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自己去年這個時候做的一份計劃書,不禁有些感慨,因為發現一年后的自己做的計劃書還不如一年前做的這份。
其實,我這一年在個人成長探索方面有些進步,但是在工作上的進步的確是非常的少,甚至沒有學到任何新的理念和知識,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陷入瑣碎,沒有系統的成長
來這家公司入職已有1年多。入職時我負責的模塊基礎幾乎為零,同時公司整體處于快速發展期,人員比較新,工作不熟練,制度建設也不完善,整個管理比較混亂。
所以這一年我的工作重心在基礎工作建設,沒有太多的技術和含金量,但是內容繁瑣,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導致沒有辦法去做工作技能的精進。
每天數不清的數據整理和重復性工作占用了大量時間,工作的技術含量顯著下降,個人在工作中更是無法系統性成長。
2.????公司環境缺少可以帶我成長的人
公司目前人員兩極分化較為厲害,管理層大多是年紀偏大,經驗豐富,但是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明顯不足。
中基層員工大多能力一般,很多更是被拔高上來的,沒有太多可以借鑒學習的技能。
我的直接上級自己陷于瑣碎之中,也沒有特別強的能力和技能,無法給予任何指導。
同事離職率較高,很多人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應付吃力,更不要說互相學習成長。
所以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身邊缺乏能力強、眼界高的人,缺乏良性的成長互動,一個人的成長速度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3.????自己在工作上花的心思更少
因為自己職業規劃的問題,今年我的重點更多的是放在個人單項技能的學習中,而這些單項技能和工作沒有直接關系,從而對工作的關注度明顯降低。
同時因為公司管理的混亂,很多工作非個人力量可以推動完成,導致出現懈怠情況,不像過去會想著精進工作,現在覺得反正也推動不了,就干脆放棄了。
通過對這一年工作的復盤,我得到了2個重要的啟示:
1.????人生需要高人指路
我們不能太高估個人的能力和自覺性,如果條件允許,找一個好的團隊,跟一群上進的人一起前行會走的更快。
回想自己成長最快的階段,應該就是在上家公司工作時,公司新招聘了一個經理,是我的直接上級,她的個人能力比我高幾個層次,雖然她只帶了我一周,便因為個人原因離職了,但是在這一周我思維的轉變及學習到的知識能力比過往半年都要多,甚至在我入職新公司時,她教會我的東西還能派上非常大的用場。
這樣的對比,更讓我明白,有高人指路,人生真的可以進入加速成長模式,而單靠個人摸索,雖然也會成長,但是容易走彎路,即使道路正確,所花費的時間也要多上幾十倍。
2.????工作切忌陷入忙碌和瑣碎
回顧這一年的工作表現,加班非常多,但是往往都是在忙一些瑣碎的事情,根本沒有時間思考很多重要或者有難度的問題。
其實我非常不贊同工作中加班過多的情況,因為對大部分普通員工來說,加班很多時候都是為瑣碎的事情忙碌,這些事往往很緊急但是并不重要,至少對個人成長來說并不重要。
我看到身邊太多這樣的同事,每天加班到九十點,都在處理那些文件、報表、零散的問題。有時甚至忙的沒有時間吃飯。累壞了自己的身體不說,還沒有半點時間去學習成長。
比如有的同事報表做的不好,為了做好報表要每天加班,因為加班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excel知識,這項技能得不到提升就一直無法提高工作效率,然后陷入惡性循環,明明盡職盡責的加班,卻經常挨領導批評,真的就是所說的吃力不討好。
人們常說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但是從我目前短短的5年工作經驗看來,能平衡生活和工作的人并不多。
往往越厲害的人,成長越快速的人,反而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同時有更多的時間去生活。因為這樣的人效率高,工作質量好,可以用比別人更短的時間去更高質量的完成工作,就會節約出更多的個人生活時間。
而往往眼里只有工作的人會越忙越亂,效率較低,需要犧牲更多的個人時間才能完成和別人一樣的工作數量和質量。
所以我們真的不應該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于我們而言只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的方式方法,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完善改進這種方法,將自己更多的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