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我這個年紀,仍然在為名利苦惱。名利到底是什么?
????從孩提時代開始,長輩就耳提面命,說有個好名聲,若為女孩兒才能嫁個好人家,若為男孩兒才會有好前途。那時候的名聲,該準確地理解為好好做人。所以,凡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待人接物,會禮讓他人,會操持家務,會熱心真誠地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然后就會聽到周圍的鄰居們說:“你看某某家的孩子,人家勤快又懂事,對人也有禮貌”之語。
? ? 到了上學的年紀,農村小孩兒每天努力讀書,只為將來有離開父輩的生活模式,光榮進城的可能。所以那時候多數條件越差的孩子,讀書越努力,成績自然也會更好。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是件回報率很高的事,既能獲得好成績,也能獲得好名利。在那個成績和品德并重的年代,只要成績好,品德優基本就會被選為學校的三好學生,那時候覺得擁有三好學生是件特別光榮的事。凡是有了三好學生的稱號,就意味著你是榜樣,是大家的偶像,然后就有了幫助后進生的資格了。現在每每想到小時候幫助隔壁幾個搗蛋鬼學習的事件都啼笑皆非,但也充滿了童年時的真誠與純真,還有那份責任感。仿佛他學習不好就是我沒輔導好一樣。
? ? 但時至今日,我的孩子也即將進入小學,也有許多類似學校的、區上的三好學生榮譽,可這卻成為了見家長們汲汲營營,努力爭取的東西。在孩子單純學習、好好做人的條件上,增加了許多家庭的因素。因為這事關升學,事關孩子的前途。所以曾經單純的榮譽變成了競爭的條件。
? ? 讀書時代雖然清苦,但卻相對單純,可這最終還是會結束,會踏入另一個新的階段,——職場。多年以前對”職場“兩個字沒什么具體的理解,就覺得這份工作是自己努力學習換來的,那么工作自當勤奮,期待能和讀書一樣擁有同等的回報率。工作了很多年,在這個不明就里的職場里,才發現所謂的努力根本不及領導對你的印象。然后,自己的人生信條第一次產生了動搖。
? ? 十多年前流行一部電視劇,叫《杜拉拉升職記》,那時候同我年紀一般的人都愛看。可我總是零星地看過幾眼,直到有天某位同事大談升職之道,才恍然大悟,所謂的職場,領導往往都是最關鍵的因素。當明白這一點之后,會發現周圍的巴結、諂媚。我覺得自己是太單純、耿直,或者說自己一直堅持的公正不允許我做出類似的行為。那么問題與糾結就產生了,如果辛勤工作不能得到認可,不能在職業上有所進步,那么暗箱操作你會嗎?答案是:我不會。因此,一方面我很佩服那種有能力也有韌性的家伙們,得以如愿以償地得到自己想要的職位。另一方面,我鄙視著那種僅靠諂媚上位的家伙們的同時,也非常佩服人家的勇氣。最后,我反問:類似這種能力一般,還不愿意順應、逢迎的家伙,還擁有一定的職場理想,今后的出路在哪里呢?時至昨日,這個問題仍然在糾結中反復,在反復中掙扎。
????“孤獨的人靈魂是高貴的”,這句我的簽名,恰到好處地描述了我的職場心境。人活到我這個年紀,才會真的理解“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這句話,苦難對于多數人來說都是苦難,但對于某些人來說卻是財富,也是歷練。所以,在經歷了百轉千回的苦與難之后,方才懂得取舍,才會懂得放下。
????對于職場名利,現在類似逃避的放下,不刻意為之,也不過分強求,憑本心做事,不問經營。年輕時,面對不公、不平、打壓會氣憤、會暗自神傷,但卻不會詢問,因為擔心詢問會開罪與人。時至今日方明白,不公、不平、競爭才是職場的定律,因為人們來到職場里,本就不是來交朋友的,競爭才是主線任務。所以,在工作中,保持先進性,要求進步,領導的想法非常重要。就工作本身而言,不懂的當然要問,僅此。
? ? 偶爾一個人時會想:“當退休之后,單位里有幾個同事是我還想繼續聯系,還能再退休之后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毫無顧忌說話的。”然后掰著手指數,發現還是有那么些人是愿意的。所以,珍惜著這部分的難得就好。至于其他,僅此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