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主有話說
有什么事兒等過完年再說吧。——多熟悉的一句托詞兒。這不,年已過完,也該收收心,制定一份走心可實現的年度計劃了。
---------------------------------------------------正文分割線-----------------------------------------------------------------
武術修習有三重境界,無明,有意,無意。通俗來說,第一階段是本能反應,也就是亂打;第二階段是見招拆招,也就是套路;第三階段是無招勝有招,那才是“無意之中見真意” 。
我從讀書時代,就喜歡做計劃、列清單,身邊總有個小本本隨身攜帶,信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為我相信——未來很遙遠,計劃是唯一可以把未來帶到現在的方法。
在各種各樣的計劃和清單中,年度計劃起著提綱挈領的重要要用。而制定年度計劃又像武術修習一樣有著三重境界,那就是菜鳥級、專業級和骨灰級。
【第一階段,菜鳥級年度計劃】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拉條子,把心里想的一條一條寫下來。
比如我的2016年年度計劃,就是簡單的10條。
1、攢10萬塊錢
2、買二套房
3、讀60本書
4、寫50篇讀書筆記
5、減重10斤
6、學做5道拿手菜
7、陪孩子讀200本書
8、出去旅行兩次
9、聽50篇TED演講
10、開源收入1萬元
這一階段制定年度計劃很容易犯以下四個錯誤:
1、不夠走心
我曾經在年度計劃中列過一條“我要變成大廚,做出美味菜肴”。這是我在去朋友家做客,吃到女主人妙手生花般的菜肴之后許下的宏愿。
為什么說這條計劃很假呢?因為這只是我“一時激情”的結果,實際情況是,平時我很少有自己下廚的機會,對吃的興趣遠遠大于烹飪。這條計劃并非一條“走心”的計劃,當“刺激”過去,動力也就隨之煙消云散。
2、不夠具體
我記得最初自己寫年度計劃的時候,特別快速,一分鐘搞定。內容是——有事做、有人愛、有錢花。
怎么樣,是不是看上去很美。但實際呢?太過宏大,就像天邊漂亮的云彩,看得見、摸不著。
3、不可衡量
“有事做、有人愛、有錢花”的目標不夠具體,那如果我這樣寫呢?
我要攢下很多錢
我要讀很多書
我要提升寫作技能
我要瘦成一道閃電
很多錢是多少錢,是5萬、10萬,還是50萬,100萬?很多書是多少書,50本、100本還是200本?一道閃電又是多少斤呢?
如果一個目標不可衡量,那它距離實現,可能是一毫米,也可能是一太米,全看你怎么說了。
4、不可實現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的太好,做的太少。制定目標計劃的時候,會出現“假大空”的問題,導致目標過高過大,難以實現。
還以讀書為例,我屬于喜歡閱讀、速度也還算快的人,因此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每周閱讀一本書。如果看到某某大神一年閱讀100本、200本,就心生澎湃,給自己拍下一個大目標,這樣的結果很可能是半途而廢。
這一階段我的幾個小建議
1、只要寫下來就是最大的進步。
《為什么精英都是清單控》這本書中有一個數據,“寫下來的目標比頭腦中的目標實現的概率高出33%”,所以,只要你寫下來,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2、目標的數量不要超過10個。
過多會貪多嚼不爛,你我都是普通人,別把自己整的那么累。
3、目標盡量具體可衡量。
原因參照上文。
【第二階段:專業級年度計劃】
Step1:九宮格分類計劃法
這里推薦《小強升職記》的作者鄒鑫老師提出的九宮格分類方法。
使用九宮格的優勢:
1、清晰明了
毋庸置疑,表格比文字更為簡潔、明了、易操作。鄒鑫老師常說一句話“大腦喜歡簡單的事情”。人都是有惰性的,意志力也少的可憐。我們常說“不忘初心”,如果能在一開始,就讓“初心”簡單一點,那實現起來才會更容易。
計劃最大的意義在于提醒我們不斷照著目標去努力。更清晰,意味著更明確,指示作用更強。
2、尋找短板
如果只是簡單的拉條子,我們可能很難直觀的感受到自己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如何分配時間精力的。?但九宮格的排列,讓我們很容易看出自己在傾向于哪些方面,又有哪些方面是短板?當老師的人都喜歡說一句話“想不到的做不到,想不清楚做不好。?”找到短板,才有可能去修正。
如果你在學習成長方面的計劃過少,那是不是該反思自己在工作的八小時之外到底在做什么?如果發現財務理財方面竟然是空白,那是不是意味著該學一點理財技能,讓錢來為你生錢呢?如果體驗突破方面實在乏善可陳,那是不是中年危機已經提前來臨,少了些挑戰,少了些精彩呢?
3、利于平衡
有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手里捧著五個球——“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掉下去會彈起來,那是工作。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人這一輩子,大概只有讀書的時候,可以心無旁騖,只要認真鉆研書本就好。一旦進入社會、進入婚姻,有了孩子,一個人承擔的社會角色會非常多元。既是員工又是領導,既是伴侶又是父母,既是兒女又是孫輩,同時也是你自己。想要生活幸福,往往需要追求一種平衡。
九宮格就在時時提醒我們這種平衡的重要性。格子中間寫上自己的名字,出生年月,從這個核心出發,生發出其他的八個維度,平衡中自有一種美感,一種幸福。
Step2:用Smart原則對計劃進行修正
SMART原則是目標管理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它是5個英文單詞的縮寫。
S=Specific(目標是具體的)
M=Measurable(目標可衡量)
A=Attainable(可其他目標的達成性)
R=Relevant(和其他目標相關)
T=Time-based(有明確時限)
咦?有沒有發現,這5條原則,恰恰是在修正【菜鳥級年度計劃】中提出的各種錯誤。
Step3:時常檢視
我的2017年年度計劃其實早在2016年的年底已經完成,只是這之后幾易其稿,制定一份走心的“年度計劃”,需要的是耐心、細心,實現一份“年度計劃”,則需要日復一日的努力。
制定了年度計劃之后,不是把它束之高閣,而是要放在自己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時常檢視。每一次檢視,都是對自己的鞭策和鼓勵。
我們都聽過一個美好的故事,那就是——“遇到流星的時候,大聲許下你的愿望就會實現”。但真到了那個時刻,很多人恐怕都來不及許愿,因為他心中沒有“念念不忘”,何來“必有回響”。
Step4:將計劃分解落地
新年計劃則用系統的方法把愿望和目標進行明確分解,然后落地。再好的計劃,如果沒有實踐,那也是空中樓閣。
我雖然是個標準的文科生,但我始終認為憑感覺做事情不靠譜,依靠系統才靠譜。
因為我們時常高估自己的記憶力和意志力,我們也會過于樂觀的估計一天可以做成的事情,但過于悲觀自己一年可以做成的事情。
【第三階段:骨灰級年度計劃】
我距離這個階段還很遠,但我向大家介紹一位骨灰級年度計劃制定者——鄒鑫老師。《小強升職記》的作者,他從2007年開始寫博客,800多篇文章死磕一個主題:時間管理。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開始制定年度計劃,9年過去了,從菜鳥級、升級到專業級,再到如今的骨灰級。
他本來是國企里一名死氣沉沉的IT男,?用他爸媽的話說就是:“這孩子太乖了,只有跟機器打交道才不會吃虧”。但隨著9年如一日的堅持,他出了一本書,辭掉了國企的工作,做起了自由職業者。
他自己說,回頭看,每一次人生軌跡的拐點,他都做了一件事:寫一份年度計劃。
我個人認為“無招勝有招”的年度計劃,有這樣幾個關鍵詞:
1、自知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優勢。有勇氣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有智慧去分辨二者的不同。這些,都可以在年度計劃中,有清晰的體現。
2、自律
我一直很喜歡KEEP的宣傳語“自律給我自由”,自由是一種人生的境界,這種境界應該就是孔老夫子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能夠按照計劃一步一個腳印的前行,不拖泥帶水、不懶惰浪費,也不會疲憊怠惰,自有一份怡然自得。
3、堅持
人生所謂的成功,就是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堅持制定年度計劃,暫時忘卻結果,享受每一個當下,堅持去做一些365天之后才能看到成效的事情。當我們堅持制定年度計劃,并且全力以赴的去實現它,1年后,5年后,10年后呢?
2016年那10條年度計劃,我全部實現了。
親愛的小伙伴,你有沒有興趣實踐一下呢?
嘿,說你呢?
END
我是亭主(點擊關注),85后辣媽,坐標四線城市。
白天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晚上是不停碼字的寫作者。
持續分享理財、個人管理類干貨,周一至周五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