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心靈治愈小說。令千萬讀者靈魂震撼的人性救贖之作。
讓我如癡如醉,無可自拔的一本文學(xué)著作!
下雨天往往和睡覺相匹配,而在我看來下雨天和看書才是一對。
吃過晚飯如往常般拿著一本書坐在床上,溫和的燈光打在了薄薄的紙張上,白色的小熊安逸的在床頭那里躺著。房間的擺設(shè)一直都是這樣,我喜歡的海報仍舊停留在白白的墻壁上。
半個身子鉆進被窩掀開翻折頁數(shù)的《擺渡人》,燈光的照射下排排的數(shù)字像源源不斷的音符進入我的腦海。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我可以想象到那血紅色的天空上是層層烏云,緩緩地向西方的地平線流去。太陽散發(fā)著熾熱的紅光,如同一個燃燒的爐圈。
崔斯坦與迪倫的相遇像一條鏈子深深地吸引著我,它的故事情節(jié)猶如愛情小說,但這份感情確讓人感到純粹與自然,面對生存、死亡、內(nèi)斂的女孩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手一搏。
迪倫是一個膽小怯懦的女孩兒,在同學(xué)的眼里永遠是排外的一個。只有唯一的凱蒂與她是知心好友。沒有想到期待已久與父親相遇,卻遭遇火車的事故。竟與人世兩隔。
可能她從未想到過一個命運的擺渡人已等她許久。面對已經(jīng)死亡崔斯坦的直言相告迪倫卻不同于曾經(jīng)的被渡者。在她的表現(xiàn)中沒有符合她年齡的哭泣,只是不符合年齡的穩(wěn)重與接受。
隨著與惡魔的斗爭,直至天堂的路途中。迪倫與崔斯坦產(chǎn)生了莫名的情愫。直到踏進了荒原的分界線,迪倫轉(zhuǎn)身卻不見崔斯坦的身影,她用手摸索著想找到片刻他所駐足的地方。盡管看上去是空氣,但是手指觸到的卻是無形的墻,堅不可摧。
愛與等待的抉擇,使迪倫勇敢的推開了那扇回歸卻未知的大門。被崔斯坦引渡的路途,使迪倫拋棄了怯懦與被動,哪怕前途兇險,毅然決然的踏進了回歸路途中。
反觀現(xiàn)實感感情是主動的,并不能被動的給予。
15歲的迪倫只知道:我要走回去,我要陪伴他,我要拯救他——擺脫他的宿命!
愛,使她充滿了力量。前途即將如何?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對惡魔的吞噬?不知道!
有了勇氣,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給命運就可以了。
于是,她以一種無人嘗試過的方式,以一種孤身一人戰(zhàn)勝恐懼的勇氣,義無反顧地踏出了尋找崔斯坦的冒險歷程。
崔斯坦特殊的使命,成為無數(shù)次的擺渡人,為了達到死亡之人該到達的地方,變成了無數(shù)的面目,但終究只為一人不愿改變。無論名字,亦或者容貌、年齡。
他是迪倫的擺渡人,而迪倫亦是他的擺渡人。
重歸于現(xiàn)實相遇時說了句:“原來你在這里”
? “我在這里”
可能這就是最唯美的結(jié)局!
而反觀現(xiàn)實誰又是我們的擺渡人?
摘錄:
1.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2.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3.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4.當(dāng)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
5.為了再次擁有這份感受,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fēng)險嗎?? 值得。
6.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是一樣的。
7.靈魂與愛之間的抉擇,惡魔的吞噬,去找到那個陪伴著她的擺渡人,她實在太愛他了,他也是,但他永遠都進去不了那個空間。
8.有時候遺忘比記住要好得多。
9.你不用害怕,我會保護你的,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