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0 07:35:00新藍網·浙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被告的母親王女士,湖北人,是個34歲的年輕媽媽,身材瘦小,留著齊耳短發。被帶上法庭時,她情緒低落,哭紅了雙眼,庭審中她也多次泣不成聲。她共有兩個女兒,大女兒6歲,小女兒2歲半,受虐待致死的是小女兒小雨(化名)。
一、要是王女士讀過《童年的秘密》,可以了解孩子的行為特征以及其原因。
案件簡介中看到王女士受教育程度低,把女兒接到杭州來,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以此為據,可以看出王女士很重視教育。但是,無知的代價也太可怕了。
她沒有能力識別孩子自身的能力范圍,2歲半的孩子,尿身上,甚至玩的忘記了即使是大便拉身上也是會有的。但王女士不這么認為,就覺得孩子是調皮,不聽話。她不但對孩子的發展階段和孩子的個別差異不了解,教育引導孩子的方法也是簡單粗暴。
對于只有2歲半的孩子來講,挨了打后,很快又忘記了。暴力的方法收效不大,卻加大了王女士的暴力程度。
要是閱讀本書,將詳盡地了解到兒童的成長有著其內在的精神驅動和規律,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的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境進行活動(書中稱為工作)來獲得。成人如果想促進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盡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兒童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會逐漸成長起來。
要是王女士讀過《童年的秘密》,對于2歲半的孩子應該發展哪些能力就會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對孩子提出孩子年齡能力范圍之外的要求,因而避免悲劇的發生。
二、讀一讀《母愛的羈絆》可以了解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射了哪些負性思維。
王女士其實望女成鳳之心,從她把孩子從爺爺奶奶身邊帶到杭州的發心中可見一斑。說到底還是焦慮,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她很擔心快要上幼兒園的孩子跟不上節奏。所以,對其進行“嚴格”教育。
要是王女士讀過這本書,可以很好的了解一個媽媽該如何養育女兒,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不可否認,母親扮演著比父親更重要的角色。
愛來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傷害也往往來自于父母,而這愛與傷害也往往被孩子繼承下來。
這本書不僅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更幫助女性重塑自我,閱讀本書的時候會幫助這位媽媽對自己做一些評估,發現了一些需要消除的“自戀特質”,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做有愛的母親。
讀完此書,通過提高認知能力,可減少傷害。
三、學一學情緒管理,讀一讀《為何我的情緒總是被他人左右》,通過提高情緒管理能力,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王女士在自己每次因孩子的一些行為觸發情緒爆炸時,就會有很多不合理的認知出來。然后,對孩子進行虐待。如果王女士可以識別自己處于什么狀態,可以很好的避免虐待女兒。
埃利斯創立了對咨詢和治療領域影響極大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為現代認知行為療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該療法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強、見效快,為中國心理咨詢師最常用的方法,是中國心理咨詢師國家資格考試必考的療法之一。
因此,閱讀此書可以很好的幫助王女士,從而使女兒得救。
四、《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可以幫助王女士懂得更好的培養女兒。
2歲半的女兒在表達能力上很有限,王女士對女兒有什么想法也都是通過臆測來判斷。往往給孩子貼負性標簽,而不是通過溝通來了解和指引。如果,王女士學習過此書。孩子的社會能力得以發展,可使慘案避免。
社會能力就是孩子解決沖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動物,沒有社會能力的孩子很難取得成功。
舒爾博士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法,通過對話、游戲和活動等獨特的方式教給孩子自己學會怎樣解決問題,如何處理與朋友、老師和家人之間的日常沖突,以及尋找各種解決辦法并考慮后果,并且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與人和諧相處,成長為一個社會能力強、充滿自信的人。
而且,王女士自己通過學習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能力,因此可以停止傷害。
五、《不吼不叫,如何讓孩子平靜的與父母合作》這本書讀過的話,她將擁有更好的方法與孩子合作。
說到底,王女士虐待女兒的原因之一就是無法讓孩子平靜的和自己合作。
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是最好的“職業”,也是最壞的“職業”,這就是為人父母!
當孩子們“不熊”的時候,他們就是用什么詞語都贊美不了的寶貝,能讓你甜蜜到心都化了;而當他們一旦“熊”起來,那就是一場災難,一地玩具,滿墻涂鴉估計還是好的;要是翻箱倒柜地把你的化妝品、首飾、文件倒騰出來的話,估計沒有哪個家長能hold住自己了,大吼大叫在所難免!我們不是不知道吼叫的不好,但怎么才能控制得當,成為溫和體貼又原則堅定的父母呢?
本書可謂破解“父母吼”的秘籍,既不讓父母羞愧,也沒有試圖說教,只是教你追蹤吼叫行為,理解吼叫原因,明白自己與孩子氣質的區別,提供減少吼叫的策略。作者羅娜·雷納是美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她曾先后在美國、非洲、印度的醫院與科研機構工作,參與多個精神健康項目,同時還是“童年時代的事情”(ChildhoodMatters)和“NuestrosNios”父母熱線的創始人。
讀一讀本書,可以讓王女士從一個“天然”的父母轉變成為一個專業的父母,更加懂得父母之道。知道為人父母的難與易,更好的擔任母親這個角色。
六、教育界的模范《最偉大的教育》。
莎莉文老師對海倫凱勒的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創舉。但莎莉文老師在全書寫的都是對過程的分享,沒有任何評判。她通過自己的生命歷程讓我們見證奇跡,把海倫從一個又聾又啞,并且野性十足的刁蠻女孩變成了一個偉人。
讀這本書,王女士可以看到自己的女兒身上的優勢。本書中的那種愛的氣息也可以感化王女士,從此收起那只打孩子,虐待女兒的手。
看了王女士的故事,心里充滿了感傷。在中國,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正在醞釀。所以,知識的普及迫在眉睫。父母需要學習,愛是一次共同的成長。
如果,發現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能幫的朋友,一定幫一幫,講講基本原理也是好的。說不定就在不經意間救人一命,讓一個家庭的悲劇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