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如何學習和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
很多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都有著較強的個性和極強的自尊心,他們活潑有余,熱情不足,往往孤芳自賞,放不下架子去同周圍的同事搞好關系。
特別是當周圍的人學歷低于他的時候,他更有一種優越感,因此目中無人。他們獨來獨往,在工作上也不懂得與人合作。
不善于與人交往,難以溝通,難免將自己封閉起來,以致帶來諸多煩惱與痛苦。
還有些年輕人,在新的環境中,個性得不到張揚,情緒低落,見別人熱熱鬧鬧地生活著,便產生“己不如人”的自卑感,對生活感到“失望”、“失落”,覺得自己徒有“滿腹經綸”,“才華”難得施展。
也有的年輕人性格內向,不懂得與他人交流思想,不能熱心地去和他人交朋友,結果造成離群索居,使展現個人才能受到阻礙。
年輕人應該明白,人際交往能力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首要重點學習和培養的能力。主動與人交往,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加強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對自己的未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總之,從校園環境到社會環境,肯定會面臨很多復雜的、難以把握的狀況,20幾歲的你或許應付能力還不夠,但不要逃避,盡快完成自己從校園人到社會人的轉換過程!
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
有一個剛參加工作的男孩在網上與我聊天,他說自己很孤單:
畢業后,想念同窗的朋友,想念和同學一起打球、聚會、喝酒的日子。那是多么開心的事,可是現在,什么都要一個人做: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哭、一個人笑……每天回到租住的小房子里,說不出的孤單。
下班坐公交車時,看窗外美麗的夜景,一切繁華都似乎與自己無關,一個人行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聽到的只有自己孤單的腳步聲。要是遇到什么不順利的事,心都酸了,倍感失落。我很懷念在學校里無憂無慮的生活,討厭現在這種什么都要自己去做的狀態。要是不長大,多好啊!
只要我們進入社會,無論自己是否想長大,是否已做好準備,是否能獨立,很多事情都不得不去面對——生活的挫折、人際關系的復雜、自身能力的局限,等等。我們無從選擇。
要說以前是被老師教育的話,那么現在開始被生活教育。學校幫助我們成長,社會逼迫我們成長。在學校中,我們可以慢慢地學習,慢慢地長大;而在社會中,如果我們成長得太慢,很可能就會在某一領域被淘汰,被那些比我們“成熟”的人所替代。
在校園里,只要我們考試成績好,人格健全,基本上就會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而在社會上,僅僅成績好,工作業績好,是不夠的。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一旦我們的能力不夠,就會被太多的候補人員快速地替換。
在這個人才濟濟的時代,社會根本就沒有功夫和耐心慢慢培養你。你不行?你不愿意?你不喜歡?沒關系,換人吧!這就是現實。
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不要企圖有多么好的差事等待著你。只有當你成長到了一定的程度,社會才會接納你。
有很多年輕人抱怨自己學有所成卻總是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認可;也有很多年輕人抱怨自己運氣不佳,總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更有一些年輕人終日憤憤不平,與自己同時走出校園的同學為什么能很快得到提升,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
一天到晚只會抱怨的人,必定是不成熟的人。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隨意贊賞,您的支持是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立即關注我,為防止錯過后期更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