擇
由于本身的興趣,所以我選擇報考戲曲專業(yè)。研究院戲曲專業(yè)很不同,在學術(shù)方面非常具有權(quán)威性,因此此專業(yè)競爭力也非常大。所以考生一定要結(jié)合自身的優(yōu)勢和興趣,慎重選擇專業(yè)。我本科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但是之前一直有學習戲曲,所以可能這一方面的優(yōu)勢,但是研究院不歧視本科學歷和專業(yè),很多小伙伴(包括我)跨考都能夠上岸,因此大家不必擔心自己本科院校和專業(yè),但是一定要好好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導師。
3、公共課學習
公共課一直是我的弱項。雖然一直學文,但是考研政治和英語都有相當?shù)碾y度,尤其是25年政治也極其慘烈,所以在以上都未知的情況下,我結(jié)合自身還是打算早一點來政治和英語兩門課程。
1)英語:英語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正如上述,我是25考研,但是在23年十月就開始學習英語(學到一半很后悔自己沒考四六級,沒好好學英語)。23年十月份開始,我就下載了墨墨(很多人認為軟件背單詞不好,但我覺得對我有用,并且能夠堅持下來)。我每天堅持用墨墨背單詞,并且買了一個超厚的單詞本,先是用pad堅持一邊背一邊默寫,第二天再在本次上重復默寫,循環(huán)往復。最開始每天五十個,到最后每天300個,從來沒有間斷過,一直背到考研前一天,大概500天,重復了有8、9遍左右,最后基本每個單詞都能看爛熟于心。雖然最后英語成績只過線五分,但是對我來說是夠用的,而且題目很難,算是知足。
除了單詞之外,其他項目同步進行,每日一句、語法等也都有跟進,但實話說對我來說用處不大。閱讀是關(guān)鍵,我的閱讀練習走過很多彎路,但最后鎖定到了唐遲的閱讀,他真的幫了我很大很大的忙。(根據(jù)個人情況,反正對我真的很有幫助)。我沒有什么邏輯思維,跟他的課反正逐漸訓練了邏輯思維。英語閱讀從五月份開始刷題,一直到12月總共過了一遍半,后期成效還是非常明顯的。
小三門我沒太在意,可能也是分不高的原因,這三門我是十一月下開始準備的,所以千萬不能大意。
英語作文我買的秦強老師的模版,自己也總結(jié)了一些,上考場靈活發(fā)揮,我后來復盤這也是我能夠過線的保命秘訣。
總結(jié):英語也確確實實很折磨人,主要是身心的折磨,面臨著一次次挫敗,一定要堅持下來。
2)政治:我從高中就選擇政治科目,但是好像一直沒開竅,考研政治我也沒大意,在網(wǎng)上看了許多帖子,說政治不用開很早,到時候直接背題就可以,但是我沒聽,24五月開始學政治,主要跟腿姐。(實際上卻考研過程中,混淆信息太大,總歸來說聽網(wǎng)上左言右語,不如吸取經(jīng)驗總結(jié)自己的備考思路)。我想說腿姐給了我很大幫助,聽他的課也能感受到很大的力量,而且干貨滿滿,最后我政治京區(qū)56,雖然分不高,但我很知足。(一個經(jīng)驗就是,25政治已經(jīng)重拳出擊,腿姐九頁紙可以當作備選使用,基本能應對)。我在后期也背了肖四,已經(jīng)到了滾瓜爛熟的階段,前兩章全背,后兩章背簡化版,雖然后來到考場上很懵,但是我覺得無論是九頁紙還是肖四都給予了我考研真的很大幫助!
總結(jié):政治老師很多,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每個老師的教學模式不一樣,可以多多在網(wǎng)上看看大家的分享。還有就是,到了十一月,無論你戰(zhàn)線多早,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學不完,根本學不完,實際上就是后期政治要背誦的太多,比如馬原原理,還是早背過為好,這樣就可以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了。
4、專業(yè)課學習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專業(yè)課總共分為兩門,分別是藝術(shù)概論(611、711);還有不同專業(yè)的人自命題試題。我的兩門課都找了直系學長和學姐為我指導,后來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是對的,因為考研的信息差太大了,所以最好找個學長學姐做一定的指導,這樣有重點不易走彎路。@天奇的假期 。由于我考藝術(shù)學+戲曲專業(yè),因此我的兩門考試科目分別是(611+戲曲史),以下是一小點經(jīng)驗和拙見。
1)關(guān)于藝術(shù)概論
我的藝術(shù)概論成績最后是131,這個成績算是平均偏上,我個人比較滿意。藝術(shù)概論這門課比較難學,我也走了許多彎路,但好在研究院老師給分非常公平,而且題目比較常規(guī),想答出來很容易,想答好到135左右比較困難,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研究院藝術(shù)概論考察沒有明確規(guī)定范圍,但根據(jù)往年真題可以推斷出必讀書籍,如王宏建老師的《藝術(shù)概論》,彭吉象老師的《藝術(shù)學概論》,葉朗老師的《美學原理》,這都是必看書籍,除此之外還有《美學散步》《中國美學大綱》等。我首先看王老師的《藝術(shù)概論》,這本書理解起來非常復雜,我前期先自己用word捋思路,后期在利用輔助資料進行名詞解釋的整理,把中外美學、專有名詞、往年概論考點全整理了一本,并且全部背過。另外,在后期我還聽了小羅師哥的《美學原理》課,這個課使我一下開竅,藝術(shù)概論從此一路暢通了。@小羅師哥 我還閱讀了《圖說藝術(shù)》等書籍,并且輔佐配套的題目,最終在十月份開始自己做思維導圖(太重要了!!!),每個思維導圖都有相應的條目,對應例子,后來就瘋狂背,最后成績還不錯。
總結(jié):藝術(shù)概論給我的經(jīng)驗是,美學的書一定要好好看!很多藝術(shù)概論的問題都可以從美學層間推出來,而且如果讀王老師《藝術(shù)概論》這本書不太能理解,可以先從美學下手,這樣思路可以更清晰。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原題一定早點寫,我是后期讓學長給我看原題,這樣到考場上就能游刃有余了。(比如原題中:胸中之竹,這道題完全可以用美學作答)
2)關(guān)于戲曲史
戲曲史相較于藝術(shù)概論會好上手,但是難度也比較高。從今年出題的趨勢可以看出,學校更加考察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廣度,如(目連戲,入律)等等,都不是很好回答的題目,其余題目都比較常規(guī)。戲曲史最大的經(jīng)驗在于,一定要捋清答題思路,如何答題很關(guān)鍵,我當時把從九十年代至今的題目都過了并且重要的寫了一遍,(事實證明,很有用,因為像目連戲這種古文題的出題模式,九十年代常考),并且最初以《中國戲曲通史》《中國戲曲通論》為基本,逐步向下延伸,分別閱讀了《中國古代戲曲理論集》《明清傳奇史》《南戲新證》等等書目,集合成最終是一本復習資料,從戲曲起源到清代地方戲,一直進行思路的串聯(lián),最終戲曲史成績是135,雖然沒有達到理想成績,但也算知足了。
全文總結(jié)
考研考的是耐受力,、抵抗力,考的是無謂前險,擋得住他人的教條與諷刺,耐的住客觀的寂寞與孤獨,經(jīng)得住過程的挫折與重擊。希望所有人都能歷經(jīng)滄桑,終抵彼岸。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信(無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