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四那年,有幸應聘到上海一家上市外企公司實習半年,作為“管培生”。現在基本上企業都會設立這么一個崗位,說到底,就是公司里的預備部隊,干得好給你轉正,干的不好你就給我滾蛋的那種。
工作內容,也很簡單,基本可以概括為“打雜的”。
就是這“打雜的”經歷,給了我對英語的又一次認知機會。因為工作的緣故,我需要經常性的與國外人對接,這就意味著我最起碼要達到與之正常交流對話的地步,公司可不會給我配一個翻譯。
也就是這半年的時間,我真真切切的把英語口語鍛煉了出來,目前和國外人正常交流對話無壓力。老實說,我對英語天生算是比較敏感的,口語在上學的時候也說的比一般人要正規(更靠近美式發音),以前上大學時也會經常用skype、或者在線網站與國外人交流對話,但在現實中,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不是給國外人指路,不是給國外人導航,是真正的關于工作上的事宜要用英語進行溝通。
1. 我的經歷
跟我對接的是一個德國人,很嚴肅的那種,對待工作上的事情是一絲不茍、面面俱到,因此他也就是接受不了一點瑕疵。
我剛進去的時候,面對他壓力特別大。第一,他很高大,視覺上就給我極大的沖擊,很明顯有經常健身;第二,他工作上的這種態度,讓我跟他接觸起來很有壓力;第三,我第一次這樣跟一個外國人工作對接,我的英語的劣勢讓我從心理上就很膽怯,導致的結果就是說話抖抖霍霍的。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我每天基本只能保持4個小時的睡眠,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來了惡補英語。首先,我有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至少我每天需要跟國外人溝通交流,算是典型的英語環境了),這是很多國人學習英語所不具備的。其次,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受到源動力的驅使。他給我的壓力讓我不斷向前,而我又不能丟了這份實習工作的事實,讓我只能推著自己往前走。
我并沒有報班進行學習,因為沒有固定的時間。我是根據奶爸的透析法學習的,從ESLPod到EnglishPod,再到純英文書籍,我幾乎沒落下一天,整天腦海里都是英語。這段瘋狂的惡補英語的經歷,讓我對英語的學習與在校學習的時候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首先,那段時間,我的首要任務是口語,因此我把口語放在了第一位,主要是鍛煉說。任何機會我都要把腦子里想的東西說出來。以前,我總是認為,或者我得到的教育就是認為,我們需要有詞匯量的基礎,這樣我們才能聽懂對方在講什么,我們也好肚子里有貨可以表達出來。但在我那段時間的經歷看來,這完全是錯的!是的,你沒聽錯,這完全是錯的!
等你單詞量練上來的時候,6個月的實習都結束了。國外人普遍性的單詞量基本是1萬個左右,國人的詞匯基本是4000,因此要練到1萬,想想看6個月的時間?我的做法是,就是不斷地說,先保證我能跟他把最基本的工作內容進行下去。由于詞匯量的原因,很多單詞的意思我表達不出來,沒關系,那我就用low一點的低級詞匯表達嘛,他能聽懂,這就能保證我們首先能走通這個流程,至于單詞的積累,我課后有在做,慢慢的,溝通的層級就上來了。
在職場上來說,口語真的很重要。我有很清晰的看到,當時公司有位同學,口語特牛逼,與對接的人打成一片,后來我問他,“出過國嗎?”,得到的回答是,“沒有。”,問他這口語怎么練出來的,他說,“就是以前好幾年不斷地看Ted演講、口語演講大賽等練出來的”。他說他英語不行,大學連六級都沒過。可現實是,我這過了的跟他相比,吭哧吭哧的累到吐,才只能比上他的皮毛。
所以,基本方法是,先學好口語,表達不出來的詞匯先用低級的詞匯代替,爭取走通流程為先,后續通過單詞量的提煉增加,慢慢的把詞匯量增長起來,溝通就更為順暢了。
2.英語的作用
那么,我們學習英語有什么用呢?大體來說,國人學英語都奔著4個目的。
有人為著“心理滿足”,中國人能流利的說英語的不多,自己能與老外無障礙溝通,讓自己心里很滿足;有人想法簡單,我就想出國旅游的時候,不需要睜眼瞎,能問個路,點個餐,聊點天就夠了;有人為著“職業發展”,要去外企,要做企業高管,英語是一道必過的坎;有人為著“能多開一扇門的機會”,有了英語,最起碼讓自己的邊界拓寬,以后能跳槽時,能有一定的底氣。(大體就這4類,或者其他很多也類似的包含在這4種中)
有人曾問一個問題,為什么新東方出了很多怪才?創始人俞敏洪就不說了,還有徐小平,還有“網紅”羅永浩,還有李笑來等等。是什么造就了這樣的結果?有人分析道其中一點,我覺得很有道理。在那個時代,會英語的他們是最早可以接觸到國外實事的人群,所以他們就有機會成為最早一批迭代自身思想,與世界潮流靠近的人。因此,是英語這項工具,給了當時的他們一個這樣的機會。更別提,現在基本上中國耳熟能詳的名人,都是英語極好或者成名后去努力學習英語的。例如,馬云、李彥宏等等......
3. 該如何學習英語?
首先,我承認我的英語還沒好到那種程度,但就是因為我跟大多數人的起點是差不多的,因此我的經歷才更有說服性。我能通過奶爸的透析法,達到這種程度,最起碼不虛,你同樣也可以。
知道奶爸這個人的英語愛好者,肯定對奶爸介紹過的相關方法有印象。比如,他推薦的學習順序,從賴世雄音標-> ESLPod -> EnglishPod -> 英文書籍,能真正堅持下來的人,最后我所知道的,效果都很不錯。就算達不到與國外人無障礙溝通的地步,也可以自信的把英語說出來,就僅僅這一點,在中國人中來說,就已經是大大的不容易了。
我目前,也聚集了幾個英語愛好者,建立了免費的英語群,帶領著大家一起學習英語。因為這些都是對自己比較嚴苛的人群,所以這個群還是有一定門檻的。
說說這個英語群體的基本情況。目前,群體每個人都是每天打卡至少150個單詞,還會經常有口語練習的輸出,這些都是硬性規定,(我會提供相關純英文書籍的閱讀資料,學習英語的一整套流程方法,永久上twitter、facebook等的免費方法,甚至你口語要是可以、我可以給你一些國外人的資源都沒問題)要是你覺得你完成不了,請不要隨便入群,群體是淘汰制的,因為完成不了任務,我是一定會請你出去的。
有興趣的,可以私信我,了解相關情況。我對于個人英語能力沒有要求,但對個人對于英語的追求,以及積極性,自律性要求挺高,所以如果你不是上面的其中一員,那就請不要隨意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