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疏于寫作。
也可以說疏于記錄生活。
我覺得寫作最大的意義就是記錄。
把自己的生活細節,感想感悟,記錄下來,就感覺沒有白活一趟。
之前有堅持過一段寫作,每天寫點東西,這種感覺很好,鮮活的文字從自己的手指尖產生,那是我自己留下的印記。
后來在簡書放棄更新,想把更新簡書的時間用在每天寫自己的日記,但是沒能堅持下來,后來就沒寫了。
因為換了工作崗位,每天要寫很多材料,就更沒有心思寫東西了。
十年前的我喜歡寫詩,寫短篇小說,十年后的我寫報告,寫總結。
還是在寫作,但以前是愛好,現在是工作。
以前的文字珍貴,現在的文字泛濫,連AI都可以寫作了,那我們寫作的意義是什么?
我想寫作的意義從來都是我們自己。
無關流量,無關評論。
是我們怎么看自己,怎么看這個世界。
沒有了自我,所有的文字都沒有意義,不過是白紙上的一堆黑色字符。
從古至今,能把自己的文字留存于世的,少之又少。
文字和語言是表達的工具,也是我們大腦的窗口。
一個沒有個人愛好,又不喜歡找人聊天,也不寫作的人,空余時間都拿來干什么呢?
刷視頻,刷朋友圈。
現在的視頻真的可以消磨掉一個人一整天,一整年的時間。
信息爆炸時期,有太多的信息等著我們去看,永遠也看不完。
我們的靈魂就被各種各樣的視頻肢解得支離破碎的。
是啊,我又提這個了。
因為沒有別的愛好,沒有強烈的個人目標,看視頻短劇綜藝真的太無法抗拒了。
有人形容現在的年輕人是已死微活狀態,死氣沉沉地過著每一天。
那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實在沒有什么可干的。
996+抖音就可以承包一天的時間了。
字里行間,還是焦慮。
以前是工作焦慮,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前景,體現不了個人價值。
現在工作忙了,也焦慮,覺得沒有自我。
說到底還是沒有自我認同感。
不認可自己。
那就會很不自信。
也不自洽。
知道自己問題所在,但是自醫自病,需要很大的勇氣,很長的時間。
畢竟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不是一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