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柔和的激勵
沒有什么比他的力量更柔和,也沒有什么比他的柔和更有力量。他最溫柔,但他的愛在心里,卻似乎讓我們感到一種不可遏制而又自然的驅迫?!霸瓉硭膼奂钗覀儭?for his love compels us; “compel”原意是強迫或似乎強迫)是書上的話,也指出了我們服侍和善待他人的唯一正確動力。
從初代的大師兄們開始,歷世歷代有多少追隨和信仰他的人,無須被任何外在力量強制或裹挾,只因著內(nèi)在愛火的激勵,前仆后繼,背井離鄉(xiāng),餐風宿露,甚至流血犧牲,這才換來今天我們看到的好消息傳遍各地,持續(xù)生長的局面。
在一個以禮教維系、以利益交易為實質的世界里,這樣的人注定被視為異類。外在的肉身之苦還在其次,心靈的苦楚才是試煉的本質?!澳銥槭裁磳ξ疫@么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動機?你既是說愛我接納我,又為什么一定要改變我?”對于為真理而愛的人,世界報之以滿腹狐疑就算客氣,更多的是嘲笑、毀謗、侮辱、攻擊。
就像雨雪從天而降給予大地滋養(yǎng)而不徒然返回一樣,超越人性的真理之愛,一旦通過人這個器皿表現(xiàn)出來,也必會流向能夠接受它的人,并且在用心者的恒切守望之下結出果實。
許多時候,愛他愛人,會被誤以為是討好型人格。但這些什么“型”什么“類”都是人的劃分方法,不在意也罷。
且看書上給出的答案和解藥:“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薄霸瓉硭膊磺笞约旱南矏??!?/p>
如果沒有做好接受異樣的眼光和歧視性對待的思想準備,是無法跟他走到底的。但這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就是一轉念一定睛的事情。定睛于父,思想他的國度,那么,一個相信永恒的人,不會執(zhí)著于追求今生得到所有善報。
我們好比在奔跑一場靈界的馬拉松,路途中有人加油喝彩鼓掌當然好,即便沒有,甚至出現(xiàn)誘使我們退出的聲音,只要我們心靈的眼睛看到了上面的賞賜—永恒的冠冕,就會一直奔跑下去。
我們又好比在攀登靈界的最高峰,不是懷著征服欲而攀登,而是受到那白雪覆蓋的神圣頂峰自身的感召,是她給我們力量。
總之,老師在前面引路,當他呼召我們跟從,我們可以放心地立刻放下心里的纏累,不必回頭或東張西望看是否有人同路,是否有人追隨,而是只要確定自己跟從的是他,用心跟從,更定他。
他的柔和給我們力量。這句話又包含矛盾修辭,這種例子很多,因為他的法度就是和這個世界的法則截然不同。
分享特蕾莎的《Anyway》(《不管怎樣》),它曾許多次給予我們鼓勵,提醒我們向內(nèi)看、向上看、向前看,讓他的愛激勵我們繼續(xù)付出愛和善意,特別是隱藏的代求。
人們經(jīng)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還是要取得成功。
如果你誠實、率直,人們也許會欺騙你,
不管怎樣,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
不管怎樣,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
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還是要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這是你和父之間的事,
而決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
詩的最后一句點明了要義:他對我們的愛夠我們用來一輩子付出。我們只需要向他交代,不欠任何人一個解釋。此生或許缺少某些身外之物,缺眠,甚至缺健康,但從來沒有缺過愛,因為他的大愛,就像空氣一樣環(huán)繞周遭,隨時調遣一切人事物,供應所需。寫在這里,也是提醒自己時刻意識到這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