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厚愛,有簡友讓我在一些群內作分享,我受寵若驚,但更多的是誠惶誠恐。我在裝啥子嘛,因為我不會分享,不知道如何分享,也不知道分享什么。
我看過一些大咖的分享,文字加語音加圖片,第一加第二加第三,首先其次再最后。他們條理清晰,語言風趣,深入淺出,言簡意賅。聽者無不折服,表示受益匪淺,聽君一席話,勝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書。
自然完美收官,喝彩聲繞在屋梁上,三五日不絕。
我也由衷地鼓掌,巴掌拍紅了,只有羨慕的份。
我弄不出PPT,我講不出任何文學理論。我可以語音聊天,但聽者也需作好準備,因為那是麻城普通話,偶爾夾雜方言或者某一個音節轉不過彎。我也可以寫字,用手指寫,但很慢,一筆一劃,說不定會有一些字卡殼了,好半天想不起來。
其實,我認為所謂的分享,就是像拉家常一樣,我將我所知道的那部分當著大家的面說出來,不要臉地自我享受一次。至于你們是否有收獲,我并不很知道,但我想這樣的交流,最起碼應該是快樂的。
言歸正傳,我的聊天開始了。
要說寫文,也許就像我吃的鹽比你們吃的飯多,我砍的柴比你們踩的草多,我流的淚比你們流的汗多,我只不過早生了那許多年,多劃了一些字,惟手熟耳。
其實這不僅僅是調侃,它包含了一些意思。我的經歷比較豐富,閱歷稍微廣泛一些,我領略到鹽是咸的,知道柴是人砍的,知道生活會流淚流汗的,它不只是飄在天上,五顏六色給人看的。
所以你們看我的文字,它都是從生活中來,緊貼著土地。它雖然難看,但它真實,它雖然有苦有酸,但它溫暖。最關鍵的是,它們都是我所熟悉的人和事,都與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樣寫起來,那一幕幕如在眼前,信手拈來,很自然就流暢了。
很多人說,我寫的人和事有畫面感,因為我熟悉呀。但是光熟悉也不行,人活在世上,每天都與人打交道,都在不停地干著事,怎么有些人就寫不出這種感覺呢。這就涉及到描寫的細節問題,你如果只是粗枝大葉地寫,他今天吃了三碗飯,流了一身的汗,他一米七三,睡覺愛打鼾,或者今天的事堆成山,你忙前忙后也干不完,這樣像寫流水帳,炒菜不給油鹽,怎么能抓住人的眼球,讓人拼命往你的文字里鉆。
是人,就有自己獨有的稟性和習慣,有別人無法替代的特點,是物,就有自己獨有的形態,獨有的風貌。你無需多花筆墨寫那些大眾化的,人云亦云的東西,別人嚼過的饃再甜也沾著別人的痰,誰肯再吞咽。
別人忽視的東西你用些心,別人寫濫的東西絲毫不要留戀。你只要抓住一個點,這個點不必很大,越小越好,越細越妙,認真花些筆墨,多勾勒幾下,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小見大,更會震憾人心。你湊得越近,別人靠得越攏,那種立體的效果就出來了。
當然,寫細并不是寫散,不是天馬行空般想寫到哪兒就寫到哪兒,不是炫耀文采,不是堆砌語言。它總歸要為主題服務的,是為了突出某個中心的。它不能像脫韁的野馬,任著性跑到哪座山就是哪座山,這樣,別人會很累,也沒有興趣攆,也不能像流云,一會兒投影在你的波心,一會兒罩在他的頭頂,這樣,誰都不會為你付出真心。
你寫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不一定非要中規中矩,都想站在舞臺中央。但它們不管怎么散漫,怎么野蠻,你一定要拴一根線,即使迂回一些,也要繞著舞臺轉,或近或遠,可以有層次感,萬萬不能跌到舞臺下面。
對于那些廢話,哪怕再動聽,也要閉口不言。
我們看經典,經常看到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寫,以為那是閑話,其實不是,它們要么烘托一種氣氛,要么表現一種心情,都是一種必要的鋪墊。如果去掉這些,那些文章就非常單調,缺乏美感,失去血肉,只剩一副骨架,讓人畏足不前。
這樣的描寫非常必要,非常鍛煉文筆,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文字功力。
我受益良多,一直在模仿,讓自己的文字豐富而有質感,加強對主題的渲染,讓文章更有內涵。
我一直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氣,都可以與我面對面交談。哪怕是一滴雨,一粒塵,一棵草都能夠開口說話,一個蟲,一條魚,一只鳥都能夠像人一樣思考。我的文字里面,它們都是活的,可以跑,可以唱,可以擁抱,可以爭吵。這樣寫下來,你的文字不會僵硬,不會拘謹,你賦予它們以生命,它們賦予你文字以生命。
你要知道,哪怕人類消亡了,它們也可能一直存在,它們并不卑賤,并不微渺,你給予它們以溫情,它們給予你以激情,讓你在希望里永生。
萬物皆平等,我可以深入到它們的靈魂里面,一起悲,一起喜,一起嬉鬧,一起嘆氣。這是我文字的特點,看到的人,很容易投入進去,流露出真感情,因為人都有一種向善的本性。
再回到前面那句惟手熟耳,也就是說我一直在寫,自然而然我也一直在看,不僅僅是消遣時間,我還留著心在模仿。多看,才能知道自己喜歡看什么樣的文字,才會在意識里留存那種文字的影子,再加上刻意的練習,練習那種文字的構架,那種文字的底韻,以后在寫時,就會有一種明確的思路,向著某種意念靠攏。
多看并不是說老看一個人的文字,而是看多個人的,吸取它們各自的特點,揉雜成自己的特色,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看得多了,自然手癢,想一吐為快,于是便寫,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差別是,你對文字的敏感及悟性,這也有一部分取決于你看文字時的用心程度及記憶和抓取要點的能力。
寫文字其實挺苦,像一個人走在漆黑的夜,不知何時能亮天。我只能一邊走,一邊唱,唱出一些歡樂,順便也能提醒別人,我一直在這兒。如果你們感到孤獨,感到冷,可以過來,我愿意奉獻我的一點溫熱和力量,一起走。
嗨,我在走著,你在哪兒,我們來聊聊,來分享彼此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