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湖北武漢,家里盤著兩條龍,它們是長江和漢江。長江和漢江又象兩條玉帶把武漢分成三鎮:武昌,長江南邊;是省府駐地及各大高校所在地。漢口,長江以北,漢江以東。武漢的經濟中心;漢陽,漢江以西,是武漢的工業中心。
站在觀景臺上看到清凌凌的漢江水與黃澄澄的長江水在武漢市中心龍王廟一處交匯,形成"徑渭分明",稱作世界一奇觀,真有"一勺舀起兩江水,半杯清茶三鎮香"的笑談。
二月春節期間,可來東湖磨山看梅花,梅園很大,品種很多。有紅的、粉的、還有綠的。看到綠色梅花時,眼睛會一亮,她不爭奇斗艷,那淡淡的綠,象一個如眾不同恬靜的綠仙子。不管紅的綠的,梅花的香是一樣的;清函而淡雅,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梅花是武漢的市花,我喜歡梅花不懼嚴寒而開放。正如"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她生性堅毅,不服輸,于無聲處,傲然挺立,這不正是我們武漢人的性格嗎?
可有人講:武漢人火氣大,嗓門大。武漢天氣熱,自然火氣大。嗓門大,那是爽朗、豪氣。又有人講:天上一個"九頭鳥",地下一個湖北佬。那正是湖北人勤勞和智慧的象征。
九頭鳥,又稱九鳳;古代最為崇拜的兩大圖騰之一,與龍并稱,它是吉祥與幸福的象征。湖北人不僅吃苦耐勞,還很喜慶和歡樂。喜歡看京劇的人應該知道喜劇演員朱世慧,他是京劇第一名丑。他演的京劇"徐九斤升官記",開創了丑角飾主角的先例,他一風趣、幽默演活了好官徐九斤。
梅園只是磨山景區的小部分,東湖磨山景區很大,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上有高大樹木,還有郁郁蔥蔥的低矮的灌木,就是天然的養吧,置身其中會感到神心氣爽。山頂有楚天臺,楚天臺依山而建,氣勢磅礴。登上楚天臺,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的美感;俯瞰浩淼東湖秀麗的全景,湖水潔凈清亮,微風吹過,碧波蕩漾。偶有水鳥掠過,水天一色,美不勝收。
當你沉醉在湖光山色之間,飄來鼓樂聲聲。那是楚天臺里古老的編鐘表演。小伙子激情打著有鳳圖案的鼓,姑娘優美敲著編鐘,編鐘清脆銳耳,楚樂聲聲動聽。仿佛又見:三千六百多年前,火神化身祝融的后代被逼從中原千辛萬苦來荒蠻之地,他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被中原人稱為"蠻夷"。他們苦苦盼望重回故土,認祖歸宗。終于等到周文王起兵反商,他們千里跋涉,協助文王廢商建周。因鬻熊不是王姓,或者文王早忘了傾力幫他的鬻熊。一直到文王的子孫感念鬻熊幫忙之恩,劃地五十里地給鬻熊的子孫,并賜"子爵 "名號,從此建國為楚。歷經多代楚王,他們勵精圖治,其中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的奮發努力,最終"稱霸中原"。
楚國由一個五十里小國,走過八百年的風風雨雨,成就了泱泱大國。最為耀眼的,便是璀璨獨特的文化風情。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楚國文明與它同期的古希臘文明就像世界上的兩顆明珠,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交相輝映。楚辭的優雅浪漫,青銅器的莊嚴厚重,漆器的神秘艷麗。讓楚國文明引領世界,文化高度穩穩訖立于同期所有文化之上。
曲終人散,常言道"上山不易,下山更難"。不喜歡爬山的,體力不好的,大可不必爬山。隨性坐游船去落雁島玩。
落雁島是近鄰磨山景點。一大片水杉樹挺拔在江水上,江中滿滿的一片紅綠,樹下已修成了棧道。走上棧道上,人影樹影倒映在水面,相印成趣,古樸自然,渾然天成。這里己然是婚紗攝影基地。
三月初春,花紅柳綠,草長鳶飛。你可來武大看櫻花,美麗的武大己有百年歷史。站在櫻花大道上,? 200多株櫻花竟相開放、如雪、似云。人似在花海中,微風吹過。猶如一只只粉色的糊蝶在翩翩起舞,地面更象是鋪上粉粉的地毯,? 讓人不忍下腳去踩。看著艷麗嬌小的花朵,不禁有些傷感,我們人類不也這樣嗎?? 短短的一生,最后也不得不象花朵一樣回歸塵土,誰也逃不了的宿命!
武大己有百年歷史,一幢幢中西合壁的宮殿式建筑群依山而建,掩映在櫻花樹中的古房子,似猶抱琵琶半遮面——明艷動人的少婦,整個武大三面環繞著東湖之水。恐怕別的地方再難尋這樣的美景。武漢大學不僅是名牌大學,更是最美的大學校園。
武大有不少的古建筑,要看多種風格古建筑必須去漢口步行街。三鎮雖隔江相望,但有地鐵,望江興嘆成了過去時。在武昌坐地鐵穿江而過就到了漢口。
地鐵真好,記得那時孩子小,要到漢口去玩,得準備一天時間。還必須起個早床。過江只有一座長江大橋,若遇到堵車更要命了,一堵有可能2至3個小時。那時武昌和漢口小青談個戀愛,就如同異地戀。現在過個江僅僅10分鐘。過江不僅有地鐵,長江上已建好了六座橋。還是毛主席說得好"一橋飛駕南北,天塹變通途"。這不?不僅僅是天上,地下江底全暢通無阻。
江漢路地鐵站上來,就是干凈寬敞的步行街了,它是中國最長的步行街,是著名的百年商業老街,也是武漢二十世紀建筑博物館。
徜徉在繁華的步行街上,兩邊古老巍峨建筑一字排開:有歐陸風格、羅馬風格、拜占庭風格、文藝復興式、古典主義。當你穿行在古樸的建筑中,仿佛穿越時空回到十里洋場,燈紅酒綠的三十年代的"芝加哥"。
那時漢口似美國的芝加哥,主要是講當時漢口開埠,萬商云集,商業的興盛,也帶來了文化的繁榮。還有一個同芝加哥驚人的相似,你可能沒有發現,芝加哥大學校徽上就有一只浴火重生的鳳凰,鳳凰也是他們的吉祥物。
逛累了,就到附近有名的吉慶街去吃吃武漢的小吃,有蔡林記的熱干面、老通城的豆皮、湯包、糊米粉等小吃。吃了這些小吃,你可能要講,好象沒啥特點。有點辣,象湘菜。有點麻,象川菜,有點甜,象廣菜。感覺武漢菜四不象?那就對了。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便于五湖四海的人匯聚于此。它是各地口味匯聚地。就象武漢人的豪爽中帶點江湖味一樣,接納包容了眾多口味。
嘗過了小吃,武漢的武昌魚必須吃。"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毛主席的詞句讓武昌魚聲名在外,紅燒清蒸都可,味道鮮美。還有武漢藕湯不得不喝,藕湯是湖北的一絕。雖算不得湯中極品,卻為武漢市民崇尚。藕塊吃起來口感粉糯,湯喝上一口,香濃清甜。讓你感到有家的味道。
不光吃的有家味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近二十多年的我,對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有感情。今年春節在德國過的很好。當飛機抵達天河機場時,走出艙門的瞬間,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異國他鄉再好,只是漂浮的空中花園。國內空氣聞到是鄉土味,味蕾里滿是大米飯香味,回家的感覺真好。
武漢也有讓人受不的地方,冬冷夏熱。雖說沒有北方寒冷,但我們絕大部分家里不供暖氣,家里家外一個樣,凍得打哆嗦。夏天似火爐的武漢,家里還好說。若是走在烈日之下,熱浪撲過來,汗流得眼晴都睜不開。而且武漢就基本是冬、夏兩季,春、秋兩季還沒來得感受,就快速地滑進夏、冬。盡管如此,曾去深圳工作了半年,倒是特別想念家鄉的四季分明,感覺沒有四季象是沒有變化,生活如同一潭死水。真是家鄉山好水好,四季分明好。
武漢真太大,這么多年住在武昌,我沒辦法用腳丈量每一個地方。我去過不少有山有水的地方,在我記憶里最漂亮莫過于九寨溝。小吃最多的應是成都吧。武漢有山有水景色絕不遜色九寨溝,武漢小吃也不比成都的少。武漢除了有山有水的自然景物,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古老典雅的建筑……聚眾口味美食。所有這些會讓你依依不舍。讓你覺得時間不夠用,眼睛不夠看,你的胃不夠大。總之,就是一句話。樂不思蜀!
說起來有些慚愧,寫了近20篇小短文,沒有一篇是寫武漢美景的。若不是這次簡書征文,還沒有想起這片熱土美景。
就如同我們身邊的親人一樣,相處久了,對你的一切好都理所應當了,而且忽略了他們的美。我們不是不愛,真有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想,你一定是贊成我的說法!
武漢是魚米之鄉,有全國四大名樓之一黃鶴樓,有雄偉的長江大橋,有文化底蘊深厚省博物館;有武漢后花園黃陂的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錦里溝;還有新州張渡湖遼闊的濕地等……
整理好行裝,不要錯過花期喲,我們神奇的鳳凰將給你帶來不一樣感覺。
http://www.lxweimin.com/p/f799a92a560a?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