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今天實在麻煩您了,連累您也跟著我加班到這么晚!”
“沒關系的。現在的女孩子啊真是什么都干啊。明天還過來嗎?”
“要看領導的安排。那么今天就再見了。”
“再見。注意安全。”
小魚推著裝著產品的行李箱,拉開實驗室的玻璃門,在網上叫了一輛出租車。然后才呼出一口氣,心想:終于可以回去了,至少今天就先告一段落吧。空氣真是冰涼啊,門口的燈光昏暗,小片暈黃之外是冬天顯得格外黑沉的夜晚。
回到家已經快十二點,發現屋里安靜得很,看來合租的朋友又到男朋友那里去了,畢竟不像自己一樣是個單身汪。小魚嘆了口氣,甩掉高跟鞋撲倒在床上,這些天的疲憊似乎都在這一刻涌了上來,真想就這么睡過去啊。可是腦子似乎因為白天的高速運轉還慣性地停不下來。
“這個試驗真難做啊,中間還出各種各樣的狀況!領導還不給好臉色”
“又不是我主管的產品,領導干嘛讓我負責啊!”
“我好歹是個女孩子吧,就不能關照一點嗎!”
“不喜歡現在的領導,太較真了,估計明天也不能請假吧”
“啊,有點孤單寂寞冷。一個人跑來這個城市工作是不是做錯了呢”
“老實人真難做啊,還討不到好,早知道平時就不那么積極了。是不是看我好欺負,以后還是不要當個老好人了。”
第二天早上,小魚整理著文件,滿腦子都是“今后不那么拼命了”。突然,從一摞的筆記本里掉出了一張明信片,背面有幾行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盡最大的努力,抱最壞的打算。小魚打了個激靈,想起來一年前剛剛工作的時候,為了告誡自己要努力奮斗,也要抱著平常心,特意買了一張明信片,用鋼筆認認真真工整地寫下了這些話。那時候是怎么想的呢?對了,那時候的自己剛從國內很不錯的大學研究生畢業,懷著憧憬來到這個城市,下定決心靠自己的拼搏要在這個地方找到一席之地。同時也告誡自己在工作中多學多做,不輕易抱怨,要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什么時候自己不再愿意加班,不再愿意做非份內之事,輕易地去埋怨他人,事情還沒做之前就考慮它是不是對自己有利。
佛家說: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小魚想:果然有道理,不時地審視內心,才能保證不忘初衷。然后將明信片鄭重地壓在辦公桌面的玻璃下面,以便時刻提醒自己。
2.
“那先掛了吧。有事再給我打電話。”橙子掛了電話,將手機塞回兜里。然后嘆了一口氣,本來去超市買點牛排犒勞一下自己的興致,似乎隨著剛剛的電話煙消云散了。算了,還是煮碗面好了。
剛剛是一通家里打來的電話,是母親打來的。在例行的“吃飯了嗎?”“吃的什么菜呀?”“最近家里沒什么事吧?”“身體還好吧?”之后,是一段短暫又尷尬的靜默,橙子頭疼地想該說點什么。那頭母親有點輕微的聲音傳來:“下個月你大舅六十大壽,應該要去喝生日酒。你哥最近工作還不錯,不過他這事沒有現錢拿。”橙子呼出一口氣,心想:果然。“那我等會兒給你打點錢回去。”“嗯,好。”“那先掛了吧。有事再給我打電話”。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橙子不愿意往家里打電話,也有點害怕從家里打來的電話。也許是因為電話里面的氣氛永遠不輕松。暖心、港灣、親昵,這種詞語似乎再也不是家的形容詞。也許是因為“你哥買車你得出一半吧”,“媽生病了,家里沒錢你打點吧”,“下個月**家辦酒席,手里沒錢”,“你還沒出嫁,又有能力,要顧著點家”。啊,這種從母親,從兄長,從親戚,從鄉鄰口中說出來的話,那么理所當然,不知不覺成了壓在橙子肩上的重擔。
橙子又難受又愧疚。一方面對家人恨其不爭,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太斤斤計較。有時候羨慕那些無牽無掛的人,養活自己就可以了,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時候又覺得應當多多理解,血濃于水的親情不應當用物質來衡量。兩種想法在腦子里打架,橙子有段時間都因此睡不著覺。
橙子登上好久沒上的QQ,找到一鐵哥們的頭像。跟他倒了好一通苦水,最后總結陳詞:真他么想找個地方隱居,誰也找不到。朋友問了一句話:“記得當初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嗎?我說你一女孩子賺那么多錢干嘛,找個穩定的工作比較好。你記得你是怎么回答我的嗎?”橙子突然無語,她當然記得她當時怎么回答的:我要賺很多錢,帶我媽和我哥出去玩,讓他們想干嘛就干嘛!
“原來這才是我最初的想法嗎?相比物質,我更看重的是親情不是嗎!只是隨著進入社會的時間越長,身邊大部分的人不需要寄錢回家,而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越來越多,種種原因的影響,那個可以傾其所有讓家人開心的橙子已經漸行漸遠了。”
橙子豁然開朗,再回頭想想,其實家人開口要錢的次數并不多,完全在自己能承擔的范圍內,更多時候是自己主動寄回去的,只不過當時自己的關注點總在家人的主動索取上,對此一遍又一遍地咀嚼。
橙子想,以后不糾結也不逞強,就盡自己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家人過得更好。
3.
悠悠拿起手機看了一下,嘆了口氣。過了三分鐘,拿起手機看一下,又嘆了口氣。宿舍的晴子白了她一眼:“你在干嘛呀,從半小時前到現在,你已經看了手機十幾次,嘆氣不下于十次了!”悠悠拿著手機點了點,搖頭晃腦道:“晴子,看到我剛發的朋友圈了沒?點贊和評論的人好少哦!是不是他們都不關注我,或者不認同我的想法啊?其他人出去玩啊,學習啊,鍛煉啊,吃吃吃,買買買,什么的,我都會點贊或者評論啊。”
晴子點進朋友圈看了看悠悠的狀態。然后問:“你去跑步、去游泳、去健身是為了什么?”
“為了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還有精神會比較好啊。”
“那你去漫展、書展、工業展、博物館是去干嘛?”
“很感興趣嘛,順便充實下自己,覺得蠻有意義的”
“那你去旅游、爬山、徒步是為什么?”
“你知道的啦,我超喜歡戶外活動的!”
“那干別人毛事啊,別人點不點贊會影響你什么嗎?你做你喜歡做的事情,想記錄下來就發個朋友圈,又不是向誰報備行蹤,征求同意和認同。”
“呃,好像有道理誒!那我不看了”
4.
? ? 人生就好像旅途,中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時候會不知不覺地被影響,忘記了出發時的目標走上岔路。需要你不時自省:還記得你的初衷嗎?然后做你覺得正確的事。生活需要一些篤定和任性,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