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忘了我不是一個中國人”????????
????????????????????????????????????????????????????????--史沫特萊
書籍信息:
? ? ? ? 作者:艾格妮絲·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1892年-1950年5月6日)
? ? ? ? 本書原版于1956年出版。本書譯版于1979年出版。定價1.5元,三聯書店。
? ??????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的奧斯古德,著名記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于1929年初到達中國,參與“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組建工作,第一個用英文向世界報道西安事變。1941年回到美國后,她繼續支援中國抗戰,寫就許多膾炙人口的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紅軍在前進》《偉大的道路》等。1950年5月6日,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因手術不治在英國倫敦逝世,終年58歲。根據作者遺愿,骨灰最終埋葬于中國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的身前友人有朱德、魯迅、茅盾等。
內容介紹與總結:
? ? ? ? 全書分為十二個大篇,共四十四章內容,作者以記者的身份根據多次采訪內容 ,涵蓋了朱德元帥詳盡的前半生革命史,從第三次反圍剿到長征開始這部分的內容是缺失的,抗日戰爭時期的內容也寫的比較簡略。造成這種格局的原因正是因為史沫特萊的身體在當時已經是到了生命的末期,她只能初略的把這本書寫完,而忙于治療身體沒有時間去再修訂書籍內容。最終,這本書成為了作者的遺作。(很可惜)
? ? ? ? 第一篇:道路的起點
? ? ? ? 本篇作為開篇,主要介紹了朱德元帥的家庭和童年,在四川的貧農家庭中長大的他,是家里的次子。在封建傳統的習俗中,他被家中寄予厚望,與哥哥一起送去讀書,希望他能夠將來考中名次,成為家中階級躍升的領路人。在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當時的貧苦農民們的生活環境,地主對他們的壓迫與奴役,社會文化對底層老百姓的剝削都深深的印在了朱德的腦海里。
? ? ? ? 文中也提到了在年少的讀書路上,遇到的各種不公平待遇,與地主家出身的同學們的歧視做斗爭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朱德啟蒙的年紀,他遇到了改變自己人生軌跡,開啟他眼界的恩師。讓他明白了自己的出身,懂得了許多道理。隨著時局的變換,清朝變得越加腐敗無能,對底層老百姓的剝削日益嚴重,朱德的家族也越來越難以為繼。而此時,新文化運動所帶來的科學春風也悄然吹到了四川,朱德一邊在讀舊時代的四書五經,一邊又在如饑似渴的汲取科學的知識養分。他與恩師同學們一起討論中國的歷史發展,討論四川的危機,討論國家大事。而義和團的失敗給了朱德深刻的烙印,使得他對時局徹底失望。
? ? ? ? 第二篇:走向革命之路
? ? ? ? 此時的中國已經開始逐漸走向封建王朝的末期,社會亂象重生,此時,朱德進行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科舉考試。他一邊準備考試,一邊與同學們學習科學的文化知識,探討中國的社會問題。一九零六年八月份,朱德獲得了秀才的資格,但他并不準備繼續讀舊時代的科舉,而是考取了在成都的官立高等師范學校的體育科,在向家里撒謊后獲得了學習的學費。為期一年的學習讓他增長了見識,學習 許多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
? ? ? ? 在師范學校畢業后,回到家中說明過往,和同學一起在家鄉成立了新式學校。在短暫的與舊思想的擁護者們做斗爭后,他看清了社會的問題,所以毅然決然的辭職。一九零九年二月,二十二歲的朱德和朋友一起前往云南,在經人指點后,加入云南講武堂正式參軍入伍。在講武堂學習期間,他結交了許許多多的朋友,畢業后加入了蔡鍔的辛亥革命隊伍行列。跟隨蔡鍔在云南起義后,朱德在軍中開始不斷擔任新的職位。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但由于帝國主義和封建殘余勢力的影響,最終這場資本主義革命走向了失敗的結局。
? ? ? ? 第三篇:災難深重
? ? ? ? 此時中國大地上已經遍地是軍閥和外國代理人,而最大的軍閥袁世凱已經竊取了大總統的寶座。開始不停的對內進行殘酷的暗殺和鎮壓。但隨著袁世凱的去世,時局發展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此時,蔡鍔也去世了,軍中的機會主義分子開始活動起來,朱德無法控制整個革命軍隊的走向。此時,朱德再婚,他談起了自己曾經的妻子,她很賢惠(最后被敵人殺害)。護國運動開始了又一次的新高潮,朱德率領軍隊,再一次占領了云南,但一年后出兵后,反動勢力卷土重來,他失敗了,還染上了抽鴉片的惡習,不得不離開軍隊選擇去上??纯础?/p>
????????第四篇:探索
? ? ? ? 進入上海后,首先去治療戒煙引起的失眠,還去了北京、南京等地區實際走訪,拜訪老友,尋求治國的良方。此時,他認識了解了共產主義,并尋求加入到共產黨的行列里,但遭到陳獨秀的拒絕,但他并不灰心,一九二二年他踏上游輪,去了德國游學。游學中還見到了周恩來,成為了預備黨員。這就是朱德千里找黨的故事。他邊學邊走邊了德國的大街小巷,也了解了德國的矛盾,還積極參加機會,為工人運動添磚加瓦。二四年初,還幫忙改組了國民黨的支部。經過德國政府的迫害后,他取到蘇俄,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 ? ? ? ?第五篇:在大革命的歲月里
? ? ? ? 本篇簡略的介紹了朱德回到中國后,參加了許多社會革命活動,也為辛亥革命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此時蔣介石已經開始顯露出自己的政治野心,不停對無產階級進行攻擊。隨著4.12反革命政變的發動,朱德不得不選擇武裝起義。
? ??????第六篇:土地革命開始
? ? ? ? 發動南昌起義,是他講述的重點,在其中朱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是在準備會上,朱德第一次與毛澤東見面。打下南昌后,朱德率領軍隊想廣州進發,但由于敵人實力太強,他不得不在損失了許多戰友同志的情況下放棄攻打廣州的計劃。在撤退到閩粵贛邊境后,朱德整頓了內部的思想問題,剔除失敗主義者后,率領隊伍向井岡山進發。在與毛澤東會面后,東征西討,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第七篇:《上杭之歌》
? ? ? ? 一九二九年,朱毛紅軍根據敵人之間的矛盾,果斷選擇出擊攻打長汀,占領后選擇回到井岡山再去開辟根據地。古田會議正是這個時候開始的,它決定了人民軍隊的根本性質,使得軍隊永遠跟黨走。在領導各地蘇維埃工作間,他與康克清同志結婚。一九三零年,由于李立三錯誤路線的影響,決定攻打長沙。但在路上,毛澤東與朱德堅持了正確的路線,撤退了下來并攻占了吉安。
?????????第八篇:反圍剿
? ? ? ? 本篇主要講了朱德率領工農紅軍在根據地,與白匪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其中涌現了許許多多的革命英雄。成功的領導了第一次、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但也因為不停的斗爭使得根據地人民無法休養生息。
? ? ? ? ?第九篇:長征
? ? ? ? 在序章中說的,作者第三次反圍剿到長征之前的采訪記錄遺失了,所以在書中并無記載。開篇就是紅軍裝備長征,在經過緊張的裝備之后,紅軍上路了,一路打,一路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也時時刻刻面臨著犧牲。經過艱苦卓絕的路程后,紅軍與第四方面軍會合,但在野心家張國燾的帶動下,變相囚禁了朱德司令長達一年之久。就是在這鐘情況下,朱德依然堅持學習和工作,并不斷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終于,在一年后,朱德再一次與毛澤東會師,開始了抗日的斗爭。
????????第十篇:歷史重演
? ? ? ? 蔣介石不顧日寇的重重進逼,執意打內戰,最后逼得西安兵變的發生。在共產黨的斡旋下得以妥善解決。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后,朱德率領八路軍積極進入日占區進行游擊戰。在朱德的率領下,八路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讓鬼子始終無法獲得一個穩定的大后方,有效的遲滯了日軍的進攻。但此時,老蔣再一次舉起反攻大旗,八路軍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堅決的抵抗,以打促和但新四軍遭到了很大的打擊。八路軍也在積極組織生產,使得能夠豐衣足食成為現實,有效的支援了抗日事業。
? ??????第十一篇:“我們的秘密武器”
????????隨著戰爭的進行,八路軍慢慢的度過了一開始極為困難的階段,一切朝著勝利在前進。此時國共斗爭再一次成為了歷史發展的重點,蔣介石在各地不斷制造各種摩擦。朱德也率領八路軍、新四軍積極應對。到了四五年,八路軍根據地開始進行大反攻,收復了許許多多的失地。共產黨已經領導一億人民做斗爭了。
? ? ? ?第十二篇:偉大的道路
? ? ? ? 戰爭的最后一年,在一邊和日寇作戰,一邊與蔣介石進行斗爭。日本投降后,努力揭穿蔣介石想打內戰的陰謀。在各地風起云涌的反對內戰的呼聲中,蔣介石迫于壓力與共產黨等民主人士締結了和平條約,但很快就撕毀了它,而朱德元帥也在自己六十歲那年開始了自己的解放全中國的事業!
? ? ? ? 文章末還附帶了幾篇作者與朱德元帥的信件,可以看出作者在當時迫害共產主義氣氛中過得并不順心。而病痛也給她帶來了許多寫作上的不便。最終,這本書變成了她的遺作,也幸虧經由他人修訂,終于與世人見面。
? ? ? ? 感謝作者為我們帶來的如此詳盡的朱德生平的采訪記錄。
????????ps:買這本書還附帶了一張1979年出版這本書時報紙的介紹的剪報??梢钥闯鲞@本書是上一位主人對它的用心程度,感謝他把書保管的這么好。
? ? ? ? 買這本書的起因是因為刷b站短視頻,看到《太行山上》電影里有描寫作者采訪的片段,所以由此才能有一窺本書的機會。再次感謝她的用心。
? ? ? ? 好書,保養的也很好,1979年的書距今已四五十年了,依然完好無損。我也要好好保存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07/17 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