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情緒低落,于是選擇追劇。
追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當下大火。
開場挺好看的:畫面清晰,人物沒有過度美顏,故事情節波折連連,劇情有趣不狗血。
緩解了我的焦慮情緒,還因為看完一集后面還有,心中充滿期待,略略小開心。
但看到第二三集,便不舒服起來。
如下。
想到誰說誰。
林噙霜,初聽這個名字微微詫異:噙,我聽做 禽,什么樣的人會有這個字做名字?細品,名字的確好聽。
可無論噙還是禽,用在人名里都不討喜。
果然是個反派。
得寵小妾,仗勢欺人,攻于心計,手段漫長又毒辣。
自己兒子闖禍,林小娘瞬間計算出得失——苦肉計要得,面子做足,打一頓兒子只是皮肉之苦,不能失了自己管家婆的地位。
丟卒保車,高明之舉。
我現在淚點低,又看不得悲慘,所以最討厭林小娘。
然而,對她第一反應是:學習。
當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邪不勝正,反派總歸是要領盒飯的,
現實生活中,也不可害人。
可是,純粹的好人,又很難做。
再說林小娘演技,不著痕跡綿里藏針,是她了。
但凡有盛通判在場,林小娘總是柔柔弱弱,與世無爭,
好一朵美麗地白蓮花。
在為表明闖禍兒子不知道包庇時,
自己先主動說打20大板試探,察言觀色見大太太怒氣未消,
立馬改口成30大板,并說,不能再多,再多人就廢了。
給自己下了臺階,又堵住了大太太的嘴。
林小娘在盛通判面前但凡開口說話,勢必唯大太太為尊。
言語做派,滴水不漏,就連仆人都被調教的聰慧又服帖。
最狠一招,在謀害女主親娘衛娘子時,在衛娘子懷孕期間,送去好吃好喝奴婢丫鬟,把衛娘子養好,還把胎兒養的足夠大。
在衛娘子生產時,支開所有能用的人,讓衛娘子因孩子太大,生不出來“難產”而亡。
這樣一失兩命一舉兩得,而她自己,幾乎不傷體膚。
這“放長線釣大魚”手段做的,讓從前看的那些處心積慮致人滑胎的,簡直弱爆了。
?
再一轉身,林小娘又在自己夫君盛通判跟前,假裝虛弱暈倒。
唉,真真是:
女人看女人,一眼戳透心。直男看作女,甘愿頭頂綠。
盛通判很吃林小娘這一套啊,
連忙跪地抱起愛妾,一聲聲“霜兒霜兒”,叫的我都臉紅
你說,這林小娘,哦,不,叫她林小娘,真是委屈她,
叫林寵娘,還差不多。
你說這林寵娘值不值得學習?
不少人會覺得值,但是……
02
但是,,,,,,
總有人不屑于學習林小娘這種人。
比如盛通判的正室妻子,盛家主母王若弗,
以及許許多多的故事里的正室們。
相對林小娘,那王主母就稱王大娘。
我看有評論說王大娘是養尊處優長大的,原生家庭條件優渥,
所以她不必為斗米折腰,不必為庶出爭名爭利,更不比謹小慎微保全自己。
因而,她想說就說,想罵就罵,不掖著不藏著,你也不能奈我何。
與之完全相反的,是女主角的親媽忍辱負重卻不幸早逝的衛娘子。
我比較欣賞王大娘,為她的直率,敢作敢為,甚至欣賞她的盲目自信。
電視劇開場就是她和老公因為自己所生女兒的婚事大鬧,
然而,卻被盛通判三言兩語的好話給哄住。
這樣的人,從出生就不缺什么,所以畢較好滿足,也可以說是通情達理不死死執拗。
一開始我對王大娘不上心衛小娘有些不解,
后來明白:王大娘有兒子有女兒,不必指望衛小娘的孩子寄養在自己屋里;并且,如若衛小娘生出兒子,那就是自己兒子的競爭對手。
雖然劇中一而再、再而三強調,庶出萬萬比不上正出,
但對于王大娘,多一事總不如少一事。
所以,她情愿坐山觀虎斗。
借林小娘之手除掉衛小娘,樂得干凈,還省力氣。
在料理衛娘子的后事時,堂堂的管家大老婆,
竟然不如自己未出閣的閨女懂事。
一幅迷糊頭腦的樣子,等著女兒去教。
甚至,連她的仆人都比她聰明不止一個level。
可是,她并沒有反思自己,也沒有想過要學習別人的長處。
她更不會去學習林小娘的妖里妖氣,察言觀色和撒嬌zhuangbility。
所以,王大娘依然我行我素,
在她的跑偏路上越跑越遠,越跑越偏。
不過,若沒有她的咋咋呼呼,也許劇情沉悶許多。
幸虧有她啊,不然怎么能生出那么優秀的女兒?
03
說王大娘的大女兒,盛華蘭,大家小姐,舉止端莊。
初看以為是花架子,待辦出來事,
不僅讓我感嘆:莫不是薛寶釵前世?
看劇過程,覺得有些《紅樓夢》的影子。
盛長柏和顧廷燁初次見面那場戲,有那么一丟丟時間,
我想著這部劇如果是講,
這兩個青年才俊的情感故事多好 {老阿姨捂臉、捂臉}
一個飽讀詩書抱負滿滿,一個武藝高手神采飛揚,
文縐縐的半酸女青年不就愛這做派
{閉嘴閉嘴,停手停手,老阿姨還叨叨個沒完了}
我是想說,盛長柏和顧廷燁的初次見面,讓我想起來,
賈寶玉初見柳湘蓮。
還有,老仆人對顧廷燁“哥兒哥兒”地叫,
更是《紅樓夢》里的標配。
還有,賈府注重家中姑娘們,多女兒的盛家,
看樣子也是主貴女兒。
還有,賈府的下人們弄權當道惹是生非,盛俯也差不多。
但愿盛俯也能出幾個有模有樣有脾氣有性格的半主子,
撐場面。參考平兒,襲人,鴛鴦==
說回盛大姐兒,
同父異母弟弟快要把自己的聘禮輸光時,
她不像自己媽那樣一驚一乍,怒火中燒,
而是安安靜靜地,就看清了輕重利弊:
我家輸了聘禮丟人,
但贏了聘禮的人是縱容他人賭聘禮,也丟人;
橫豎都是丟人,兩家一起丟人沒啥大不了。
重要的是,
我家的主君和主母若在大庭廣眾之下打起來,
那,才,丟,大,人,了。
一出場,就救了自己媽,真是個好姑娘。
忍不住感嘆:青出于藍啊!
當聘禮快被輸光時,我也在想,換我,該怎么辦?
想來想去,只好用一個劇中高頻字來形容我:
“蠢”。我真沒想到好辦法。
盛大姐兒雖然也沒力挽狂瀾的辦法,但她的道理不錯。
也很符合她大家閨秀,有氣量,有分寸的身份。
真是一樣米,養出百樣人。
04
雖然女主角的親媽,衛小娘,沒有活過前三集,
但是人物的性格也很典型。
一開始,她的一味隱忍、顧全大局,讓我想起來《瑯琊榜》里的靜妃。
我一貫認為,這樣大氣識大體的人,終將翻盤的。
你看靜妃,寂寂無名苦熬多年,原本只為自己和兒子平安無事,
卻不想最后成了皇太后。
可是衛小娘,沒有。至少,她自己沒有。
那么賢良淑德有教養的衛小娘,卻沒有好結局,
不禁讓我反思:這種價值觀是錯的,那還要堅持嗎?那該怎么辦?
由此,你可以看出,我是站衛小娘的。
甚至,我跟她有類似的價值觀。
衛小娘的死,幾乎要讓我的價值觀體系顫抖了。
我'艸,好人沒好報啊!
老子該怎么辦???
仔細回想,我和衛小娘,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首先,假如是我拿不到自己的份例,
我不會像衛小娘那般隱忍不做聲的。
她的言行思想,原生家庭使然。
被買入盛俯,盛通判、王大娘都是可以走近的人,
迫于生計啊。
總得找棵大樹,好乘涼。
但她沒有,她的小院子好像與盛俯隔絕。
其實處在一個復雜場子里,自己是別人棋子的同時,
順便使使別人并不為過。
而不是讓自己的女兒因為太懂事,又不懂自己,
把事情鬧大,以致無法收場。
不過,若是我在劇中啊,
99%的可能,第一集就領盒飯。
其次,防人之心不可無。
自己要生產,生死大事,
留心提前打點接生婆,有備無患啊。
這一點,也讓我深深提醒自己、反思自己:
未雨綢繆,駛得萬年船。
第三,我佩服衛小娘,她完完全全堅守了她的價值觀體系。
不像《延禧攻略》里的嫻妃,當好人沒好報之后,
在難以想通其中的邏輯時,黑化了。
衛小娘對自己的價值觀很堅定,從不疑惑。
她堅守自我,成全自我,幾乎不食人間煙火,
所以人間留不住她。
也應了那句話: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幸而,女主是爭氣的,衛小娘也足以安慰。
看見劇中許多爭斗,讓我感到沉悶,心中不快。
但反過來想,也正是這些爭斗,才讓我覺得有很多東西要學,
有很多事情要做。
別人的故事那么精彩,我也該打理好自己,
畢竟在去年末對今年的期待也是:這一年的人生可以更精彩。
那么,有所思,有所行動吧,
光陰不等人,努力一點,才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