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已經熟悉了很久的地方,而且是帶有好感的地方一定是比較傷感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好像天生就有想要脫離現狀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有很多種看法,比如進取心,不滿足,野心,喜新厭舊,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幫老友們搬家,從住了好久的寢室到租借的房子,隔的不遠,卻是另一種生活。老友說,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學生了。我說,我們其實已經不是學生很久了。
畢業(yè)就像一場分崩離析,悄然的發(fā)生,靜靜地完成。本班讀研一個數,出國個位數,工作兩位數,各有各的路,在回家的公車上,突然想起四年前的那個場景,高中畢業(yè),坐車回家,從此不再和高中同學多聯系,現在更是杳無音訊,淡漠如水。今天在簡書上看到,不常聯系的友誼是難以為繼。無論當初多么要好,多么知根知底,在時間和生活的蹂躪過后剩下的只是對于過去那段重合的回憶。
從過去搬離,意味著改變,割裂過去的自己,把一部分留在那里,然后開始新的生活。歷史總是不斷的上演,影視里夸張的手法也是折射了一部分生活。同學這種即熟悉又陌生的關系給了社會關系里的一個特殊的例子。畢業(yè)多年的同學聚會上,一小撮小有成就的在緊盯著以前班級上的幾位女性,伺機滿足一下當年的幻想,一批成家的沒成家的白領正在待價而沽,尋覓著新鮮的貨色,真正在社會上混的及其出色的一批人,完全沒有出現,卻成為席間討論的熱點,當年最沉默寡言的現在成了活動的中心,當年的花花草草或許被大家默默關注卻要看現實境遇,平庸的一批人還是各自回憶著當年的時光,看看有沒有可以炫耀的片段。在學校里的對每一個人的認知開始有了新的觀念,一批批白布在染缸漂了幾下總會有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