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老公看了迪士尼電影《魔法滿屋》,又是一個與自我接納有關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1
在躲避侵略者的逃亡途中,為保護妻兒和其他群眾,外公毅然犧牲了自己。悲痛欲絕的外婆想保護襁褓中的三個孩子活下去。
這時突然天降奇跡,大山拔地而起,阻斷了侵略者的追蹤,魔法屋憑空誕生,成為馬利加家族的新家園。一同逃亡的人們也在此安營扎寨,整個鎮的人都仰仗馬利加家族的魔法而生活著。
不但外婆的一兒兩女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魔法。到了第三代,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奇天賦——除了米拉貝。
每個小孩都會在開啟魔法的儀式上,接受屬于自己的魔法。他們站在一扇魔法之門的跟前,伸手握住門把手,開啟魔法之門,從此擁有魔法和自己的獨特房間。但是米拉貝伸手去握門把手時,那扇門消失了。外婆擔心又失望。
外婆一直都要求家人們能為家庭做貢獻、能服務于鎮上的居民。米拉貝一直很努力,這份迫切的努力在外婆眼中卻顯得笨拙,甚至被認為是添亂。
家人們的魔法使馬利加家族成為鎮上的絕對權威。外婆以對每位家人的嚴苛要求,維系著馬利加家族的權威地位。
在家人們眼中,一切都是太平景象,只有米拉貝看到了房屋裂縫、大廈將傾的征兆。
其實,米拉貝的看見也引發了家人們的不安。看起來最最平庸的米拉貝,懷著炙熱的愛家之心,想要盡一己之力拯救家族。在與同輩的姐妹交流與和解的過程中,她看到了大力士姐姐路易莎的壓力與恐懼,也看到外婆眼中最完美的伊莎貝拉壓抑著內心真實的需求與主張。
當伊莎貝拉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她并不喜歡外婆安排的婚事,她突然看到了真實的自己,不再討好集體意識的審美,她看到開花的仙人掌有著獨特的生命力。
米拉貝的做法卻激怒了外婆,仿佛米拉貝就是家族災難的罪魁禍首。米拉貝在激動中也指明了,是外婆對家人的苛求毀了這個家。
就在祖孫二人爭吵時,家族魔法屋出現的裂痕越來越大,搖搖欲墜。家人們使用魔法想要去保護那根代表家族魔力的蠟燭,但是他們的魔法全部消失了。只有米拉貝在魔法屋的保護下,爬上屋頂,拿到了魔力蠟燭,但是殘留的蠟燭在米拉貝手中熄滅了。
米拉貝內疚自責的離開了魔法屋的廢墟,在河邊傷心的哭泣。這時外婆來到她身邊,向她道歉,并承認是自己忘卻了初心,魔法消失是她自己的責任。
米拉貝也向外婆表達了自己的諒解與感激,是外婆讓整個家族擁有了魔法并服務他人。這時被認為離家多年的舅舅趕來想幫米拉貝解除誤會,外婆卻激動的擁抱著舅舅。
祖孫三人回到廢墟與家人們集合,鎮上的居民們集體趕來幫忙重建房屋。房屋建好,家人們把門把手交給米拉貝,由她來開啟新家的大門。在金屬門把手的反光中,米拉貝看到了完整而真實的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2
在我看來,這個故事是對現實生活的類比,借用魔法的背景來講現實。
魔法是怎么來的?是外公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保全家人與群眾,這份義舉感動了天地;是外婆對孩子們和他人的愛,迫切地渴望大家能活下來,使奇跡降臨,賜福于他們的后代。
對于現實世界來說,魔法是愛與成全,是服務家人與社會。
米拉貝的原型就是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我們每個人作為家庭的一員,都希望自己能滿足家人的期望,服務家庭、服務社會。看著有那么多成功的人、富有的人,我們的感受如同米拉貝看著會魔法的家人們,因為自己做不到,而有著強烈的無力感和挫敗感。既有的評判標準把我們劃分在了“不夠好、不完美”的范圍內,讓我們漸漸相信了自己的局限。
其實,每個人的內在空間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不僅表姐伊莎貝拉的內在空間是鮮花綻放的世界,表弟安東尼奧的內在空間里有廣袤森林和各種動物,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內心都是無限大,任由我們馳騁。所謂邊界,都是我們給自己設定的,我們也完全有能力打破。
當我們順應天道的時候,上天以恩福給我們賞賜;當我們背離天道,我們品嘗到自己淚水的苦澀。
馬利加家族的魔法屋之所以不斷出現裂痕,是因為魔法的底層能量發生了偏離。上天的厚愛是支持我們每個人遵從自己的心,勇敢的做自己。但是馬利加家族的后代們活得倍受約束,失去了自我。作為一家之長的外婆,為她的后代們圈定了各種條條框框,她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整個家族,以為這就是愛。她不明白,正是她自己遺失了初心,才讓家族的魔法體系變成了空中樓閣。
硬撐起來的完美只是幻影,終究要破滅的,如同馬利加家族的魔法房屋,在故作完美的魔法下化為廢墟。華麗的背后是疲憊與壓力,是苛求與犧牲。路易莎一味滿足他人的期望,無視早已疲憊的身心,卻不敢直視自己內心的懦弱;伊莎貝拉極力表現出外婆期望的完美,卻不敢拒絕外婆安排的婚事,以為服務家庭需要犧牲自我;就連年幼的安東尼奧在天賦儀式前也充滿擔憂;還有“沒離開的離開”的舅舅布魯諾,由于家人對預言能力的誤解,也被外婆評判為“不能為家庭服務”的人。
馬利加家族的人生觀和自我認知在外婆的家長式威嚴下,都發生了扭曲。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被無形的標準審判著,貼上成功或失敗的標簽。
而魔法的底層能量必定是接納真實的自己,傾聽內心的召喚,才能充分發揮自我價值。真實,意味著不刻意隱藏自己的陰暗面,不委屈求全,敢于表達什么是自己內心的渴望,允許自己不完美。
米拉貝之所以能成為扭轉家族命運的人,是因為她是被父母無條件的愛著的,她的父母不在意她是否有魔法天賦,他們接納真實、完整的米拉貝。在這份愛的滋養下,米拉貝才有勇氣做自己,才敢于揭示魔法消失是由于外婆內心的偏離。活在愛中的米拉貝,才更有勇氣接納,才更能看見家族的魔法來源于外婆的初心,也更懂得感恩外婆給予家人的魔法傳承。至此才有了祖孫二人的深情和解。
? ? ? ? ? ? ? ? ? ? ? ? ? ? ? ? ? ? 3
影片中的每個人,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我們都可以在不同角色身上看到自己。會魔法的家族成員們指代的是我們心中成功的自己。爸爸媽媽代表我們能夠接納自己的那部分。米拉貝就是現實中不斷做出選擇的自己。
其實,我認為最值得探討的角色是外婆,她引領了家族的興衰。她是權威,但也有不為人覺察的脆弱。她有感恩之心,熱衷于服務他人。但在魔法毀滅的恐懼之下,她把罪責推給米拉貝,而自己和家人們成了無辜的受害者。光明面與陰暗面同時在她身上呈現,她卻一味地追逐光明,抵制陰暗。像極了不完美的我們自己,像極了有主張的我們自己,也像極了被受害者思想支配的我們自己。當外婆幡然醒悟,承認了毀滅魔法的人是自己,她才與自己和解,贏回了內心的力量。
? ? ? ? ? ? ? ? ? ? ? ? ? ? ? ? ? ? ? 4
什么是預言呢?
在影片中,舅舅布魯諾的魔法天賦是預知未來。家人們之所以對他有排斥情緒,是因為他們自己對預言內容的恐懼。
其實布魯諾看到的是一種概率,并不是真的一語成讖。但家人們聽到了自己不喜歡的預言結果,就放棄了努力,在恐懼之中相信了那就是他們必定會經歷的,當結果來臨,他們毫不負責的把責任推給了布魯諾,并認為他是不祥之人。
其實,一個易胖體質的人,不運動,又持續的大吃大喝,作息不規律,結果當然會長胖。這就是預言。當你深信長胖是你的最終結局,就是為這個結果的顯化注入了更多能量。宇宙當然會滿足你的要求,成全你長胖。反之,當你堅信自己會保持苗條,你就可以把握住宇宙給你的各種保持苗條的提示,甚至在恰當的時候讓你遇見一些人和事來給你支持,幫助你實現苗條的愿望。你自己的堅定信念,就是你人生的預言家。
? ? ? ? ? ? ? ? ? ? ? ? ? ? ? ? ? 5
最后,魔法的成分是什么?
1接納自己,看到自己無限的可能性;
2打破既有框架的束縛,擺脫集體意識中成功學的限制;
3服務家人、服務社會的熱切渴望;
4感恩之心;
5打破恐懼,勇于探索;
6堅定的信念,做自己人生的創造者,沒有任何人是麻瓜,人人生來都是天賦奇跡的攜帶者,只看你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將奇跡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