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第一天
大白天的,青旅老板把一樓的燈全都打開。帶我到每個活動區域逐一介紹。老板是個長得像新疆人的大男生,后來談話中知道他真的在新疆工作過。雙眼皮的大眼睛和鷹鉤鼻,俊俏的臉蛋估計吸引了不為少數的女生慕名而來。跟熱情的老板有的沒的搭上幾句后,我擱下行李出去覓食了。
應老板的介紹,我到街上去找海蠣煎。買了20塊的一袋,再跨過馬路到對邊的地攤點了了一碗1塊錢的地瓜粥,老板看我沒再點別的有點不情愿,我還是厚著臉皮霸了位置吃起來。味道呢,實屬清淡之品啊。
如果說日里頭的大海像沉睡中溫柔的孩子,那么夜里頭的大海一定是蘇醒后鬧騰的娃。就這么一停一看,迎著咸咸的海風,我走完了長長的一段海堤線。
在風動石景區遇到最美的藍天白云大海
風動石景區有幾個景觀:風動石、東山縣博物館、釣鰲臺、石僧拜塔、貴子石、黃道周紀念館、寶智寺、東山關帝廟、銅山古城等,其實這些景區很小很簡單,可以走得很快,也不會有走馬觀花的形式感。
先po一張圖來暖化你~
如果不是烈日當空,真想在這里躺上一天,享受這片藍海與藍天。
風動石形成于第四世紀,遇海浸之時,海浪沖蝕兩塊花崗石,月久年深,便剩下幾寸見方的接觸面積。但其重心恰好落在接觸點上,坐立在上邊的大石才能被支撐起來。因接觸面積小,若大風吹起,大石就會搖搖欲墜,古詩有云:風吹一石萬斤動。風動石被古代文人譽為:“天下第一奇石”,并被載入《世界地理之最》。
既然來到銅山風動石前,我當然是要留一張照片來記錄旅途中這奇觀啦。
趕著看晚霞的路,馬鑾灣我來遲了
走了一個小時的路,想要趕上馬鑾灣的日落,來到卻只能看到黑下來的天和殘余的晚霞紅。脫了鞋子,赤腳踩在細沙上,濕濕軟軟的沙子像少女纖柔的雙手,海水緩緩漫上雙腳,和著沙子的溫熱,雙腳像泡在了溫泉按摩池里。
馬鑾灣是神秘的少女,之所以神秘,聽說這里的一年四季海水都是溫溫順順的,冬無巨浪,夏無狂濤,是一個天然的沐浴場。夜來了,前來沐浴嬉戲的人兒也散了,剩下幾個膽大的,還在海水里游玩,漁夫給停靠在海邊的漁船投網,看似要出海拉網了。
與陌生人聊了一晚
今晚的青旅就剩我一個住客,回來坐下沒一會,就聽到老板的電摩托的停車聲熄滅在門外。老板擔心我一個人孤單,就從家里跑過來陪我了。
這天晚上,我們聊了很多,從生活到工作再到感情,我驚訝地發現這么短短的三兩小時,人與人的距離可以變得那么近。我怕生,老板也毫不客氣地說第一天看到的我是多么拘謹。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這一晚真的讓我放松許多。
我們聊到了音樂,氣氛一下子就炸開了鍋。
“你知道我第一個喜歡的歌手是誰嗎?”
“你這個年紀的話,周杰倫?”
“JJ林俊杰啦!我還記得當時我初中的時候他出的第一張專輯,不過后來我也喜歡杰倫啦。”
“杰倫啊,我超喜歡的,那時候是因為喜歡一個男生喜歡上他的歌哈哈哈!”
“嘖嘖嘖,小迷妹!”
“其實我第一個喜歡的是光良呢,因為他那首童話。”
“對對對,他唱的歌特別有感情,那首……左手……還是右手……”
“《左手邊》啦!”
……
老板說到他洗澡的時候會大聲放歌,說到大學期間苦練吉他,說到因為一些原因沒有走上音樂這條路,說到音樂是如何如何改變了他的生活,哦還有,他說會永遠熱愛音樂喲。
他說到關于音樂的時候,眼里分明發著光。我懂他,因為我也熱愛音樂,而且我相信,熱愛音樂的人,一定也同時熱愛著生命。
環島路-是我騎過最美的沿海路
在東山島坐三輪車的時候,師傅會給你介紹這里最值得去的地方,我聽說環島路是建在蘇峰山腳下的一條長長的沿海路線,在上邊騎行可以看到腳下遼闊的馬鑾灣和金鑾灣。
于是第二天,我早早去車行租摩托車了。
我指著那臺可愛粉嫩的小綿羊,可是老板一口拒絕了。
“你要騎的環島線有許多坡路,這些小車馬力不足。”話罷他指著停放在外邊被太陽烘烤著的大摩托,除了車型巨,車身的漆也稀稀落落,還外披著一層塵埃,露出來的鋼鐵部分有許多生了銹,一看就是臺陳年舊車。
我咽了一口口水,這,不就像我家那臺年久失修的老摩托嗎?
“老板,我不是很會騎,這臺我駕馭不了,那種我就可以。”我撒了謊,在家里即使是大摩托,我也能騎行天下。在這里管不了馬力不馬力的,顏值高我才鐘意。
“那那不租給你,危險!”
我馬上改口:“開玩笑的啦老板,租給我嘛。”
為了證明,老板把老摩托推出來,讓我騎一段給他看。我當然很不愿意地答應了。證明成功,隨后,戴著老式頭盔,裹著老板娘的防曬衣,出發咯!
原本是能拍到海邊的幾排樹林,但是踩進去沒走幾步就感覺腳裸一陣刺痛,一看發現時一群螞蟻爬了上來,我慌忙逃離出去,發現已經被扎了好多包,手上也有,應該是很毒的螞蟻,不然現在手上的包也不會長膿了。
腳赤裸在烈日下暴曬實在太癢刺痛了,沒停留多久,我就環著島一路騎了一圈回來。
回程中,電摩托突然慢了下來,繼而馬達沒再響,停了一會再啟動,車像龜速爬了一段路,又停了。我微信給老板,老板說,老板娘忘了充電了......
在等待老板派手下過來的時間里,身邊路過了好幾臺我想租的那種小巧又可愛的摩托,誰說這小摩托不能上這路的,我被坑的心情一下子氣憤起來。
“你知道最后我是怎么回來的嗎?不是被車拉著回來的,是那人騎著摩托在側后面蹬。”
“哈哈哈哈哈哈……”
上一秒還給朋友發去沿路騎行的美景,下一秒就惹得她在微信那頭狂笑。這一天,真的有點意思。
永定土樓,我來嘍
開往土樓方向的大巴,在幾乎無第二輛車的高速上馳行,一路的青山美景盡收眼底。車上搭訕了一家子,所以這天他們就拉著我同路了。
永定是福建擁有最多土樓的一個縣,共23000多座。200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內型。永定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
土樓之所以為一段歷史的建筑物,是因為社會性和生存性決定的。客居異地的客家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最大程度地自給自足,土樓內建水井、廚房、臥室、倉儲、豬牛舍等,體現著小農經濟的需要,全家族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享受著幾代同堂和合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大叔和大媽一路上給我講過去的歷史,問到我的時候,因為知之甚少,我也只能搖頭傻笑,所以大叔一路上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啊,唉!”對于我這么一個歷史小白,只能道聽途說他們的介紹。土樓文化源遠流長,很是值得一探究竟的,畢竟古代人能建造出這般藝術建筑品,想必是勞動與智慧的結晶。
大熱天走進來會感受到住宅的陰涼,建造土樓材料和長城差不多,內部是黃木和杉木,外邊用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混合而成,夏可抵暑氣,東可抵冽風,難怪進來的時候感受明顯和普通的泥水住宅不一樣,泥水住宅即使外墻多堅厚,長時間的暴曬還是會讓里頭發悶,用導熱性不好的土樓材料來建造反而使得這里成了避暑勝地。
這里的票價還是蠻貴的,我走的只是其中一片土樓群,看了兩座大型土樓,門票就130人民幣,所以奉勸只是來拍照發朋友圈的朋友啊,得考慮考慮,但是真正想要了解客家文化的,這里還是值得一覽的。
送別了熱情的一家子,因為晚上進“客家土樓名俗文化村”是免票的,所以我睡醒了一覺才溜進去。
夜晚的土樓還真有些陰森。
半路被一位阿伯截了,說給十塊錢就能看他家的大宅子,我望宅子那頭看了一下,是大圓形土樓,雖然今天已經看過了,晚上看的,應該很不一樣吧。于是我爽快就答應了,阿伯在前邊照著手電筒,住宅里只有一樓住著些人,樓上每戶前都掛著燈籠。
我有些害怕:“阿伯,你陪我上樓吧。”
“沒事的,上邊啥都沒有,我還要去拉客。”
阿伯心不在焉地看著外頭,手電筒直直照著我這頭。
大著膽子走上頂層,發現每戶都用大鎖鎖著門,房子內外空無一人,透過燈籠發散出來的紅光很微弱,卻把黑夜里的樓層照得發紅,我繞著走廊邊走邊望去,房子說不出得詭異,我怕得腿有點軟,速速走回頭,阿伯上來了,站在樓梯口照著手電筒,我的心終于安了一些。
串了一晚的村子,看到了漫天的繁星,是有多久,沒有在塵土飛揚的大城市里看到過星空了,聽著蟋蟀在樹里草間窸窸窣窣的鳴叫,河邊蛤蟆停頓有措的咕咕聲,讓我有一種回到小時候鄉下的錯覺。
這段旅程,在這里告一段落啦,很想事無巨細地分享,那樣的話可能把讀者給看睡了呢,而且我這蹩腳的文章,還不擅長去寫記錄式的文章,所以還有漫漫長路吶~
有時候會想,為什么旅行呢?有些人想逃離眼前茍且的生活,有些人想要找到迷失的方向,有些人想去追求別人眼里的詩與遠方,而有些人,純屬是為了玩樂。
一種生活過久了,再好也會膩,誰不想去體驗一次新的世界,偶爾去放松下,給身體和精神充些電,這樣不挺好的嘛。如果問我旅行的意義,我也許會說,路上遇到的人和事,見過的風景,若是讓我覺得充實且快樂,都是這趟旅程給予我的意義了。
愿追逐遠方后的你,也能安好地生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