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
先祝大家冬至快樂!
今天你吃了湯圓還是餃子呢?
有關于南北的差異除了氣候之外,還有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就比如過節也是其中之一,今天咱就說說冬至節在南北方都是怎么過的。
冬至,作為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有著特殊的含意。根據歷史記載,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在這一天,各地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北方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 南方人說“冬至是媽媽口中吃了湯圓又長一歲的甜蜜”。
北方為什么會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呢?
其實啊,冬至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系,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源于,河南名醫張仲景因記掛窮鄉親們,冬至那天,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醫棚,向窮人舍“祛寒嬌耳湯”(“嬌耳”即現在的餃子),使人吃了以后只覺渾身溫暖,兩耳發熱。所以冬至吃餃子習俗延續至今。冬至餃子陷里的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里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最后還有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據說有算財之意。而芹菜餡則為勤財之意,勤即經常,頻繁的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那在南方為何冬至要吃湯圓?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征。
其實,在冬至這一天不管是北方人吃餃子,還是南方人吃湯圓,那都是一種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寓意。
但對于我來說,不管是餃子還是湯圓,只要好吃就行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