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樓下食堂吃完午飯,我塞上耳機,放倒座椅的靠背,選擇自己最舒服的角度,半癱式的窩在椅子上。我緩慢地左右旋動著椅子,半瞇著雙眼享受此刻的寧靜。
耳機里傳來《歌劇魅影》這部電影的插曲“the music of the night”。我的嘴角竟不自覺的微微上揚,忽然間覺得這個場景與《肖申克的救贖》里某個情景驚人的相似。被誤判入獄的安迪為擴建監獄里的圖書館,每個禮拜堅持寫一封信申請,六年后,安迪終于實現了愿望,他收到了一張200美元的支票和一堆捐贈的舊書籍。在那堆舊書籍中,安迪翻到了一盤光碟,他如獲至寶。猶豫了一秒之后他壯膽起身鎖住正在洗手間上廁所的獄警,轉身又拉上了房間的門栓。然后卡上光碟,打開監獄廣播的播放喇叭。優美激昂的音樂流淌到房間的每個角落,每個音符通過電纜在肖生克監獄里的每一絲空氣里跳躍著。一系列動作完成之后,安迪嘴角上揚的坐在桌前的躺椅上非常安逸自然的閉上眼睛欣賞每一段旋律。那一刻,他仿佛就像一個自由人!最后他以被關一個禮拜禁閉的代價為肖生克監獄里的所有犯人享受到了片刻的藝術享受。瑞德的旁白是這樣說的:到今天我還不知道那兩個意大利娘們在唱些什么,其實,我也不想知道。有些東西還是留著不說為妙。我想她們該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動人的故事,美妙得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美妙的讓你心痛。告訴你吧,這些聲音直插云霄,飛得比任何一個人敢想的夢還要遙遠。就像一些美麗的鳥兒撲扇著翅膀來到我們褐色牢籠,讓那些墻壁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在那一剎那,肖申克監獄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了自由。
作為一個第一次遠離家鄉去城里讀書的農村娃,爸媽很為我感到驕傲。所以在硬件方面給我配備齊全,給我買了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從那時候起,我才真正變成了一名合格的現代“網癮患者”。也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刷微博、玩空間、上天涯、看電影等等等等。
記得初看《肖生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是我上大學二年級的時候,當時刷微博,電影推薦經常會出現“人生中10部必看的電影”這樣的博文。上影視鑒賞選修課時,老師也曾極力推薦過這部電影。所以當初看這部電影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就是因為當時這部電影熱度非常高而我當時特別閑。
那是一個炎熱無課的悠閑下午,學校跳蚤市場買來的破電風扇吱呀吱呀的旋轉著緩解著我們的燥熱,我和室友幾個圍著一臺電腦看完了這部《肖生克的救贖》。觀影后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安迪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感動,我為最后他重獲自由感到高興!
哈哈哈哈...寫到這,此刻的我特別想在辦公室里大笑,當時的我腦子是有多單純才總結出得那么簡單的觀影后感受啊。
時隔幾年,現在百度上搜索“10部必看的電影”的結果里《肖生克的救贖》依然是排名第一。前段時間我又重看了《肖生克的救贖》,當時是因為買了個128G的新手機,內存大任性。所以下載了好幾部比較經典的電影供我在上下班的地鐵上消遣。
每次都是在不那么像樣的理由下看的《肖生克的救贖》,感覺卻截然不同。
剛進監獄的安迪基本不與人說話,與啞巴無異,就因為他異常的冷靜表現使得瑞德在他入獄的第一個晚上就輸了兩包煙。一個月后,安迪向瑞德買了一把小錘子,他開始和瑞德偶爾交談。瑞德說他不知道為什么,他打心里很欣賞安迪!
瑞德與安迪很投緣,在長期無聊的牢獄生活中,他們倆成為了摯友。瑞德說:監獄里的高墻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電影中讓我很心痛的場景是布魯克假釋后自殺的那一段,他就是活生生被體制化的產物。布魯克自殺前給獄中好友來信說:外面的改變令我難以想象,我童年時只見過一次汽車,但現在到處都是,世界改變的飛快。晚上我不能入睡,經常做惡夢。醒來時感到恐懼,要想一會兒才知道自己在哪兒。或許我應該用槍打劫,讓他們送我回家。我可以打死那個店主,但我已太老,干不了這事。我不喜歡這個地方。它令我太焦累,我決定離開!看完這一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說不出什么滋味,僅僅是因為心疼那個可憐的被體制化在外無法適應的老人。
瑞德得知安迪在獄中還滿懷希望時激動的對他說:聽我說,朋友,希望是件危險的事。希望能叫人發瘋!是,在明知沒有任何希望的高墻中懷揣希望的確是件令人很痛苦的事情。安迪說,人的一生是簡單的選擇題,要么忙著生,要么忙著死。在安迪對瑞德說完這話的當晚,他爬出了用錘子挖了十幾年的通道,爬過了他生命中最臭最狹長的地下管道,最終改名換姓享用著幫獄長洗來的黑錢重獲了自由。得知安迪越獄成功的瑞德臉上浮現出為安迪感到驕傲的笑容,安迪的睿智聰明果敢使他由衷的敬佩,盡管在這堵高墻里懷揣希望令人痛苦不堪,但是最后他做到了。他不僅成功逃離肖生克這座牢籠,他還利用有效證據扳倒了打著善良幌子心卻比毒蝎還狠心的獄長和那個打死那個胖子的長官。他開始意識到有些鳥是不能關在籠子里的,他們的羽毛太漂亮了,你會覺得把他們關起來是一種罪惡。
這是一部勵志的傳奇故事,我們這些生活在高墻外并且自由的人們應該要更加珍惜我們當下的幸福生活。對人生的每一種可能都要懷揣希望,我們對于夢想的追求比安迪對于自由的追求來說要簡單直接的多。
所以,少些抱怨吧。現實總是不夠完美,使得希望就象是一場賭局。輸了很痛苦,那么寧可不追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