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年回家,約了許久不見的閨蜜喝下午茶,順便聊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約好下午三點半,我提前十五分鐘到了,從雜志區挑了本書,一邊看一邊等著閨蜜到來。
可是我足足等了三個小時,架子上的雜志翻了一遍,咖啡也續了三杯,還沒看到閨蜜身影,更可恨的是打電話還沒人接!
等我忍無可忍決定要走的前一秒,終于接到了閨蜜的電話,原來因為計劃有變,閨蜜的領導臨時給她安排了新的工作,她從早上九點一直忙到現在,甚至忘了提前知會我一聲。
我哀嘆一聲,給她定了個最后期限,再等最后半小時。
等閨蜜氣喘吁吁地坐定在我面前時,已經快七點了,看了看時間,我們決定把下午茶改成晚餐。
到了餐廳,閨蜜懨懨地扒拉著菜譜,臉上寫滿了疲倦和不高興。我仔細地看了看她,這似乎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活力滿滿的少女了,精致的妝容遮不住她濃重的黑眼圈,皮膚狀況也不甚良好,盡管壓了很多粉,但是也能看到額頭和下巴的痘痘,臉色憔悴而蠟黃,整個人似乎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總是緊鎖著眉頭。
趁菜還沒上,我把一張喜帖遞給閨蜜, 邀請她參加五月份我的婚禮。
閨蜜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我,然后肩膀一沉,深深地嘆了口氣,“你這都要結婚了,我連對象都沒有,我媽天天催我,可是別說認識男朋友了,我連相親的時間都沒有?!?/p>
原來雖然是三線城市,但是閨蜜在一家很有名的購物廣場上班,這家公司崇尚狼性文化,只要不生病,一般不要輕易想要休假,什么星期六星期天,有著大大小小的活動,每天晚上七點鐘,準時召開部門總結會議。
閨蜜一臉痛苦“為什么我一個三線城市的人比你一個一線城市的人都要過得苦逼?!?/p>
我淡淡地笑了,看著坐在我眼前的這個滿臉疲憊和困惑的女孩,就好像看到幾年前的我自己一樣。
我對閨蜜說,你知道嗎?其實以前,我也是這樣的。
2
我初去帝都的時候,由于事事想做到最好,而且工作壓力確實不小,總怕KPI完不成,因此也忙得昏天暗地,我省下了所有能省的時間。
不再化妝,多出來的時間我可以多看一個方案;也不再做飯,做一次晚飯從準備工作到收尾的時間成本耗費巨大,因此所有的飲食都靠快餐和外賣。直接后果就是不僅臉色有了隔夜菜的味道,甚至五官的公攤也變大了不少。
但是盡管這么努力,我的工作仍舊沒有任何長進,甚至我也沒有了自己的人際圈,因為每當朋友約我的時候,我總是回一句:啊,我在加班啊。漸漸地,朋友們再約時,也都不再叫我。
那段時間我痛苦不堪,似乎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人生。
直到有一次,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參加了一個職場交流會,請來了阿里的運營總監來分享他的工作與生活,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工作可以這么有趣,原來生活可以這么多彩。
他說沒有做得完的工作,只有過得完的人生。
他說沒有抽不出的時間,只有不會分配時間的人。
他講了許多時間的規劃和工作的方法論,告訴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更多的則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趣,真正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我才發現,其實我把很多時間浪費在了輕重不分,無計劃的盲目上面了,我也發現,原來我之前是真的沒有經營好我的生活。
我把工作和生活當做了勢不兩立的敵人,他們共同在人生的天平上爭奪著時間的砝碼,做出一副有你沒我的姿態,殊不知那不是果斷,只是武斷。
真正高效的人生,不是一門心思扎在工作中,為了工作而工作,喪失了生活,而是能夠完美地平衡二者,進步的同時,保持心態的沉穩和健康。
于是在那以后,我不再壓縮能夠提高生活質量的時間,而是把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
比如每天早上我都會在公交車上列好一天的工作計劃,分清主次,工作時哪怕事情再多,再雜,也沉心靜氣一點點做好。
下班時,可以在堵車的路上,看看心理學或者自己喜歡的東西。
晚上回家可以一邊做飯,一邊聽著喜馬拉雅的有聲書。
休息一段時間之后,可以一邊鍛煉keep,一邊看喜歡看的綜藝放松一下腦子。
當一天的事情做完,也會進行總結和反思,今天一天有什么做的不夠好,應該如何改進和提升。如此一來,工作效率果然大大提高。
時間規劃好了之后,就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整段時間用來學習和提高,我更加精心學習了化妝和服裝搭配,把最好的自己呈現在眾人面前,甚至我學了瑜伽,學了繪畫等等。
要知道,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若生活是幸福的天堂,那么工作就是你通往天堂的階梯,雖然是必經的過程,但卻不是最終的目的,況且除了一路攀登,你更可以抬頭看看周圍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