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這個題目,就很痛心,它再一次喚醒了我內心深處沉睡已久的理想情懷。想當年我也是那個有著理想的熱血青年,暢想著未來有一天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讀讀喜歡的書,寫寫自己的文字,再和某些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交流,這就是我的可能在某些人眼里顯得不那么困難有挑戰和激情澎湃的理想。可以不再糾纏于瑣碎的人際關系,不再只是做些雞零狗碎的雜七雜八的瑣事,不再因為自己焦慮而不得不放棄閱讀思考寫作。我找了許多年,終于隱隱約約看清了自己要走的道路,認識自己這個目標終于有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我大概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長做什么,自己的熱情和動力在哪些方面。我可能不再適合于那些純粹的技術性的工作,比如需要與機器和設備打交道的毫無生氣的工作,比如工程師等這些職業。我把我的目光和這顆心義無反顧地投向了人文方面,只有在這片復雜的且廣闊無邊的汪洋大海中,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所屬和歸宿。但是這就是理想的美好。
可如今的我卻深陷在現實的泥淖中,看不進書,做不好工作,連謀生都快要應付不過來。無奈之下,只能把自己的理想情懷深藏在內心深處,但是絕不可能會輕易放棄。只要具備條件,它就會時不時地迸發出來,要我跟隨著自己的心走下去。但是只有在現實的打壓和磨練下,才能勉強地活下去,但是自己可能正在遠離那條心中的理想之路。可我又是多么地不甘心就此渾渾噩噩地在現實的逼迫下,一步步遠離自己心中的生活。
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正是因為向往著理想的無限美好,我們才會厭惡現實的殘酷性,但是決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形成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觀念。因為現實和理想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理想孕育在現實中,現實又催生著理想,只有在兩者的牽扯張力中形成了穩定的系統。我只能一方面在現實的泥淖中摸爬滾打,磨練性情,一方面時不時可以仰望一下星空。如果你連現實的生活都過不好的話談何理想,可見現實生活往往是第一位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說得正是這個道理。六祖慧能正是在劈柴挑水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了生活的真諦。所以我們決不能忽視那些生活帶給你的瑣事。
往往一個人是不太有力量能走上這些我們心中的理想之途的,除非那些有著強大的自律和堅韌意志力的少數人。而我們往往需要同伴的相互扶持和幫助。我只能依靠少數朋友的支持。但也別把此事看得過于重要了。特立獨行的人有著豐富內心生活的同時,往往也得不到不少人際交流時的快樂。
關于如何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平衡問題,我想這是一項畢生的工作了。我想只有在現實的點滴生活中,比如做飯洗衣睡覺之時,領悟出理想的存在這才是一件需要修行才能做到的事了。當理想太過于沉重時,不妨暫且放一放,欣賞一下早晨的太陽,美麗的花朵,蒼翠的樹木,想一想理想的美好,那這日子就是值得一過的。要想不痛苦,唯一的做法是帶著痛苦生活,生活定會展現出它迷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