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分析
K歌作為個人娛樂、家庭娛樂和娛樂社交的一種主要方式,深受年輕人群體的喜愛。近年來,隨著《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等現象級音樂電視節目的推出,K歌類app也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熱門應用。同時,在線K歌應用還可以實現與線下KTV實體店的聯動,為線下KTV進行用戶導流,有機會帶來一波盈利增長,實現一個有效的O2O閉環。
根據近日Analysis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移動K歌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4季度》的數據顯示,第4季度的移動K歌市場較上一季度環比增幅21.4個百分點,截止目前,中國移動K歌的用戶規模已達5389萬人。90后用戶已成為中國移動K歌行業的主要消費對象,而在當前的主流K歌類應用的PK中,唱吧以七成的90后用戶占有率和移動K歌市場用戶38.4%的高滲透率,高居榜首。
可以看出,目前移動K歌應用正處在市場的火爆期,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各個K歌平臺都在努力尋求差異化,并且在現有的工具屬性上做好社區,將自己打造為綜合類的音樂社交平臺。
二、競品確定
根據市場占有率的情況,將較為接近的唱吧和全民K歌選為競品進行比較分析,分別從產品定位、用戶定位、功能對比、盈利模式方面進行分析。
唱吧 | 全民K歌 | |
---|---|---|
版本 | 7.0.5 | 3.3.8.278 |
口號 | 最時尚的手機KTV | 你其實很會唱歌 |
產品定位 | ** 陌生人**社交手機K歌應用/K歌O2O平臺 | 全球首款熟人社交K歌應用 |
用戶群體 | 16歲-35歲,24歲以下學生居多 | 16歲-35歲,學生和個體戶居多 |
特色功能 | 海量伴奏/點歌臺/各類混響 人氣社區/合唱/明星對唱/ 導出歌曲/視頻特效/大賽 線下麥頌KTV/直播間 |
海量伴奏/點歌臺/段落重唱 調音臺/合唱/好友打擂/ 大賽/私信/趣味彈幕/ 鮮花贈送/綠鉆特權 |
基本需求 | 搜索伴奏,唱歌、錄歌,視頻合唱、分享 | 搜索伴奏,唱歌、錄歌,搜索好友、好友合唱,分享 |
使用場景 | 自己練唱、小范圍家庭聚會 | 自己練唱 |
分析:唱吧和全民K歌都將產品定位為K歌社交應用,但唱吧偏向陌生人社交,很多歌唱達人在唱吧這個平臺上憑借唱功收獲大量粉絲,成為“網紅”;全民K歌偏重熟人社交,通過將入口設置為QQ和微信登陸,進行大量用戶導流,快速獲得用戶群體,同時提高用戶黏性。
另外,唱吧在積累了大量的線上用戶后,于2016年4月開始涉足線下業務,推出麥頌KTV,并推出自己的麥克風等硬件,希望能將線上用戶向線下自營KTV導流,形成穩定的O2O閉環。同時,在互聯網+的模式引導下,唱吧還在自己的線上線下產品中接入理財產品、廣告等,多點布局發力。全民K歌由于2014年才推出,目前還在積累穩定用戶的階段,尚未有更多動作。
三、功能對比
1. K歌
1.1 練歌
對比分析:
在練歌方面,唱吧和全民K歌都提供字幕顯示、打分、音準器、變調以及原唱和伴奏的切換。不同的是唱吧有的歌曲僅提供導唱(即其他達人演繹的版本)而非原唱。全民K歌的亮點在于支持段落重唱(沒唱好的部分,上下拖動即可重唱)和即時切換多種混響效果。打分方面,二者評價原理相同,采用的呈現方式也各有特色。唱吧最后提供的是總得分以及和唱吧所有用戶的比較結果,而全民K歌提供的是總得分和評級。
總體來說,全民K歌在練歌功能方面做得比較細膩和人性化,而且有自己的亮點。唱吧的練歌功能比較基礎,被同類應用模仿較多導致不是很出彩。但唱吧的打分更加精準,語音識別比全民K歌更靈敏和精確。
1.2 調音/混響
對比分析:
在調音方面,唱吧和全民K歌都支持在練唱時進行升降調設置。但全民K歌支持在練唱時切換混響而唱吧不行。唱吧和全民K歌都支持在錄制完畢后進行調音和混響的設置。功能整合上全民K歌的設計更加集中合理,而唱吧則將調音和混響分開,操作起來顯得略繁瑣。
1.3 發布/分享
對比分析:
分享是K歌社交應用除了練歌之外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兩款應用都需要先上傳歌曲到個人空間后才能分享到社交平臺。但是,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全民K歌的流程設計更加具有歌曲的邏輯概念。每首歌曲是一個單獨的整體,可以定制封面。多首歌曲可以組合形成專輯。而唱吧的發布分享的流程用戶操作起來不是很清晰。這方面,全民K歌的用戶體驗更好。此外,唱吧用戶付費后可以導出合成后的演唱版本MP3或MV,而全民K歌不具有導出歌曲功能。
1.4 合唱:
對比分析:
兩款應用在合唱功能上都支持好友合唱以及明星合唱。全民K歌在合唱方面對于兩人的演唱部分采用紅藍色區分清晰明確,一目了然。而唱吧在劃分部分顏色區分度不是很大,而且實際測試過程中還發現有些地方劃分有bug。但唱吧的好友合唱可以選擇MP3和MV兩種形式,而全民K歌只能是MV。明星合唱方面,唱吧選擇的是MV形式讓粉絲和明星能夠有更多互動,而全民K歌這方面就比較單調,只有歌詞顯示。
總體來說,在合唱方面,唱吧的功能設計出彩,全民K歌的交互細節提升了其用戶體驗。
2. 社區互動
對比分析:
兩款應用在互動方面都有送花、送禮物、評論、分享和關注歌手的功能,不同的是唱吧擁有收藏和導出歌曲功能,方便了用戶對喜愛歌曲的查找和保存,而全民K歌獨具彈幕功能,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在互動性方面,二者各具特色。
3. 其他服務
**唱吧 ** | **全民K歌 ** | |
---|---|---|
商城 | 有 | 無 |
直播間 | 有 | 無 |
會員 | 有 | 無 |
認證歌手 | 有 | 有 |
線上大賽 | 有 | 有 |
線下KTV | 有 | 無 |
對比分析:
唱吧添加好友主要靠唱吧賬號/用戶名、微博好友、和通訊錄/手機號,而全民K歌添加好友則只有添加QQ好友和微信好友這兩個渠道。另外,唱吧的增值服務更多,全民K歌則主要是免費服務。這主要是因為唱吧比全民K歌早兩年推出,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線上用戶,可以通過龐大的用戶基數進行盈利,而全民K歌目前還處于和唱吧爭奪市場份額的狀態,主要靠免費服務吸引流量,不排除后續會有增值服務推出。
四、架構設計對比
總結:
從上面兩張圖來看,二者信息架構大致相同,唱吧社群的功能更豐富一些。
五、交互設計對比
1. 首頁
對比分析:
唱吧的首頁由活動廣告、導航欄和優質MV推送組成。優質MV推送采用瀑布流布局,清晰直觀,方便用戶操作。全民K歌的首頁高仿朋友圈,采用豎排列表布局方式,整齊簡約。二者的體驗感覺各有特色。
2. 練歌
對比分析:
唱吧的練歌界面過于簡單,調音的功能被隱藏在二級頁面里,需要有一個按鈕觸發才能調出,不熟悉的用戶容易忽略。而全民K歌的練歌界面則將所有的功能要素全部展現,一目了然,另外操作更加多樣,除了單擊還有轉盤滾動,比較符合自然人機交互的理念。
3. 評分
對比分析:
在評分方面,唱吧的音準器在界面底部,全民K歌音準器在界面頂部,二者都比較直觀醒目,方便用戶及時調整演唱狀態。全民K歌對于單句得分和總得分的動畫效果做的很有亮點,不同顏色的評價和分數有一個漸變飛出的動畫,能夠給用戶直接的反饋。相比之下,唱吧的評分字體太小,用戶在演唱時很難注意到單句得分,反饋體驗欠佳。
六、盈利模式對比
唱吧的盈利模式多樣化,主要分為廣告收益、增值業務以及線下業務。廣告收益包括游戲中心的推薦游戲,下載送金幣送會員活動以及跟聯通合作開通的“沃唱吧包流量服務”;增值業務包括VIP會員、購買禮物、購買表情、唱吧商城、直播間服務;線下業務為麥頌KTV。
全民K歌的盈利模式只有開通綠鉆的和購買鮮花。這是由于全民K歌初入市場,需要先利用免費擴大用戶群體,不排除用戶積淀完成后陸續推出各種增值服務。
唱吧的用戶群體大、涉足業務多,盈利模式多樣,將來可能推進麥克風、音響等硬件研發以及麥頌KTV實體店的鋪設,實現將線上用戶流量導流線下變現,形成完善的O2O閉環。
全民K歌目前暫時還在擴大其社區,未來的盈利方式主要是通過禮物購買和廣告來實現,也有可能和一些線下KTV的點歌系統供應商合作共同推廣。
七、總結
唱吧在K歌社交應用中占據先發優勢和市場優勢,用戶認可度高,核心功能專注,目前業務模式正在擴大,線下O2O布局也在加速,但是目前移動端的用戶體驗未有明顯提升。
全民K歌具有鵝廠產品一貫以來的良好產品設計,其交互細節和用戶體驗均大大優于唱吧。用戶互動性不如唱吧,目前工具屬性大于社交屬性,但未來極有可能搶奪唱吧的用戶。
八、改進
如果我是唱吧的產品經理,我會
1.改進練歌和評分部分的交互設計(調音和混響功能顯式展現)
2.修改合唱部分的功能(目前唱吧合唱部分有時好友唱的和自己唱的部分沒有正確提示,同時提示顏色的區分度不是很大)
3.添加QQ好友、微信好友的功能(目前只能從新浪微博和通訊錄上添加朋友)
4.錄歌時支持段落重唱功能
5.將現有游戲中心的游戲改成和線下麥頌KTV包間的多屏互動類游戲。
如果我是全民K歌的產品經理,我會
1.增加導出歌曲MP3或MV的功能(綠鉆用戶專享)
2.增加和明星對唱的互動功能
3.添加會員中心和商城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