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現金貸行業風聲鶴唳,前日傳“一刀切”,昨日又“辟謠”。
行業調侃其為“一天挨一刀”。
盡管風聲未定,但大家都知道,大限將至,監管在即。眾平臺擔心逾期爆發,紛紛縮量、全力催收,甚至提前從用戶卡中扣款。面對行業急剎車,用戶猝不及防,債務危機集中爆發。
而此時,地下高利貸蠢蠢欲動,用“年利息2200%”的超利貸,來收割現金貸用戶,讓其陷入更深的深淵。
這最終,是一個多輸的棋局……
1 、“被套路”
這兩天的現金貸論壇,炸鍋了。
借款用戶紛紛反映,他們被平臺“套路”。
“我是麥芽貸的老用戶了,借過5次,每次把錢換上,就可以馬上借出來”,90后的借款用戶陳曉羨稱,這幾天還回去的錢,卻再也借不出來。陳曉羨絕對算得上借貸圈的“老哥”,一年時間,他已借貸128個平臺(不算已還款的),負債28萬多。他過著“借新還舊,以貸養貸”的生活,“如上癮般,難以戒掉”。
現金貸監管突然而至,讓他“豐沛”的現金流,被突然斬斷。“麥芽貸、小伍錢包等平臺,還款后就再也貸不出來了”,陳曉羨稱。
后面的套路更深。
“好幾家現金貸給我打電話,說只要我提前還款,就可以提額”,陳曉羨知道,這些都是平臺撒下的“誘餌”,一旦還款,就再也取不出來了。
而論壇中,借款用戶稱,很多平臺開始“提前扣款”。
大量用戶聲稱遇到同樣情況,“昨天借的,今天就從銀行卡自動扣走了錢”。
在監管的大閘之下,行業人人自危,迅速縮量,想盡辦法收款——大家都如生死時速般,拼搶最后的果實。頭部平臺的不穩定,更是加劇了這種恐慌。
有平臺在APP上公告稱,產品優化調整,暫時無法申請。
行業的急剎車,讓已培養起消費習慣的用戶猝不及防。
“我被三四個平臺套路后,就一分錢都沒有了,吃飯都成困難,怎么還其他平臺?” 陳曉羨開始全面逾期,這兩天他的電話被打爆。
而通訊錄的親朋好友也被“騷擾”,他就一個個打電話去道歉。
“我現在不吃飯,工資全部拿來還錢,也不夠還一半的”,面對全面債務危機的爆發,陳曉羨決定“強行上岸”。“我和催收商量,利息和滯納金不還了,但我會還本金”,陳曉羨列出了128個負債平臺,準備一個一個還。
“我和媽媽也坦白了,準備斬斷過去,工作還款,重新開始”,陳曉羨稱。而大部分的用戶,并不像陳曉羨一樣理性了。
各大口子群里,中介正在煽動大家,不要再還款。論壇里也充斥著各種“堅決不還款”的聲音。
“行業急剎車之后,逾期集中爆發,這將是不可回避的結果”,多位從業者都如此預測。
“我們加大催收的壓力,但效果并不好”,某資深催收員稱,很多用戶并不是不還錢,而是真的“無錢可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一旦倒下,就會引發一連串效應——監管大閘還沒落下,行業暴雨已然開始。
現金貸無疑是這輪監管之后的,第一大輸家。
2、兩次輪回
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
現金貸一一退場之后,借款用戶就上岸了嗎?
實際上,一部分用戶卻沉入了更深的深淵。南方區的大中介羅夏義,最近正在轉型。“網貸突然就擼不出來了,生意全斷了”,羅夏義以前靠幫用戶包裝資料,去“擼”現金貸,提成貸款金額的10%。
而來找中介的,通常資質比較差,屬于現金貸最底層用戶。
“基本每個用戶都共債幾十個平臺,現金貸一停,他們生活都成困難了”,羅夏義知道,行業又將開始一個輪回。羅夏義經歷過校園貸一個完整的周期。他是校園貸中介大軍的一員,掙得人生第一桶金,買下一輛寶馬。
隨著校園貸玩家越來越多,行業一度失控,監管如期而至,行業被“一刀切”。
羅夏義本來以為一切歸零,回到起點,卻發現,一切才是剛剛開始。
大量的學生群體,在校園貸的刺激下,已形成“超前消費”或“過度消費”的習慣——他們已不能“回頭是岸”了。
這波被激發的消費需求,就如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就難在轉圜,欲望得不到正面釋放,就會往更黑暗的角落涌動。
新一輪的瘋狂開始,大量學生群體,轉到了地下高利貸,諷刺的是,他們為此要付出比校園貸高幾倍的利率。
余波未了,緊接著,現金貸來了。
“這兩年,消費環境崛起,但大家收入還沒跟上,地下民間借貸的需求變得非常旺盛”,羅夏義觀察到,從2016年開始,現金貸崛起,這波信貸需求從線下,被轉移到線上。
現金貸基本覆蓋了底層用戶的消費需求,民間借貸的用戶被掠奪——他們干著急了一會,但很快就頓悟,也紛紛轉戰線上。
大量的土豪團、炒房團、甚至實業的民間資金,都進入到現金貸領域。
行業一如校園貸,陷入萬團大戰,但狂歡只持續了一年,趣店上市的“高調”宣傳后,監管雷霆而至。
“從地下到線上,再重回線下,這就是一個輪回”,羅夏義稱。
而現金貸,正在重復著“校園貸”的命運和軌跡。地下高利貸再次覺醒了。
3、地下狂歡
各大口子群里,地下高利貸的中介,又開始出來活動。
“最近的生意好得不像話,都是一些網貸擼不出來的人找過來”,中介“大熊”(網名)稱。
“操作的模式,就是你們在借貸寶、今借到、無憂借條等平臺上發布借條,我們來接單,給你打款”,大熊稱,而中介提成,依然是10%。
這些出借者,都是地下高利貸玩家,他們逮住一個用戶,就會“往死里掠奪”,利息高得驚人。
“借1000,砍頭息700,7天還”,大熊稱,如此算下來,年利率高達2200%多。
“這在業內,根本不叫高利貸了,叫超利貸”,大熊稱,即便利息驚人,大家依然趨之若鶩。
超利貸正在收割現金貸的果實,底層用戶繼續沉淪。
“我連飯都吃不上了,我不借怎么活下去?”94年的女孩莫桑歌稱,現金貸的錢已徹底貸不出來,她此前養成“衣食無憂”的生活難以維系,只能找新的出路。
她和大熊達成了兩筆“超利貸”的交易,借款2000元。
而莫桑歌身邊有一大把和她情況相似的朋友,她準備將他們都拉給“大熊”,“他的提成和我對半分,我可以做他的下線”,莫桑歌也開始干起了中介生意。
一個拉一個,成片地跌入地下超利貸的漩渦。
“中介的狂歡才剛剛開始”,羅夏義還不準備馬上進入這個市場,他在等。
等這批借款用戶沉淀,壞的徹底壞掉,掉進黑名單里,而好的用戶從原來債務危機中走出來之后,他再將其引渡到“地下高利貸”中。
“如果現在直接接過來,可能成為接盤俠”,羅夏義稱。
可“大熊”并不這么認為:地下市場有地下市場的黑暗規則。
“很多借錢的女孩,沒錢就以身還債,本周還不上,就陪睡,但下周還是沒錢還啊,我們就把她們的借條賣出去,讓她陪別人睡,就這樣睡無止境”,大熊稱,他們就是如此處置“壞賬”的。
羅夏義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曾經的裸條事件,就是如此爆發——這就是地下江湖的規矩。
“回歸地下,才是催收的黃金時代”,曾經是地下催收員的敬葉新稱,自從他成為現金貸公司的催收員后,極為憋屈,“一罵就被錄音,還會被投訴,嚴重的還要交罰款,一個月掙的錢,還不夠罰款的”。
他以前積累的“催收法寶”,一概不許使用。“地下的催收,見簡單粗暴得多”,敬葉新對于現金貸的傾覆,表現得還頗為興奮。
對于他們來說,重回地下,就意味著,重回了他們的榮光時代。
沉淪到“超利貸”,才是最可怕的后果,這里處于監管的盲點,在黑暗的地下,所有的交易,將變得骯臟而不可控。
不可否認,現金貸因為沒有進入門檻,導致很多劣幣闖入,一度讓行業烏煙瘴氣。
但也要承認,這個行業從地下,走到了線上,在風控、催收等方面,都慢慢從草莽中,摸索出了一條路徑,并漸漸正規化。
最關鍵是,經過一年沉淀,行業積累大量“底層用戶”信貸數據——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中國征信體系的一部分。
他們其實離陽光化,只有一步之遙。
而如今,行業又重回地下,甚至用變本加厲的方式,振興了地下“超利貸”鏈條:曾經涌入現金貸的線下玩家,摩拳擦掌,準備重回線下;而中介,分分鐘變換了位置,開始為地下超利貸導流;最底層的用戶,向地下滲透,往更深處沉淪。
這無疑是一個多輸的結局……底層的消費信貸被激活了,這已是一個難以回避的事實。
潘多拉的魔盒已被打開了。沒有陽光的引導,潘多拉釋放的欲望,只會往黑暗處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