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我確實喜歡寫字。這是有淵源的。
小時候,我隨叔叔一起生活。學前識字無一不是叔叔所教。每每上班前,叔叔都會在本子上教我寫幾個基本漢字,讓我逐一練習。從“人、口、手”到相對復雜的“爸、媽、哥”。
至今看來,雖筆劃不算正規,但我都認真模仿,就連筆鋒回轉時筆尖所連帶的神韻,我都學得一絲不茍。因為,我確實喜歡那些不太正規的連筆字。
上學后,我認識了一個寫字很好看的老師,真的好看,每一個漢字在他手中寫出,仿佛都是一件珍藏。他叫謝永剛。但是在我的記憶中,我幾乎沒有請教過他,因為他的每節語文課在我看來,仿佛都像在教書法。
我知道他會寫毛筆,知道他顏體寫得最好看。暑期培訓我參加了書法班,因為,他是這期興趣班的開班老師。
暑期書法班開到一半,換人了。是個女的,叫凌玲。個中原由不可得知,我開始抵觸。上課玩墨是常有的。記得有次用毛筆在褲子上寫上“無敵“兩字,然后帶著一身墨水回到家,被奶奶罵了,對凌玲老師的抵觸情緒就變得更高。
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她的字寫得非常好看,不僅顏體好看,歐體、柳體、趙體也能寫的神形俱在,反正都比我寫得好看,關鍵是她還會寫行書!當時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一個人有了讓你敬佩的地方,關系總不會差到哪里去。我慢慢開始認同她的所教,也開始接受她。從那時起直到小學畢業,我的每一次參賽、每一次得獎、每一次喜悅、每一次失落都是她給我的,我也隨著這些喜怒哀樂慢慢地開始在學校聲名鵲起。
但小學之后,若非大型點的比賽,我都都懶得參加了。初中學業負擔開始變重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性格使然,內向的我向來澀于表達,不善與人溝通,自從脫離了兩位老師之后,我開始落得與一無是處之人無異,碌碌無為,名氣從此是路人。
而如今,每在閑暇之余,我都會拿起筆寫點東西。無論軟筆還是硬筆。
我喜歡直來直往的橫,一往無前;我喜歡筆鋒一轉的蕩氣回腸,鏗鏘有力;我也喜歡豎到底的回鉤,因為那仿佛是一種新生,是鳳凰涅槃。
我非常享受靜謐的時候獨自一人,只要我在書寫,我就能構建出自娛自樂的空間。在為自己寫出的作品蓋上紅印之時,我的目光都會久久停留,然后父親過來說,今年家里的對聯讓你寫吧。然后我們相視一笑。
從何時起,我明白了:書寫人生,書寫如人生。
提筆蘸墨,回峰起筆,需要蓄力;回轉筆鋒,挫筆而行,需要蓄力;順勢而行,逆峰收筆,需要蓄力。
一個字是懶散還是穩重,蓄力是否用得恰到好處很重要。正如你的人生,求學時是否積夠五車學富很重要,它能在你需要的時候幫你扭轉人生,直至完美收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