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年前,我去聽一個作家的講座。
那位老師說是作家,但涉獵廣泛,在好幾個領域都頗有建樹,在業(yè)界也非常知名和受好評。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那位老師說,他這幾十年來,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從來不做他不喜歡的工作。
我當時既驚訝又羨慕,在很多人看來,一個人如果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就已經(jīng)很幸運了。
現(xiàn)在竟然有人說,他從來不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想想我們中的很多人,有多少人每天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朝九晚五、忙忙碌碌,在養(yǎng)家糊口和偶爾放松之外,還有什么?
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從自己所做的事情里享受到樂趣?
2
這大概跟我們從小的成長過程,有一定的關系。
小學生的時候,問你長大了想做什么?科學家、醫(yī)生、教師……也都只是教科書一般的樣板回答。并沒有幾個孩子是發(fā)自肺腑地出于自己的喜歡。
多考幾個一百分倒是比較重要,至于興趣,有幾個人會重視?
也許現(xiàn)在的情況好一點,很多年輕的家長會注重孩子本身的興趣。但如今孩子們的競爭似乎是更激烈了,不知到何時,興趣還是要給分數(shù)讓位。
中學的時候,大家的目標是考個好大學。大學時,目標是找個好工作。
然后等到大學畢業(yè)了,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甚至有不少人,連自己能做什么都不知道。
再之后,結婚生子,按部就班,忙忙碌碌、恍恍惚惚小半生已過。
猛然間,有些人發(fā)現(xiàn)自己不但沒了年輕時的豪情壯志,甚至聽到別人談夢想、愛好,都會在心底嘲笑,你們幼不幼稚啊?
很多人每天做著不喜歡的事情,討厭的加班,煩人的家庭瑣事……卻覺得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興趣嘛,偶爾出去旅行算不算?
有人說他只做喜歡的事?不是吹牛吧?
有人說他為了愛好,辭職去鄉(xiāng)下種花了,不是有病吧?
所有那些讓你厭煩的、讓你累的,你卻已經(jīng)把它們當做生活本身了。
真是可恥的人生啊!
3
也不過三十多歲,開始有人覺得自己已經(jīng)老了,已經(jīng)是“高齡”了,覺得這一生差不多也就這樣了。寄希望于下一代吧。
只是,三十多歲不應該還是年輕人嗎?
就不能發(fā)掘一下自己的興趣嗎?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并沒有那么難吧。
“忙”是什么,心亡了,就是忙。你太忙著謀生,忙到?jīng)]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內心,沒有問問它真正想要什么,時間久了,心就死了。
在我們熟悉的世界之外,有更大的世界,在我們熟知的生活之外,有很多種不一樣的生活。
在謀生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沒有興趣?去找一找吧。或許不知道哪天,你就給自己開辟了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