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一個很好動的男孩,只要放假我就會騎著屬于自己的小戰車在鎮上如魚得水地來回穿梭。
但每次都會被媽媽和奶奶趕回去,原因只因為要吃飯了。
記得有一天玩得特別嗨,直到晚上才回家,我媽急得到處找我,當然少不了那一頓暴揍。我心里會有一些憤怒、委屈和不理解。在那個年紀的我,和朋友玩耍時會覺得很開心很高興,并沒有餓的感覺,但是卻因為所謂的“媽媽覺得我餓”而被揍了一頓。
雖然現在我知道她是出于關心我,害怕我太晚回家而受到傷害,也會怕我餓著凍著,但是我認為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來告訴我你對我的關心。一味的暴力對當時的我來說不僅不是關心,而且還演變成了傷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知道了更多的運動,就對他們產生了好奇,我就從網上搜了很多關于運動的視頻,比如潛水滑雪跳傘之類的。當我看見那些運動員在玩這些運動的時候,我的內心就很想現在投入進去,跟他們一起去尋找運動的真諦。
因為我現在才15歲所以受到了很多限制。例如:身體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體驗這些我喜歡和想要體驗的。所以我現在就很想長高,長大。以后有機會一定要把每個我想體驗的運動都好好地玩一遍.
在書院期間我也體驗到了很多的運動,體驗到了多樣化的晨練,因此我特別感謝書院的運動委員會能想出這么棒的運動方案,讓我體驗到了之前不了解的運動也讓我對運動有了新的認知。
比如我現在很喜歡的腰旗橄欖球。
下面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腰旗橄欖球起源于美式橄欖球,參與者在腰間系上腰旗,以扯掉腰旗來代替一般美式橄欖球的沖撞,故稱之為腰旗橄欖球。
腰旗橄欖球是一項不限人數、場地、性別及年齡的運動,任何人都能參與并樂在其中。
我覺得腰旗橄欖球是很適合練習團隊配合的一項運動。可能的話在座的家長也會體驗到腰旗橄欖球,到時你們就會知道它的魅力所在。
那我為什么會喜歡運動?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上小學的時候我體育成績很好,每次運動會都會拿到名次。
那時我體驗到的是同學和老師的贊賞和鼓勵,可是每當我懷著被贊美的心情把獎牌給爸媽看時,卻換來的是一句:你作業寫完沒?功課復習沒?考試考了多少名?之類的話,這讓我感覺到很挫敗。當時我就想他們到底是不是我的父母,是不是只有我成績好才值得被他們看到,值得被愛?我只要成績不好是不是我的所有都不好?
父母這樣的行為讓我上了初中后就迷上了電子產品,成績不僅沒有變化,也很少運動了,自己的身材也變得肥胖起來了。
但來了書院之后,周圍的同學和老師就很努力地帶動我去運動,在運動中我也再一次找回了自己。那個曾經可以為了目標而努力拼搏的自己。
以前我的生活一直被安排,一直無法表達自己,無法做自己。
就像被關在鐵籠里的一只豹子,被馴獸師一直用鞭子抽打著,無法動彈和呻吟。隨著年齡和心理發育,其實在很多事上我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但我一直都壓抑著,因為我覺得說了也沒有用。他們只會一味的用他們所謂正確的道理來壓制我的想法。用他們所認為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來壓抑我的行為。
其實到我這個年齡,如果父母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不一致的話,我們很有可能表現出人們認為的青少年的叛逆或者說這個孩子到了叛逆期,其實我覺得那不是一種叛逆,只是想要表達自己的方式。
在這里我想對在場的父母們說:如果你們的孩子出現了所謂的青少年叛逆期,請你們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談談你們的想法,我也想對我父母說我自己的生命我自己做主,你們給予我愛和支持就是對我最大的關懷和理解。
我自己未來的規劃就是想考進西點軍校,因為我覺得那是能讓我成為男人的地方,那也是磨練我耐力,抗壓力,反應力,領導力,執行力,人格魅力的地方。因為我來自青城山,這里有歷史悠長的道教文化,所以我也想把中國的道教文化推廣給全世界,在說起中國的時候,不僅讓外國人想到中國功夫,也讓他們想起中國道教文化.
最后我還是想跟大家說運動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不光光是外表,而是心態。在運動中的我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價值,什么叫需要,什么叫堅持,什么叫不拋棄不放棄。運動中的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可以感受到隊友的支持。這不是說我們僅僅通過課本就可以感受到的,它真實存在,只有親身體驗才會相信事實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