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誦讀雪師的文字已經近一個月了,在剛開始誦讀時我寫了篇《貼近雪師的文字》,那時因為剛開始讀,還沒有多少感覺,文章就寫的相對弱些,經過了近一個月的誦讀,感觸慢慢深起來,文字在心中也活了起來,再寫這篇文章時感觸也多了起來。
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一起誦讀了《讓心屬于你自己》,近期大家又開始誦讀《光明大手?。簩嵭揞D入》,這本書是我們這個派系的教理,是核心,它旨在讓我們找到自己的本元心,也就是真心,并憶持和保任真心,在真心狀態應對生活中的萬事萬物。
記得今年上海書展時,易蘭老師給一位讀者說的一段話我印象很深,那位女孩子和男朋友在書展中選書,易蘭老師給他們推薦了雪漠老師的“心學大系”,并重點推薦《真心》,她告訴那個女讀者,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不會老,不會變化嗎?那個女讀者亮亮的眼睛一直看著易蘭老師,易蘭老師說那就是女兒心,女兒心是每個女子心中最美的、最具詩意的、最柔軟的那顆心,這顆心最接近真心,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顆心,只是在現實生活的沖擊下,很多人都丟失了這顆心。易蘭老師的話剛說完,那個女孩子就帶走了這套“心學大系”。
想想,真是這樣,我們曾經是那么純真,那么質樸,可在現實生活的沖擊和磨練下卻變得如此實惠,如此不堪,就像《大漠三部曲》里面的瑩兒媽、靈關媽那樣,其實他們在年輕時也和瑩兒、蘭蘭一樣是一個水靈靈的女子,可到了老年卻變成了一個實惠的婦女。當然很多人都不甘心成為那樣的人,也有一些人已經沒有了自覺,那些不甘心的人肯定就在尋找一種善美的東西,來指引自己,以便讓自己依舊保持住那顆女兒心。真的很幸運,我在三十一歲的時候接觸到了香巴文化,因為在那個醬壇子里面腌制得還不是那么徹底,也因為一顆向善向美的心,更因為那顆痛苦的心靈在苦苦掙扎尋覓,后來我接觸到了我所向往的善美文化---香巴文化,從此開始了我的心靈之旅和讀書之旅。
這次再讀《光明大手?。簩嵭揞D入》,文字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那種陌生感,難怪大家都說雪漠老師的文字,你站在哪一層,看到的就是那一層的東西,隨著你的成長,每次看到的東西都會不一樣。這本書我們讀書會也不是第一次讀了,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在讀,我也看了兩遍了,我相信肯定有朋友早已經看了十幾遍甚至幾十遍,也許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一本書會這么多遍的看呢?這就是雪漠老師作品的價值和意義,他的書都是空性狀態下流出來的,文字本身就是有能量的,當你看書時就會被那種能量場感染,一下子就能進入一種境界,而且這種好的狀態會持續很長時間,放佛也不是在看,而是在和自己的心靈對話。這就是大家喜歡雪漠老師文字的一個重要原因,更在于雪漠老師的文字總能觸動我們的內心深處,讀著讀著,你就被打動了,淚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流,所謂“語出真心,打人便痛”就是這個感覺。
從開始讀《光明大手?。簩嵭揞D入》一點都不理解,到后來又開始糾結里面的真心狀態,到現在的放空自己,用心去感受文字,這期間,也經歷了好幾年的過程。當然現在我還是不是那么理解,其實雪師的作品也不是叫人理解的,當你的境界到了那個層次,你自然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了,真心狀態不是求來的,更不是琢磨來的,它是我們本自具足的,只有放下一切,讓自己去貼近文字,感受文字的那種隱形力量,達成一種相應,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在誦讀的過程中,眼睛在看文字,耳朵在聽讀的聲音,雜念就少了,就更容易去貼近文字了。因為之前的重點在看,而不是在讀,這次加上了讀,多了耳朵的應用,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慢慢調動起來,也更能契入文字。
因為自己習慣性的語速快,我常以自己反應快自居,那時因為說話快,不經大腦,因而不知道造了多少口業,三十多年的習慣也不是一下子能改變的,記得之前說話是從不換氣,現在如果這樣估計大腦早就缺氧了,在讀的過程中,我開始嘗試讓自己慢下來,每句話讀完后,我都會吸一口氣,語速慢下來,有了換氣的間隙,氣足了,文字也自然流淌了。我一下子嘗試到了誦讀的快感。最近這幾天我也開始誦讀《拜月的狐兒》,這種感覺讀起詩來更有韻味了,以前讀雪漠老師的詩時從來讀不出來感覺,因為自己缺少的就是那份詩意,現在慢下來,讓自己去感受和貼近那文字,那種濃濃的禪心詩意味便出來了,熏染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短短的一個月真的感觸很多,讓我們繼續誦讀雪師的作品吧,希望我們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找到自己的那顆真心,讓那顆女兒心煥發出真正的禪心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