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到了瑪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什么呢?”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里,水就變甜了。后來他們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他們就在那里的水邊安營。
從以色列人折射到我們 ,每當經過瑪拉之地,就滿心埋怨,愁煩憂苦,我們喝什么呢?從苦水到甘泉,這一段路途,怎么才能走下去?那一系列的心靈雞湯只能偶爾的激勵人心,過后還是如爛泥癱在苦水旁,無計可施。然后,又過去了一年。
我繼續趴在苦水旁觀望過去的一年,宴席散了,可能又重聚一桌,只是人不一樣了,也沒有什么不好,因為你始終得去往“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