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A和朋友B工作了兩年,但職場上發展與同齡人相比沒有達到預期。他們兩人一個是研發,一個是產品經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項目落地執行力很強,但是不太擅長展示和匯報。在項目多人員少的情況下,A和B可以成為主力,加上碰到契合的主管,能很好的展示工作成果;而在項目少人員冗余的情況下,一旦遇到不契合的主管,A和B的優勢很難凸顯出來,即使做的很好也容易被埋沒在人海里。
??? 剛踏入職場那會,我們覺得和領導溝通和匯報就是耍嘴皮和秀PPT的詩外功夫,腳踏實地干出花樣來才是真本事。后來發現這種認知是有問題的,在一個100人的大部門里,大領導很難了解到下面執行層是如何解決一個個問題落地實施的,可能只是關注項目周期,成本和帶來的收益。而大領導收到的反饋很多時候來源于一級級的執行層向上傳輸。于是,適時來一場客觀反應事實、提供解決方案的匯報非常有必要。
??? 如果按照項目周期來看,產品經理有幾次重要的匯報時機,分別是:
1、產品方案(匯報對象-領導):經過用戶調研、競品分析和市場調研等,提供什么產品方案,解決什么問題,可能帶來什么效果,還可能包括前期運營方案和效果驗證方案。
2、立項匯報(有時是項目經理主導,匯報對象-領導)??:需要達到上述產品目標,需要多少人力,時間,資源配合,關注從立項到上線的項目周期、里程碑和人員安排。
3、定期項目進展匯報(匯報對象-領導):根據項目大小,一般是周報(有的還有日報 ),匯報項目進展,遇到的困難,提供的解決方案和進一步的計劃安排。
4、配合部門宣講和培訓(匯報對象-其他部門):重大版本發布上線前期,會對客服、市場、運營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宣講和培訓, 以應對可能的客戶咨詢、新舊版本交替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及相關運營工作準備等。
5、上線后市場/用戶反饋匯報(匯報對象-領導):C端產品上線2周~4周內,觀察相關數據、客訴和社區用戶反饋,能定量的判斷需求迭代的效果,配合運營完善運營方案,確定下一次迭代目標。
????如果按照個人成長來看,產品經理需要注意這些匯報場合:
1、項目復盤匯報(匯報對象-同事):復盤項目閃光點和失敗點,客觀從項目周期、人員協調、運營數據、市場/用戶反饋來反思項目得失。
2、分享匯報(匯報對象-同事):分享的本質是交流和探討,通過一個產品的成功或失敗經歷,與同僚分享和探討類似產品其他可能,相互進步。
3、年中/年終總結(匯報對象-領導):總結半年/全年的工作,在什么背景下,做了哪些工作,達到了什么效果。有些是產品本身帶來收益,有些是流程規范影響他人,有的是帶團隊帶來的集體收益等。
4、晉升述職匯報(匯報對象-領導):與年終總結相似,先是總結過去,然后是展望未來計劃做什么,這應該是通過過去工作和表現來看未來的潛力。
??? 另外,匯報時不要等到最后時間節點才與領導進行溝通,平時多進行有效的口頭溝通,關鍵時間節點輔助郵件\PPT等匯報形式,保持客觀信息不偏差的暢通才是關鍵。
總之,腳踏實地做好手頭的工作,也要適時匯報好工作,詩內和詩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