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過去有一段時間,成功學很流行,人人一本,愛不釋手,其標題套路總是幾種,多少天,學會xxx;xxx的快速入門;xxx零基礎到大師......之類的。
? ? ? ? 后來漸漸地,反雞湯,反成功學的浪潮淹沒了這些曾經輝煌閃耀的各種“成功學學派”。
? ? ? ? 現在呢,好像又出現一些新的換湯不換藥的形式。
(一)
? ? ? ? “大鵬,看啥呢?”
? ? ? “xx閱讀,只要堅持跟著讀完這些,我的英語閱讀就不用擔心了。”
? ? ? ? “這么厲害,我看看。”
? ? ? ? 大抵內容就是把一些經典外籍書拆成一段一段,每天讀一些,然后給些講解,要說擴充些閱讀量還行,讀完閱讀題就無所畏懼這個噱頭怕是有點過。
? ? ? ? 四六級考完,碰到大鵬,偶然問起:“考得咋樣,是不是閱讀一點障礙都沒有。”
? ? ? ? 大鵬看了我一眼,說了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 ? ? ? “啥意思,說人話。”
? ? ? ? “英語這個東西還是得慢慢積累......”
(二)
? ? ? ? “呼哧呼哧”同學阿木一邊跟著手機里的視頻鍛煉一邊喘氣。
? ? ? ? 抬眼看了一下,發現了不少問題,深蹲膝蓋的方向,腰沒有繃緊等等,本想提醒兩句,想了想還是算了,阿木每次過一段時間就會被一個幾個課程吸引,“跟著我們,讓你一月瘦十五斤!”
? ? ? ? 每每看到這樣的標題,阿木的小眼睛里就開始閃爍起光芒,“努力!奮斗!”嗷嗷叫嚷著從床上艱難爬起,跟著視頻里的動作,模仿著做。
? ? ? ? 開始糾正過幾次他錯誤的動作,阿木倒是態度挺好的接受了,不過過一會就忘了,感覺這樣的鍛煉更像是一種娛樂和假勤奮。不管正確動作,沒有計劃,沒有規劃,不論飲食,堅持不了多久。
? ? ? ? 好在每次堅持不了幾天,錯誤的動作的損害也沒那么大,索性就不提了。
? ? ? ? “真香,還是鎖骨好吃,練了這么久,放松一下。”阿木練了一會,喘著粗氣躺在了床上,撕開一袋鎖骨,旁邊手機里還放著音樂聲和跟我一起做之類的聲音。
? ? ? ? 噢,對了,運動完不要立馬坐下,這也是個常識,更不要說躺下了。
(三)
? ? ? ? 小江是大我一屆的學長,這幾天他找到我,神秘兮兮地問我:“小易,暑假要不要學英語啊”我隨口應道可以。
? ? ? ? 小江從口袋摸出手機,點開微信,把一個人的名片推給我,“加這個人,他英語可厲害了,你不知道,他GRExxx分,托福xxx分,相信我,跟他學準沒錯!”
? ? ? “是嘛,這么厲害。”我半信半疑地點開微信看了看。
? ? ? “記得加他的時候說是我推薦的,這個大學霸我認識,沒有人推薦人家一般都不加嘞。”小江補了一句。
? ? ? 加了以后簡單問了問情況,翻了翻朋友圈,發現是個賣課的號,按理說不應該不加人吧,多賣點不好嗎,轉念一想,也許小江和這個學霸有什么合作關系也說不定,總得有個憑證不是。
? ? ? 其他的沒什么問題,只是發給我學校私塾的名片上,對于此君的介紹,主要是對TG考試有獨特的考試技巧,可以帶學生迅速增分。這一條感覺有點奇怪,獨特的技巧,這個說法有點含糊吧。
? ? ? 聊到價格瞎了一跳,比市面上的各種班貴了三四倍,時間短一兩倍,雖說是精品小班,人少,不過這個價格還是有點難以接受。
? ? ? “下一期快開始了,名額只有兩個了,想報快點報噢”對面這樣發消息過來,又點開朋友圈看了看,有一條是說一個學生嫌貴先上了其他機構的,后來發現沒用,回來上這個,嘿,別說,分數大幅提高。
? ? ? 先打了個馬虎眼,沒著急報。
? ? ? 過了幾天,眼看下一期快開始了,又找到我問起,怎么樣,報不報。找了個借口回絕了。考生那么多,市場不小,兩個名額這么多天都沒報滿,說明點問題的吧。
? ? ? 現如今有不少打著“xx天,學會xx”;“只要xx,誰都行”;“幫你搞定xx”;之類的說法,開的課程為數不少,只不過數量多了,就容易泥沙俱下。
? ? ? 就比如二十一天養成一個習慣這個說法,有不少人拿來做自己的標題,“二十一天,幫你養成xx習慣”但其實,這個說法最開始, 是一個整形外科醫生提出來的,他提出的原因是他發現接受截肢的患者接受肢體殘缺的現狀需要大概二十一天。
? ? ? ? 習慣肢體殘缺和習慣鍛煉,這兩種事情,大概沒那么容易等同吧。
? ? ? 《歐洲社會心理雜志》一篇報道中做了一個研究,一個習慣大概需要66天形成,但不同的習慣差別很大,比如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就比多鍛煉輕松一些,需要的天數也少。
? ? ? 講了這些,想說明的是,如果你看到例如,二十一天,幫你養成鍛煉的習慣,且不說他的運動知識如何,起碼,他把難度看得太低了,站在他已經練成了的情況下,把這種習慣看得太簡單,尤其是對于很少鍛煉的人,就更難了。
? ? ? 開始就錯誤的定位,我想總歸還是會給后面的課程帶來些問題。
? ? ? 很多人喜歡沉浸在一個又一個宣稱解決你一切相關問題的課程和演講里,這本身其實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太急躁了,聯系到上一篇當我們談及娛樂,浮躁和急功近利使得一些朋友喪失了自己的判斷力和獨立學習能力。
? ? ? ? 為什么這么說?
? ? ? 判斷力,
? ? ? 曾有一個我很尊敬的老師跟我說過,
? ? ? 理解一個人決不能只聽他說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尤其是不經意間的流露。
? ? ? 我們在選擇一個課程之前先要有自己的判斷,判斷這個課是否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標準,并且這個價格是否值得,要知道,同一個領域有許許多多的課,少上劣質的課可以幫你省下錢來上一些優質的課,同時就算你不在乎錢,那么優質的課也會比劣質的課讓你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
? ? ? 學一些錯誤的觀念,甚至不如不學,比如游泳之類的動作,一開始的教練是個二把刀,動作教的不標準,可能之后想要改正過來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
? ? ? 那我們判斷什么?這里有一些建議,不是很全,歡迎大家繼續補充。
(1)不問前提,沒有互動
“不論你是什么樣的人,不論你體質是啥樣,你基礎怎么樣,學我們這個統統管用,并且立竿見影。”
如果都沒有對上課人的一些了解和交流,就能斷言一定可以學好學成的,大概是有點問題。
(2)看上課的人
最好是自己了解的一些大牛,現在的亂七八糟的頭銜太多,我們很多時候沒法判斷,畢竟點開都是一大堆頭銜和稱號。
如果是我們看過的一些人,對他的作品有了解,知道其有內容,有內涵,選擇這樣的更靠譜一些。
(3)太過夸張和含糊不清的
短短xx天,就能有xx的效果!
相信我,準沒錯!
還有 “有獨特的技巧”,具體什么卻不說清的,“先交錢,交了錢你就知道了。”
這樣的總會讓心里有點疑慮。
(4)喜歡拿別人對比的常見套路
“我貴,因為我東西好,不信你去別家,哭著回來求我”
“我便宜,因為我東西好,不信你去貴的,錢沒了也學不到”
并且還會給出不少“案例”,李同學,張同學,王同學,等等的截圖。。。
這個可信度還是低了點,還是要慎重的。
? ? 還有就是獨立學習能力。
? ? 我們就算找到了合適的,而且優質的課程,也不能完完全全被動接受和依賴。要主動地做學習的主人,才能真的學到東西,主動的學也能激發熱情。
? ? 主動地學習要思考幾個問題。(希望大家補充指正。)
? ? 從這個課程里我本來想學的重點是什么?
? ? 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沒用的?
? ? 學了以后我怎么能記住,怎么能應用,從而把這些東西內化為自己的呢?
? ? 多想想,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維認知,并且沉下心來,少一點浮躁,就能少上一些當,多學一些真正有益的知識,最后還要理解內化,不然知識永遠是知識,而且還是別人的,自己用不來,那能算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