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干法》這本書是我的老板在員工動員會上推薦給我們的。老板推薦的書么,呵呵,你懂的,不過就是給員工打打雞血教導他們工作要賣力的雞湯書而已。不過我有個毛病,如果說這是毛病的話,就是只要別人給我推薦書說:“這書很不錯,你也讀讀看吧。”我幾乎都會繞有興致地讀讀看。于是乎,我就這么翻開了這本一眼就看得到頭的雞湯。不過讀過之后就發現,雞湯不雞湯暫且不論,單就作者書中所表達的態度,確實很讓人佩服。
? ? ? ?在說內容之前,還是有必要先說說作者:稻盛和夫,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日本的傳奇企業家。傳奇到什么程度呢?他在27歲創辦了京瓷公司—一家生產精密陶瓷的公司,在52歲時,又在京瓷良好運營的基礎上又創辦了另一家電信運營公司KDDI,兩家公司全部是世界500強企業。一般人能在世界500強打工就覺得自己很NB了,可是人家親手創辦一個不夠還要創作兩個呵…這還不算,本來已經退休安度晚年的他在2010年應政府邀請再度出山,拯救瀕臨倒閉的日本航空公司。要知道當時他已經是位78歲的老人了,一般人在這個歲數都在家帶孫子安享晚年天倫之樂了。而且他還是在從沒有涉足過航空領域的基礎上冒著晚節不保的風險毅然出任日本航空的董事長職位,僅僅一年就讓日航起死回生,并創造了日航六十年歷史上最高利潤。如果說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創辦人是能力的體現,那么出任日航董事長就反映出他身為一位企業家所具備的非凡勇氣、智慧、魄力以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感了。所以,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還是打開了書一頭扎進去讀了起來。
? ? ? ?說實話,書里一點讓人眼前一亮的捷徑也沒有(想抄近道的同學繞道吧),寫得非常樸實,甚至有點“愚笨”,連作者本人都承認這是“太過平凡的經驗”,我最初甚至懷疑他到底有沒有說實話。不過讀過之后我卻發現這位傳奇經營人物身上兩個突出的特點:第一是投入。他把工作比做修行。也許視工作,尤其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為一種修行的人一開始就注定要比視工作為賺錢手段的蕓蕓眾生收獲更多,也注定要承受得多。人人都知道修行道路艱苦孤獨,還要時刻審視自己,哪有吐槽此處再跳槽到彼處,將責任推卸干凈來得輕松恣意。可是他還是將巨大的熱情投入到這份和他所學專業無關的崗位上,在一家人際關系復雜瀕臨倒閉“老婆也找不到”的企業里“極度認真地工作”。一年之后,和他一起進公司的畢業生全部離職了,只有他還在堅持。在這當中不會沒有困難的,不過生活中真正的強者只會把困難看成是轉機和挑戰,而不會當成是命運給自己下的死亡通知書。這也是本書給我留下的第二個印象深刻的體會。從最初的從業,到創業,再到創立第二家企業,在這一系列過程中遇到的大小困難光是想想就已經足夠讓人退縮的了,可是作者自始至終從未抱怨過這些困難,真的像是對待修行一般照單全收,甚至發自內心地感謝這些困難是提高自身能力、磨練自己意志的機會,這一點真的覺得非常值得學習。
? ? ? ?讀過此書后就會發覺,雖然這本書的出發點是傳授如何工作之“術”,但縱觀下來卻是一本作者討論如何對待工作之“道”書。從這些至簡至樸的事例中,窺得作者是如何對待工作、困境、生活,乃至人生的態度及信念。只有在心中根植住一個強烈信念,生活才會被這股信念所感召。
? ? ? ?也許我們不會全部都變成優秀的企業家,可是我們也有我們自己需要經營的東西—我們的生活和幸福。每一個人都有讓自己活得更有質量,讓生命更加圓滿的責任。身處在這種無處不在的巨大網絡中,我們唯有接受這些細密而瑣碎的“修行”,學著面對它,處理它,消化它,和它和平共處,然后吸取養分,慢慢成長,肩負起讓我們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生命更加圓滿的責任。然后有一天,我們驚喜的發現生命之花忘我而驕傲地怒放,生活最終給了我們一直為之耕耘奮斗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