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假的時候,我又去了一次臺灣。
因為不想去太冷的地方,從11月開始,上海就開始了無窮無盡漫長的冬季。
也沒辦法去太熱的地方。前年的復活節假,我去了泰國。
大學時看的一部有關人口販賣的電影至今留有陰影,所以在泰國花了好多錢,酒店幫叫車的錢(在清邁機場去酒店謎之迷路的記錄還在tripadvisor上有超高點擊率,另外在紅衫軍活躍期間從曼谷機場搭三輛公交車到位于大皇宮附近的酒店也是謎之經歷),也很奇怪花在食物上的費用也不便宜,還有曼谷航空的機票,在清邁學做菜,大象保護營地等等,然后因為熱和曬,手上還起了疹子。
所以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印度估計我是真的沒辦法活著回來。
然后去年圣誕假我去了新西蘭,完成了一部分的心中的魔戒之旅,卻只搭船從北島乘到南島,又回到了北島。像我這樣任性又沒計劃的旅人,大概也只能一個人旅行了吧。
我還是一個非常無聊的人,即使在旅行中,吃和平時大致一樣的食物,穿和上班差不多的連衣裙毛衣,看喜歡的偵探小說,最喜歡在酒店里看電視,喝熱茶吃餅干或者姜汁汽水配炸雞。
哦,于是我又去了一次臺灣。
因為不太熱也不會很冷,治安良好人友善,價格也不貴,飛行時間短,語言無障礙。嗯,我個人很喜歡民國,大概還有一些微妙的歷史因素吧。
上次去臺灣只是在臺北(及周邊)待了一個多星期,奔著千與千尋和侯孝賢的九份,電影和書本以及張懸歌里的臺北,這次卻不知不覺"被迫“環島了,因為去了墾丁夜宿海生館,從臺北花蓮一路南下又正好和朋友約了元旦在101跨年,于是不得不再從墾丁往清境臺中回臺北。
這次坐的是國航的飛機,照舊航空管制浪費1個小時,但是竟然實際飛行時間只要1小時不到,所以還是在預計時間到了,同樣的,這次航空柜臺辦理的時候也問我要了“臺胞證”。這次從桃園機場開始就有人問我怎么乘車,上次在臺北玩時,常常有人和我國語說著說著就切換到閩南語頻道,出租車司機都覺得我是從南部來的(其實就是因為長得土,臺妹么,心累.....)
嗯,這次真的去了南部,我還蠻喜歡花蓮。天氣有點陰陰的,海岸線上不是像墾丁那樣的細沙,有些地方的巖石會讓人產生”懸崖峭壁“之類的聯想,海水的顏色是有些偏灰的藍色,刮風的時候很像德文郡托基那里的海,我最喜歡的英國的一個地方。
我在花蓮住了三個晚上,每天在海邊散一會兒步,坐一會兒再回酒店睡覺,去買當地的牛奶喝,在夜市買蓮霧吃,還有小火鍋(蔬菜)和三明治。
很多食物對我沒有很大的吸引力,雖然我是個胖子。民宿老板有推薦花蓮有名的小吃,第一天我去嘗試了一家,覺得還蠻難吃的后來幾家也沒興趣去嘗試,但是每天在走在路上都被人問路那些有名的小吃店,我竟然都給人指對了。還有,每天在花蓮路過的蔡英文競選總部還蠻像我們這某個居委會。
后來乘車去墾丁,司機和我講你長得還蠻像我們花蓮本地人的啊。
在墾丁我在恒春小鎮住了一個晚上,就是那個海角七號的地方,就很典型小縣城。墾丁那里感覺整個畫風都不一樣,果然熱帶地區會比較特別,帶著曬出疹子的手第二天晚上我住進了海生館,期間認識了一對從臺北來的母子。海生館沒有沖繩的大,帶著負罪感但又非常興奮地度過了海洋館奇妙夜。
再然后搭車經過日月潭又去了清境農場,在清境農場食物中毒......最后終于在臺北和朋友們最后一天匯合,喝著春水堂的奶茶等著瞬間即逝的煙火。
蠻可惜總統府第二天可以參觀但因為趕時間就沒有進去,朋友還去看了早上升旗。
大概應該我想我還會再去臺灣吧,因為一些樸素簡單的理由,總結起來這就是我想要的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