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云長聽他這么一說,略微收斂起了怒容,將寶劍插入匣中。取信到手,展開一看,果然寫得十分明白,廖化確實有救駕之功。信上還提及趙累、王甫來投,要云長不記前怨,收用他們三人。
? ? ? 關云長看完,這才余怒全消,心平氣和地說:“既然如此,爾等請起。未知趙累、王甫現在何處?”
? ? ? 廖化站起身子,答道:“現在官廳候見主人。”
? ? ? “速去傳話,關某相請!”
? ? ? 關云長做事一向很有分寸。對廖化因為是自己的部下,要罵就罵,要殺就殺,不用客氣。而趙累,王甫來投,素不相識,應該待之以禮,說聲相請。盡管以后也是他的部下,可這一點禮貌決不廢棄。
? ? ? 廖化急步走到官廳,把兩位兄弟領到內堂。趙累、王甫趨步上前跪見。
? ? ? 關云長見他們二人相貌善良,心甚愛憐,問他們因何而來。
? ? ? 趙、王答道:向聞君侯盛德,名揚天下,特來投拜,趨侍左右,效犬馬之力。
? ? ? 關云長大喜,請他們起來,遂命廖化、趙累、王甫為襄陽內外巡哨將。三將謝過主人提攜之恩,站立兩旁。
? ? ? 本來關平一進川,關云長又不善言談,因而周倉覺得冷清清。今日來了三個朋友,而且都有過一段相同的經歷,從此以后,只要一碰面,就說說笑笑熱鬧個沒完。
? ? ? 關云長立刻修書一封,命人送往荊州去告稟孔明,說襄陽有大哥作主,收了廖化等三人,現在關羽手下聽用,暫任巡哨將,由軍師酌情調用。
? ? ? 這又是關云長細心之處,因為荊襄九郡不論何處調兵遣將,都要申報軍師批復,何況新添了三員大將,更是一樁大事。
? ? ? 當然荊襄安泰,又無閑職,孔明也不會去調用。只是見了此信,心中有數,就可以告示各處守將有這么一回事。否則總巡哨馬謖查到這三個人,還會以為是奸細呢!
? ? ? 卻說西川孟達帶了三軍離成都,到川口駐扎,迎接劉備進川。
? ? ? 這一日正無事,上城樓眺望,遠遠望見劉備帶了大隊趕奔而來,孟達迅速迎了上去,與劉備、龐統、法正和眾將一一施禮相見,領了劉備眾軍往城關而來。
? ? ? 從此以后,法正和孟達耽擱在劉備的營中,再也不離左右了。
? ? ? 數萬大軍來到川口第一關,喚作夔關。守將名叫陽群,早已接到劉璋的號令:皇叔進關,不得阻攔。因此開放城關,迎接劉備。
? ? ? 心里卻在想,蜀中并無大事,主公為何要請劉備到此相助。此時張都督平蠻未回,會不會有人暗中勾結劉備,引外敵到此奪取西川?這倒要作些提防,以免嘩變。
? ? ? 陽群,在蜀中人稱刀王,他曾從蔡陽為師,練就一身好刀法。年紀尚輕,今年三十一歲,正是身強力壯用武之時。更兼是文武全才,對世事頗有見地。今后諸葛亮進川,為了收服這員大將,三擒三放,陽群這才肯歸降劉備。因此,諸葛亮的《出師表》上也有這么一個大將。也可以說是三國中的一員名將。
? ? ? 進了關廂,龐統馬上轉念道:每過一個緊要關口,我就留下一點人馬,待到真的動手取川時,只要我龐統一聲令下,四處城關都有我的人馬,一呼百應。就象點火一樣,各處起火,一時就無法撲滅,只能讓它燒光。這樣,取西川就有翻掌之易。
? ? ? 便對陽群說,本軍師命三千弟兄留在此地,助將軍共守關廂。
? ? ? 陽群知道龐統的用意,卻并不拒絕,三千漢軍全都收下。龐統十分高興,與劉備帶了大隊,又往前去。
? ? ? 不料待劉備等人過關之后,陽群立即收去漢軍的兵器,把他們看押在衙門后院。每日酒飯侍候,只是不得自由。
? ? ? 陽群想,要是劉備真心誠意趕來相助,待他們回去,我將他們好端端送還劉備;倘若劉備居心不良,我先把他們殺死在這里。
? ? ? 漢兵個個怨恨龐統。這些小兵直要關到明年八月孔明進川以后,才能回到營中。而且在這三千漢軍身上,還生發出了一段故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