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zé)自負(fù)。】
“吃飯了,小弟,喊姐姐吃飯?!?br>
正在沙發(fā)上坐著的小弟,聽到奶奶的喊叫,就站了起來,準(zhǔn)備去叫臥室里的姐姐出來吃飯。
“姐,吃飯了!”小弟喊一聲,臥室里沒反應(yīng)。
“姐,吃飯了!”小弟的嗓門又大了一些。
可是,臥室里依然沒有聲音。
小弟敲了敲臥室的門,聲音更大了:“姐!吃飯了!”
就在這時候,臥室打開了,姐姐從臥室里走出來,皺著眉頭:“你嚇?biāo)牢伊?,那么大聲!?br>
小弟不以為然:“我喊了幾聲,你都沒有聽見嗎?”
姐姐很委屈:“喊一聲我都聽見了,你連三趕四那么大聲音喊!魂都被你嚇飛了!”
怨我?你應(yīng)下腔,不就沒事了?你沒回應(yīng),我以為你沒聽到,所以就一直喊!”小弟也很委屈,大聲辯解著。
姐倆的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吃飯也不安生。
·
吃飯的時候,姐姐居然嚶嚶地哭了起來,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
這一哭不打緊,疼愛孫女的奶奶開始數(shù)落孫子:“姐姐從小被嚇著了,不敢有太大聲驚著,很容易受到驚嚇,你就不能小點(diǎn)聲?”
孫子不干了,放下筷子:“合著我叫人吃飯這事兒做錯了?那誰?她的耳朵不好使嗎?明明聽到了,卻一聲不應(yīng),讓我喊一遍又一遍,還說被嚇著!”
奶奶要當(dāng)和事佬,聲音稍微調(diào)得高了些:“好了好了,不說了,吃飯了!”
這一來,孫子更是不服氣:“輪到她了就允許,輪到我了就不說了?合著我就該做啞巴,一聲也不吭啊!”
“那不是你錯了嗎?不是你聲音太大,嚇到她了呀!”奶奶這話分明又是幫著姐姐。
小弟沒好氣地端著碗離開:“以后別讓我叫人,到吃飯時間,誰不來誰不吃!”
奶奶看著孫子端碗離開,嘆了口氣,又開始數(shù)落孫女:“你也是,聽到他喊吃飯,你應(yīng)一聲不就好了嘛!”
姐姐低頭扒飯:“我不是出來了嘛!誰知道他站在門口那么大聲喊!”
原來,這事兒并不是小弟一個人的錯,姐姐也有責(zé)任啊!
·
家和萬事興,如果沒有奶奶對姐姐的偏袒,小弟也不會在飯桌上發(fā)脾氣。
連喊三聲吃飯,姐姐聽到了也不應(yīng)聲,惹得弟弟來了脾氣,喊的聲音大了一點(diǎn),這是誰的過錯呢?
一直沒出聲的我,這時候開了話:“以后吃飯,各吃各的,誰也不喊,來了吃,不來了不吃。
“今兒的事情,姐姐不應(yīng)該不應(yīng)聲,弟弟第三聲不應(yīng)該太大了,都有責(zé)任,都要給對方道歉。”
姐姐向來乖,我一說她立馬就找到弟弟,一連聲對不起,說自己不應(yīng)該不回聲。
許久以后,小弟才說:“對不起,我也不應(yīng)該太大聲!”
看著兩個小家伙和好,我又走進(jìn)廚房,悄悄地對奶奶說:“有些事情,你沒看到,別急著批評孫子,不清楚狀況,不說話就行?!?br>
奶奶點(diǎn)頭:“嗯嗯,我這話是火上加油,讓小弟心里更加不舒服,以后我就不參與他們的紛爭了。”
我笑到:“家和才能萬事興,息事寧人,才是好的解決途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