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紅塵閑云 閑云醉語
來自專輯
紅塵閑云生命哲學內容集萃
昨天神游玩得太開心了。我是第一次去到那座山,有點像峨眉山,非常高大,里面住著神仙。我在山里摘人家的果子吃,被人家追,我說:“你們這里算什么?在我們土界,整個土界都是我的!”就把他們唬住了。我一邊吃一邊想,我可能吃相不夠好看,他們一直盯著我看。看我吃得那么香,他們也摘了一個果子吃,卻吃不出香味。
原來他們是被囚禁在這座山上的。針對吃東西香不香、各自生命的需求,我和這里的人做了一個溝通,期間我還差點挨揍。我是想:既然被囚禁在了山上,就把這里當世外桃源好了,干嘛再去想念繁華的生活?
他們問我從哪兒來,想讓我帶他們走。我說你們能量這么一點點,我帶著你們漂洋過海,中途你們就會掉下去,跟煮餃子似的。他們就很生氣,追著要打我,我就跑掉了。其實他們見到我才想起來,生命過程中還有快樂這件事。
我們心情愉悅的時候,青蘋果也會覺得很好吃;如果心情不愉悅,即便自由自在地在這個世間,我們也是囚禁在自己的心里、囚禁在自己的狹隘里、囚禁在自己的痛苦里。
從那里回來,我被自己的快樂感動了,我在想:我們不快樂的原因是什么?
生命過程中真的有太多人不快樂了,不快樂的原因是不能安享當下。什么叫安享?安下心來,即便現在的生活狀況、生命狀態完全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既然在這里,我們就安享。
安享跟隨遇而安還不一樣,隨遇而安是服從當下的境況。安享是心里依然有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我們只有在安享的時候,對眼前的一切沒有怨言、沒有逃避和回避,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有更高遠的視角,生活也才會不一樣。
無論在什么狀況下,包括感情、事業、物質……無論哪個方面,只要置身這個層面中,就要安享,在安享的同時才能真正懂得我們要的是什么。我遇見的這些人不會享受身邊的花、果、景,是因為他們囚禁在自己的痛苦中,很多人是這樣,整個陷入錯誤和混亂的境況中。
十方式思維適合所有時空,佛家說十萬八千里,我小時候以為十萬八千里應該有很遠,后來才知道,十萬八千里是無限遠。十方式思維也不僅僅指十個角度,而是無限個角度。
過去的遇見,我是把人家的死穴無情地揭開、暴露在大家面前;后來的遇見我選擇柔和一點,選擇寫跟今生有點像的那一世,昨天之后我就想:遇見的意義到底在哪里?我每一遇見消耗的能量相當于很多人過去累生累世積累的能量,但是我所寫的遇見,似乎只是在引發大家的窺探欲,沒有起到真正喚醒人的作用。
我認為遇見的意義:首先,每一篇遇見的文字應該給人心理的、精神的愉悅,這也是一個作家應該完成的首要目標。其次,寫生命哲學的作家,應該讓人有所思考。溯源和遇見真正的意義,不是我為你溯源,而是你最終知道了自己生命的源頭、念想的源頭、期盼的源頭何在,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知道我們現在只是在一個中轉站。
我過去的文章可能達到了作家的第一個任務,讓讀者心情愉悅、享受;而第二個任務:啟發人思考,我還沒有達到。作為作家,不應該直抒自己的觀點,而是讓別人從文字中總結出自己的生命狀態,身心愉悅、靜靜地思考,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這一點,又需要我們去安享當下,因為我們靜下來安享的時候,所有思緒才能理得清,才能有更高更遠的看法,我們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當我思維很窄的時候,我從窗口望出去只看到一棟大廈;視角打開后我就看到更多大廈。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只看見這一棟大廈,大家會把它炒到天價,甚至為了它互相廝殺,最后可能誰都沒有得到;如果我們更新思維方式,悄悄走過去,哪怕是爬過去,都能享受到高樓頂的風景。
昨天我神游中吃到果子很高興,后來又去了一個平原地區,那里的人們安居樂業,種些小菜,也有溪流,特別美。人們鋤草、種地,休息的時候坐在一起,掬一捧小溪里的水喝。我在旁邊看到那捧水里面有小魚,就喊著:“小心別把魚喝了!”人家只喝了一點,又輕輕把半捧水放回了小溪。
在我們生命過程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我們認為對方在傷害、在侵占、在詆毀……但在人家看來,完全不存在,甚至根本都沒有注意到。
過去我總是講,大家要更新思維方式、不斷擴大思維角,一旦你改變思維方式,你會看見周圍所有人都在改變。很多的事情我們看到的、想到的,包括我們認為千真萬確的,都不是事實。那怎么辦?我們還能相信自己看到的嗎?
要提高自己,另外不要攀附太高的目標。你看不透是你還沒有達到,不是別人多神秘,而是你太粗淺,心的田地太薄了。你要不斷培養自己,讓自己安享當下,那樣我們就能知道,我們的所有想法從何而來——我們喜歡帥哥的想法從何而來,我們想要銀子的想法從何而來,我們想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想法從何而來……可能有一些人心里的田地很貧瘠,可是他安享,就能讓這塊并不肥沃的土地長出豐碩的果實。
本文根據紅塵閑云2019年8月6日直播整理
編輯:銀塵
圖片來源:艾嫵
紅塵閑云語錄:
每個生靈在落地的那一刻起,每一思、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每一舍、每一得都在為自己鋪路,路鋪到哪里,去處就在哪里。所以,每個人都有他應有的去處。
凡所有相皆屬虛妄;凡所有執皆屬自傷;凡所有貪皆為自殘;凡所有惡皆為自亡。凡所有善皆不舉善;凡所有慧皆不張揚;凡所有道皆歸腳下;凡所有法皆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