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第二】(2.2)
人言者,動也;已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ju)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驅之。
譯文:
別人在說話,是動;自己沉默不說,是靜。根據對方說的話,聽出對方言辭中透露的真實想法。對方言辭透露出的意思與已方想要得到的不相符合,就運用“反”的方法來求,對方的回應必定滿足已方的需要。言語中有“象”,事物中有“比”,通過“象”和“比”的手法來探求言辭背后隱藏的真實意圖。所謂“象”,便是用形象化的手法來比喻事物;所謂“比”,是以同類的言辭來作類比。因為采用象,比手法皆不直說,故能于無形之中而得到對方回應,了解到對方的實情。如果使用象、比手法說出的用作引誘的話能合于對方所想,那么對方的回應必會暴露事實,這些實情將為我所得。這就像張著獸網捕獵野獸一樣,只要在野獸出沒的地方多設一些網,伺機觀察等候著,就一定能捕捉到野獸。針對對方使用的方法只要切合事理,對方自然就會暴露實情,這就是釣人的網,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要持釣人之網去驅使對方,使其為我所用。
重要詞語(要理解)
1、因其言,聽其辭
2、言有不合者(三句)
3、言有象
4、事有比
5、其有象比
6、以無形求有聲
7、其釣語合事
8、置網
9、多張其會而司之(四句)
10、常持其網驅之
學習心得:
? ? ?在與人打交道時,對方說話因為他的心思被撥動了;我默默的聽,因為只有靜下來,才能體察到對方的真意;若對方的話其真實想法我沒有搞清楚時,就需要反復探求,用反向推理詢問,令對方不得不回答,他就必然會有所反應做出回答。通過對方言語的表現,做事的比較,探求對方真實想法。通過“象比”手法可以觀察其下一步言行,誘導對方表達出真實想法。
? ? ?只要方法符合情理,對方自然就會表現出來,這就是一張釣人的網,常拿著網追逼對方,對方言辭仍無表露而失去比較,就改變方法使用“象比”法,反復試探,再三詳細審視比較,獲得對方的真實意圖。
? ? ?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在與人打交道時,在不知對方意圖時,都可以通過“反向”、“象比”手法獲取對方的真實想法。
? ? ? ? 生活中,想約某人一起去爬山,但是不知道對方什么想法,與其說,爬山太沒意思了,爬山太累,腳疼腿疼,等等。若對方反駁我說的話,反而說爬山有多好,必定有意想去爬山。若對方對我說的話,表現的不溫不熱的,我的想想她平時是不是個愛運動之人,平時有沒有爬山的活動。通過其言行用象比法,在一步確定她是不是個爬山愛好者,是否愿意一起爬山。
白欣玉 ?20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