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的作者是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1835年11月25日,他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小鎮,1848年5月,隨父母一起,全家移民美國。
卡內基傳奇人生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卡內基青少年時期的打工生涯:
卡內基從13歲開始在匹茲堡做童工,第一份工作的周薪是1.2美元。匹茲堡有不少事業有成的蘇格蘭人,會關照新來的老鄉。
卡內基打工遇到的三個老板,都是蘇格蘭人。他將進入電報局做信差,視為真正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一年后,他成為了這里的電報員,并有機會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大貴人斯科特。
第二階段是他在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職場歷程:
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駐匹茲堡的主管斯科特,聘用卡內基為自己的電報員和助理,18歲的卡內基開啟了他為期12年在鐵路公司的職場生涯。
斯科特對卡內基很關照,不但主動給他漲工資,還一路提攜他。六年多之后,卡內基也有機會坐上了該公司駐匹茲堡主管的位子,年薪達到了1500美元。
第三階段是他成為鋼鐵大王的創業之路:
卡內基從1862年開始創業的,他創業的特點就是,他成立的每一家公司,都是與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他在這家公司的資源和人脈,是卡內基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從內部管理上來看,他的鋼鐵廠可以站穩腳跟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注重成本管理,
第二,不惜重金更新先進生產設備,
第三,高薪聘請化學家。
當貝西默煉鋼法實驗成功后,卡內基馬上購買了專利,與多人合伙成立了新的鋼軌公司。該公司是以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總裁湯姆森的名字來命名的,也顯示出卡內基的心機。
到了1901年,卡內基鋼鐵公司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它擁有2萬多名員工,年產量超過了英國全國的鋼鐵產量,年利潤達到了4000萬美元,卡內基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鋼鐵大王。
荷姆斯泰德罷工事件可以說是卡內基事業發展中的一個污點。
1901年,卡內基在65歲的時候,一口價把鋼鐵公司以4.8億美元賣給了銀行家摩根。
第四階段是他在賣掉鋼鐵公司后,一心做慈善事業:
卡內基認為,富人在死的時候還擁有巨額財富,是可恥的。他在去世之前,總共捐出的資產超過了3.5億美元,相當于今天的數百億美元,應該算是裸捐第一人了。
美國的《福布斯》雜志曾經發布過一個美國歷史上十五大富豪的排行榜,在這個榜單上,卡內基位居第二,僅次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遠高于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等人。
卡內基以出身貧寒為榮,他很喜歡英國詩人威廉·亨利的兩句詩,“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主人”,并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