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編譯文章,由UIPark特聘編譯老師田子玄翻譯整理,田子玄老師是專業的英文翻譯,自學自修的心理學愛好者,也是專業過硬的UI設計師哦~
如果你是個很有天賦的設計師,那你一定很有審美。你理解從根本上講什么是美、設計以及對稱性。這種能力是你看待世界的關鍵元素。
問題就出在這兒了。
你周圍的很多人,包括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可能都沒有這種能力。他們沒有發現設計的眼睛,也不懂設計的基本原則。
當你有掌控權的時候,設計可以很美好。
很多時候,你都沒有掌控權,對不對?經常會有人要求你去做你明知道很丑的東西。你有多少次,以多少種形式被人要求“大一些!酷炫一些!”?而且還不僅于此。
作為設計師,你有發現美的眼睛。你下意識地就會去注意形式、結構和布局。對你而言,生活中處處都是設計元素。而這些內容不是設計師的人是不會在意的。你整齊有序、善于觀察并且理解力強。有些東西你不太能講出為什么,但就是能看出來,能get到重點。這些都是出色設計師的特點。
也正因為此,才會出現問題。
設計師總是被要求給那些不懂設計的人做又丑又低效的設計。
這里所說的“丑”,不僅僅在說那些視覺上不討喜的設計,也包括那些給用戶造成困擾、壓力和焦慮的設計。這樣的設計與設計本身的初衷背道而馳。
有一些非設計人員就有這樣的壞習慣。
他們似乎認定自己可以搞定設計,因為自己在其他領域,比如會計、市場或投資等領域是專家,所以這種能力自然就可以轉化為設計能力。他們會說“不就是設計么,能有多難?”非設計人員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包裝自己可怕的要求:
“我知道你還需要四天的時間,但是這個項目其實很簡單啊。你不是學設計的么?那對你來說應該不難啊,最多半個小時肯定能搞定的。而且話又說回來,能給你這次機會,你應該好好感恩好好珍惜才對。很多設計師想做這樣的活都沒機會呢。”
聽過類似的話么?為什么設計等于痛苦
設計真的就等于痛苦嗎?
并不是的,至少在健康的環境下不是。
那么,健康的設計環境是怎樣的呢?健康的環境會給設計師提供創造新事物和想法的自由和約束。包括下面幾個核心要素。
清晰的工作界限。包括設計規范,以及設計中可以采用大膽創新的類型、時機和禁忌。工作界限還包括公司普遍遵循的設計法則和價值觀等等。
有可遵循的框架。清晰的工作細節描述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跟上團隊的節奏。政策和流程幫助你保持工作的可持續性。團隊使用的工具和資源的共享幫助你按要求完成工作。風格樣式、范例和資源庫可以作為明確的參考,提高工作效率。
指導和調整反饋。無論是有經驗的還是沒有經驗的設計師,都會犯錯。有時候,我們自己很喜歡的設計未必符合公司的要求。有時候,我們可能太過于追求細節,而忽略了其他人注重的設計目標。
培訓和技術支持。你需要在個人以及專業方面不斷提升,不斷學習新的工具和知識,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也需要獲得支持。
一眼看上去很清晰易通,便于執行,對不對?但其實并沒有。
如果缺少這些要素會怎樣呢?我們工作環境就會從支持性轉為壓迫性。
壓迫性環境會造成持續性痛苦
你的工作是由動機驅使著的。人與工作之間的“連接”越密切,工作表現就越好。問題是,研究表明,大部分人與自己的工作都是“脫節”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都說自己討厭自己的工作。為什么呢?
很多公司都在使用低級的驅動策略:胡蘿卜加大棒(獎懲機制)
聽上司的話按上司說的做(即便老板的要求很無理、很糟糕),你就可以保住自己的飯碗,可以獲得經濟獎勵。不服從的話,就會受到懲罰,你會被更多可怕的工作和要求淹沒,會被挑毛病,降職,甚至解雇。
你在工作中是否也是這樣被“激勵”著的呢?
是不是其實并沒有很激勵人心?事實上,這種低級的激勵方式,創造了不忠的工作環境。
丹尼爾·平克在暢銷書《動機》中,分享了人的工作動機中三個最重要的點:
自我管理。我們渴望自我指導,從某種意義上能夠自我掌控工作。
業務精通。我們希望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能夠有能力hold住自己的設計工作。
目標清晰。我們渴望自己的設計有意義有價值,服務于更遠大的目標。
那么,為什么我們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并沒有這樣的動機呢?下面是一些最常見的但并不完全的原因。
給非設計人員做設計。設計師的工作不斷地被非設計人員指手畫腳,他們不停地要求設計師去違背自己的設計原則、認知和能力。這樣的作品水平大打折扣,甚至沒有設計價值。
管理層面失調。管理人員和客戶因為知識匱乏、對常識的錯誤理解及管理不善,不斷地向設計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事實上,有50%的設計師辭職都是為了離開糟糕的上司。
生產和銷售之間的沖突。很多設計師和開發人員都鄙視營銷團隊。當你被要求欺騙或操縱用戶的時候,就很難做出有意義的工作或產生價值感和榮譽感。
做瑣碎的雜事。這樣的工作似乎對于用戶、雇主甚至自己都無關緊要。
所以說,設計師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討厭自己的工作。
如何解決?
創造好的有價值的結果。
這句話聽起來像廢話,因為誰都想在工作中有好結果。但其實,創造好的結果比表面上看起來有更深層的意義,也更重要。一般來說,好的結果有兩種:
傳統好結果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在工作中表現出色,超越自己,與他人合作,等等。如果你是一個出色的設計師,業務精湛,你會成為團隊中可以依賴的重要一分子。
顛覆性好結果建立信任和力量。創造超乎雇主期待的、使用戶或行業更好的結果。為其他設計師用簡單的方法解決獨特的問題,創造對于其他人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
這就是好結果重要的原因。好的結果會帶給你更多的掌控權。記得上文說過“當你有掌控權的時候,設計可以很美好“嗎?就是這個意思。給你周圍的人(你的雇主、客戶、同事、用戶)創造出他們想要結果,也就意味著他們會越來越信任和依賴你。
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成果是一切要求的先決條件。當你的老板信任和依賴你的時候,他們才更可能給你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掌控權。
來看看顛覆性好結果的三個真實案例。
SHOULDIWORKFORFREE.COM(我該不該免費工作.com)
Jessica Hische是一名文字、插圖和字體設計師。她看到了這個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設計師濫用。總有客戶承諾,如果設計師免費完成第一個設計項目,才會提供更多的工作。很多新設計師都會中招。Hische自己也遇到過這個問題,所以她最終決定要做點什么。
她創立了shouldiworkforfree.com。
之后這個網站病毒式地傳播開來。她制作的簡單流程圖擊中了很多設計師的痛處,很快就覆蓋了AdWeek,Fast Company,LifeHacke等前500的網站。她成了“專家”,也擁有了巨大的信任和力量。RUBY ON RAILS
David Heinemeier Hanson,是37signals的設計師和開發者,使用Ruby編程語言編寫Basecamp(37signals公司旗下的一款非常流行的基于云服務的項目管理軟件,以簡單易用和顛覆性的創新而出名)。David從Basecamp里面分離出Ruby on Rails,并且以開源方式發布。很多公司都會使用Ruby on Rails框架,如Hulu、Shopify、Twitch、AirBnB和SoundCloud等等。
超過4500人都為Rails代碼做出了貢獻。David通過簡單地共享自己的工作,創造了巨大的改變。他影響了上億用戶生活的每一天。
TASTYTUTS
Gareth David的想法很簡單。他想為創意社區創作教程。作為一個教育從業者,他做的教程深入淺出、視覺精湛,而且在YouTube上可以免費觀看。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事。
Gareth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為質量出眾。他的教程是綜合教程,主要幫助初級設計師進階到合格的中級設計師,并成為知識淵博的專業人士。他專注于為別人做出貢獻,他的視頻的評論也表明的確他有著革新性的影響力。學校的老師不會教給你的秘密是,這個世界其實是被價值驅動著的。你對周圍的人而言越有價值,你就能獲得越多的影響力和掌控權。
因此,是不是該問問自己,你的價值在哪里?你能為他人貢獻些什么?你能做出什么樣的項目,讓你的上司無論如何都要留住你?你能創造多少的價值,足以匹配你期望中的薪水?
如果你不出類拔萃,那你也很可能像其他設計師一樣苦苦煎熬。而出類拔萃的設計師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他們應用了價值公式。雇主和客戶想拼命留住他們,用戶被他們的設計吸引,他們也比其他同行賺得更多。他們對于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環境有著更多的掌控權,無論是在職還是自由工作者。
你也可以這樣。
作為設計師不一定非得是痛苦的。你的上司和同事并不需要像你一樣理解結構、美學或易用性。他們只需要信任你就可以。就如同上文所見,信任源于價值。你為周圍的人創造的價值越多,你就會得到更多的自由、掌控權和力量。
因為只有專注于創造價值,設計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