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A交了個女朋友,兩人深深相愛,本以為可以順利走向婚姻殿堂,誰知最近卻遇到了困難。
原來女孩子家里有個強勢的媽媽,事無大小統統要管,嚴重干涉兩人的戀愛。
A引導女孩要逐步獨立于媽媽的管制,結果卻被女孩的媽媽電話轟炸,游說他與女孩分手。
A的媽媽知道這件事后,忍不住與女孩媽媽交涉,結果事態非但沒有轉好,反而越鬧越僵,兩人的戀愛也因此陷入絕境。
簡單來看,本來兩人感情好好的,卻被女孩媽媽給搞砸了。
但當你了解了女孩的家庭之后,你就會發現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
女孩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爸爸媽媽并沒有結婚,她自小隨爸爸生活,無奈與爸爸感情也不好。女孩渴望著有一天能夠與媽媽一起生活,于是長大后就回到了媽媽身邊。
媽媽本身控制欲較強,看到女兒對自己格外地言聽計從,于是更加起勁地包辦起女兒的工作和婚姻。朋友A就是女孩媽媽介紹給女孩認識的。
女孩媽媽看重A的家底,認為A是個老實人,以為是個能夠提供充裕物質,同時又不用操心太多的女婿。誰知后來A卻公然反抗她的意見,這種不受控制的感覺讓女孩媽媽感到不安。
于是女孩媽媽想出了一個報復的方法,把女孩從A的身邊帶走,想著這下A該聽話了。
誰知女孩在知道媽媽想再一次控制自己的行為后,一反常態地進行了反抗。女孩媽媽知道這背后肯定是A在搞鬼,于是報復升級。
整件事看起來像是女孩男友和媽媽之間的爭斗,但實情卻是女孩自身的成長掙扎。
A曾說,女孩很單純善良,無奈就是太依賴媽媽,太聽媽媽的話,他現在要引導她逐步走向獨立。
獨立,這是個好詞。但是顯然A自己也沒有搞清楚什么是獨立。
剛好最近看到的一篇推文《如何走向獨立》里清楚地解釋了什么是獨立。這里,我們只說思想獨立。
思想獨立主要分為三點。
第一,能夠很好地將自己的生活與父母劃出邊界——不是指與父母劃清界限,而是指自己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為自己的行為及后果負責。
第二,在陌生的環境中能夠獨立適應和生存,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獨立解決問題。
同時在面對重大選擇、人生走向時,能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喜好,獨立地做出決策。當自己的判斷和家人的觀點發生沖突時,能夠堅持自己的決定。
第三,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這不是說要做到完全不受他人的影響,而是說在受到他人影響的同時,能夠降低他人的影響,更多地管控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害怕反抗父母或得罪他人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如果一一對應的話,你會發現上文的這個女孩是完全沒有做到思想獨立。她既沒有脫離母親的控制,全權負責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在陌生環境中獨立生存的能力,還容易受他人影響,以他人觀點做事,沒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評判標準。
而A呢?他的獨立也是站不住腳的。為什么他媽媽也可以插手他的戀愛呢?答案可見一斑。
關于如何解決女孩媽媽對兩人的阻撓,A說當務之急是他趕緊賺錢,闖出名堂來。而女孩也重新選擇工作,自己為自己做決定。
對此我不得不殘忍地說一句,一個思想不獨立的人往往是連自己想做什么工作都不清楚的,因為從來都是別人幫他/她做決定,久而久之,他/她的腦袋就懶得去思考這些問題。
你要她突然之間就想到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簡直比中彩票還難,最后的結果只會是更大的迷茫。
因此重點并不在于賺錢和換工作,而在于如何做到思想獨立。至于具體怎么做,得由他們自己去自覺思考,我不作干涉。也因為精神覺醒之路,無人可以代替他們自己進行,因此也無法干涉。
所以我的立場依然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我需要(也許你也需要)深刻地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的不足。比如上次我一個人在一個廣州郊區走路,坐車,買車票,換車票,沒有一點害怕,但是因為買輕軌票而大費周章,簡直被自己蠢哭了,花了7個小時才回到家,這就反映出我在陌生環境里的應變能力不夠強的事實。
因此我決定下次要多點一個人走出去,完全靠自己完成旅程。相信,旅程結束后,我會更堅強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