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天后,氣象局預測的強降雨并沒有來,但天上的云明顯多了起來,藍天白云青山環繞,本可入畫的美景卻給考古隊員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耳室已經塌方,如果遇到強降雨,雨水從耳室滲入主墓室對文物帶來的破壞無疑是巨大的。連日來的發掘讓李文章本就單薄的身軀更加瘦弱了。趙懷山之前的承諾都一一兌現了,有20個小伙子加入了發掘,還有三個文物方面的專家自前天起也加入了進來,幫忙整理從耳室搶救出來的陶罐,墓磚等文物。拍照、存檔、編寫目錄、以及初步的文物說明。
? ? 沈存文擔心李文章的身體,不許他留在發掘現場,只讓他在帳篷里,居中指揮調度。這天下午在距離發掘現場不遠的一處軍用帳篷里,李文章正拿著一個大號的放大鏡研究一塊刻有花紋的墓磚,時不時跟周圍的兩個考古專家交流兩聲。
? ? “這塊墓磚的花紋很奇特,以往的墓磚所雕刻的花紋大都是重復的幾何圖案像是車輪紋、線條紋、幾何紋或是水波紋,可這塊墓磚的花紋卻是花瓣狀,而且每瓣大小都不相同,上面還有顏料的殘留。費這么大工夫鼓搗這種墓磚,隨葬品卻都是些常見的物件,真是讓人想不通。我越來越期待這主墓室里會藏些什么了。”
? ? “這確實不太符合常理,這樣的花紋雕刻起來太費人工,看著墓葬的形制也不像是什么王侯將相的大墓,這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要是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還真解釋不通。我們幾個也沒有查到相類似的案例。暫時也沒辦法確定這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幾位專家也是疑惑不解。
? ? 正說著就看到沈存文滿臉堆笑的從外面走了進來,一進門就大聲說:“耳室的封墓墻破開了,好家伙,這墻足足半米厚,費老鼻子勁了。已經可以進入主墓室了。”聲音里有掩飾不住的喜悅。
? ? 李文章一聽大喜。
? ? “真的?進去了沒有?”
? ? 沈存文笑著說:“還沒有,等里面空氣流通一下,卜烈正在檢測里面的空氣成分。估計再過一會就能出結果了。”
? ? “李老您看您這身體。。。”沈存文欲言又止,不時偷瞄老頭的臉色。
? ? “少扯這些沒用的,我身體好著呢。”李文章假裝生氣,邊說邊朝現場走去。沈存文哈哈笑著跟了上去。
? ? 耳室與主墓室連接的封土墻上破開了一個不規則的洞口。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正在那里擺弄著一臺進口的壓縮空氣檢測機。小伙子20來歲長得很精神。濃眉大眼,一頭烏黑的頭發三七分開,雖然沾滿了浮土卻一絲不亂。小伙子叫卜烈,他手中擺弄的儀器有手提箱大小,據說這東西很精貴放在市考古局好幾年了,沒人會用。他是隊里唯一一個能看的懂英文的,來之前,他打報告將這個檢測儀借了出來。
? ? 平時大家用的都是土法子,就是放只鳥進去看鳥死沒死。頭一次見這么先進的儀器,一群人好奇的圍在旁邊看他操作機器。
? ? 正忙碌著,聽到旁邊有人說“李老您來了。”
? ? 李文章笑著招手走到卜烈身邊,贊許的看著這個小伙子。卜烈是李文章的老友介紹進考古隊的,聰明能干,什么事基本上一說他就明白,這次考古挖掘他幫了不少忙。
? ? “怎么樣?能進么?”李文章有點按捺不住,但也知道這馬虎不得。
? ? “還要一會,有些數據還沒出來。”卜烈說道。
? ? 又等了一會,滴滴的聲音響起,儀器吐出一截紙條,卜烈仔細看了遍上面的測量數據說道:“沒問題一切正常。可以進墓了。”
? ? 大伙都興奮了起來,李文章戴上礦帽,將上面的礦燈擰亮,第一個從破開的洞口鉆了進去。怕他有什么閃失,沈存文、卜烈等人也趕忙跟上。
? ? 一進墓室三人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主墓室非常完整是一個楔形磚圈頂。整個墓室的磚全部雕刻了彩色的花瓣紋理。望去像是走進了一片花海。
? ? 李文章著急的大聲喊道:“快,快,照相機”。
? ? 旁邊的卜烈趕忙摘下掛在脖子上的海鷗相機,將閃光燈的通電開關打開,用最快速度調好光圈、快門時間,按動快門拍了起來。一時間咔咔聲不絕于耳。
? ? 這是在搶時間,趕在顏料氧化褪色前將這一切記錄下來。墓室并不大,長6米左右寬不足三米,高只有1.7米。像沈存文、卜烈只能彎著腰才能在里面行走。李文章個子矮反倒行動起來更加方便。
? ? 墓室里面有些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繪著布袋紋。隨葬品并不多,總體來說非常簡陋即使在盛行薄葬的晉朝也算是非常的寒酸。
? ? 看來墓主人的身份并不顯赫。沈存文有些失望。他年齡資歷都有了,如果能再發掘一個大型古墓,在論資排輩嚴重的考古界就能更進一步。相比起其他朝代的墓葬來說晉朝的古墓的隨葬品都比較少。在接到報告稱發現晉朝古墓時沈存文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到了現場后,卻意外的發現這座古墓竟然有耳室,要知道在已發掘過的西晉古墓中,大多數的古墓都只有一個主墓室,有耳室的古墓在晉墓中已經算是大墓了。這讓沈存文有了一絲期待。可現實還是跟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沈存文有些意興闌珊。
? ?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時,卜烈的喊聲一下子將他的思緒帶回了現實。
? ? “這應該是墓志了吧?”
? ? 李文章興奮的走過去看了下說道:“應該是了,來,你們兩個把它抬出去記得要輕。”
? ? 墓室里的棺槨已經徹底朽爛了,腐爛的木質跟墓主人的尸骨混在一起看上去非常雜亂。令人感到無比怪異的是墓主人的頭骨擺放在一個銹跡斑斑的青銅箱子上,而身體骨架卻完好的擺在箱子南面,乍一看去仿佛箱子代替了墓主人的頭顱,就像是春晚上表演的分體魔術。拍過照后李老叫了幾個小伙子來整理墓主人的遺骨,把它連同這個奇怪的箱子一起送了出去。
? ? 來來回回折騰了三四個小時,古墓里空氣不流通,悶熱無比,每個人都汗濕了衣服。聯想到古墓里簡陋的隨葬品以及墓主人奇怪的尸骨擺放方式,眾人不禁感到這墓主人的死怕是有蹊蹺。
? ? “存文,你去趟市博物館將這里的情況說一下,看他們能不能想辦法先將這里保護起來。這座墓的價值很高。最好是能在這個基礎上建個展館。”似乎看出沈存文興致不高,李文章說了兩句便住了口。
? ? “行了,上去吧。留個人在這里看看有沒有什么遺漏的地方。”李文章說道,沈存文點點頭轉身朝洞口走去。
? ? 幾個人回到地面。這時才有時間去看那墓志。李文章從一個小伙子手里接過一個毛刷小心的刷去浮土,仔細的辨認著上面的字跡。
? ? “隆安五年南陽太守閻邱羨之墓”。
? ? 仿佛一道閃電擊中了在場所有的人。隆安,東晉安帝的年號。東晉十六國。這是一個東晉時期的古墓。沈存文更是欣喜若狂,就像一場本以為要輸了的足球比賽卻在最后一分鐘實現了驚天大逆轉。一時間隨葬品多少都無所謂了。中國發掘的第一個東晉時期的古墓。而且是他帶隊發掘的。這可以寫入考古史了。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
? ? 正在高興的時候卻聽到有人在邊上大聲喊:“要下雨了。”眾人這才發現天空中已是烏云密布,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
? ? 四周越來越暗,這雨終究還是要下了。
? ? “快把這些東西先運到帳篷里。派人下去再看一遍,看有沒有遺漏的東西。卜烈你帶人拆兩個帳篷蓋在耳室的洞口上面。”李文章聲音里透著著急。
? ? “恐怕不行,咱們的發掘已經讓墓地比四周的地勢要低了,雨一下這水肯定會倒灌進來。”卜烈也著急了。
? ? “那就給我填回去,這可是一個東晉古墓,東晉古墓啊。說什么也不能給泡了。”沈存文急的喊了出來。
? ? 卜烈跺了跺腳,大聲喊道“都跟我來。”
? ? 一時間所有人都動了起來。一道閃電劃破黑暗。云層里有電光在流動。炸裂的雷聲隨之而來。
? ? 下一秒大雨傾盆。
? ? 說明:西晉滅亡后,北方為十六國統治時期。這些少數民族正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有的剛剛進入奴隸社會,沒有能力建造大規模的陵寢,多采用傳統的掩埋辦法,不起墳,也沒有任何標記,因此這一時期的陵墓至今未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