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日為止,韓寒導演的電影《四海》累計票房達到了5.28億。如果單從總體票房上來看,感覺看不出什么問題。但是,這部電影在大年初一上映時,一天就拿下了2.34億的票房,用1天拿2.34億,再用19天拿下3億。這樣的對比差距真的是太可怕了,可以說《四海》從上映開始便遭遇到了斷崖式下跌。
我們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四海》的單日票房完全處于崩塌狀態,每天都以最快速的方式持續下跌。如今,單日票房要是還能過100萬那真的就是韓寒粉絲太給面子了。
我們從數據里還看到,觀看《四海》的女性觀眾高達63.7%,四線城市的觀眾比例最高,達到了47%。如此可見,韓寒對于小城市和女性文藝青年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
目前豆瓣評分5.5分。接受13%的觀眾打出了一星的評價。并有不少網友吐槽稱:“真晦氣,大過年的看到這種片。”
一位豆瓣網友說得好:“無病呻吟的文青氣息,以及理想化的英雄悲壯主義在韓寒的電影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位網友說得真是太對了,韓寒確實對不起觀眾,更對不起拍了8年的電影時光。他就算沒有學到高超的技能,但拍電影最起碼的要素總知道吧。劇本是不是需要完整一些?講故事能不能不要總是流水賬?冷笑話是不是要少用?機車是不是一定要每次都用?散文式的對白是不是真的好?
連“住酒店要含早”都能被他弄成一句深情的臺詞。這種玩法,實在是太尷尬了。如果你硬要說這是一種文藝方式,那我只能說,你家的文藝可真土,真沒文化。
這些連觀眾都懂得的道理,難道韓寒不懂嗎?肯定不是,只是韓寒太自戀了,而且還是固步自封。他永遠都相信自己的那一種套路可以套路到粉絲,沒錯,每一次都是粉絲買單了。那些韓寒是否可以為了粉絲而反省一下所謂的韓式電影呢?每次都要粉絲為你買單,這樣真的好嗎?
大家對《四海》的厭惡,不單止是劇情問題,還有演員問題。女主劉浩存從一開始就被全網叫罵,但是韓寒還是用了,并且堅信粉絲不會介意。可惜,互聯網的記憶太長久了,影片沒上映就已是罵聲一片了,上映不到3天,更是以“四海難看”上了熱搜。這就是韓寒的失敗之一,不愿意相信互聯網市場的聲音。
而且,這部電影實質上和沈騰沒半毛錢關系,他就一丁點的戲份,也就是過過臉罷了。但是韓寒卻在宣傳期瘋狂消費沈騰,讓那些沖著沈騰去的觀眾很不爽。就像網友說的:“劇情以及演技真的差,沈騰就一點戲份,但是打得全是沈騰的名號”。這種不要臉的營銷手法,也只有韓寒敢出手了。為此,觀眾不打差評都對不起那票錢啊。
所以,豆瓣網友才會如此感嘆到:“漫長并不融洽的狗血劇情,大段故作高深的文藝對白,一些早已知道的爛梗反轉,大城市和海邊小鎮的輕薄對比。太爛了,希望豆瓣早日出半顆星的選擇。”
最后,我想替廣大觀眾對韓寒說一句:以后你搞你的機車,別搞我們的電影,咱們互不相關,再也不見!(文/牧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