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慢性疾病,都是急性應急事件發生,未能及時消除致病因素,使得急性應激反應轉為慢性應激反應,所引起的各級代償反應,出現的病癥。
什么情況會出現急性應激?當然,包括各種意外傷害,比如跳飛機,試著在懸崖上練習跳遠等等。
除了那些致命的意外傷害,還有許多不致命,但是,卻造成身體各種不同的損傷、疲勞、中毒等等影響,且這種損害和壓力一直持續,就引起慢性應激反應,連帶出現各種生理變態,出現各種癥狀。
任何微小的傷害,只要持續不斷,就可以引起慢性疾病,直至引起生命危險。
人體最害怕的三種風險,第一,是低血糖。血糖供應大腦主要能量來源,維持基礎代謝和四肢活動。一旦低血糖,四肢將無力,大腦出現昏暈,隨時可能休克,暈倒,進一步則引起酮中毒,及肝腎功能衰竭。所以,身體絕不允許低血糖,于是四十萬年前出現糖尿病基因及肥胖基因,原因是那個世紀天寒地凍,食物匱乏,人類運用肥胖基因存儲脂肪,以備低血糖時候,可以應激。同時,糖尿病基因確保低血糖狀態下,身體分泌胰高血糖素,迫使肝糖分解進入血液支援,再通知肌肉分解蛋白質脫胺,轉為糖,再要求脂肪提供能量。
同時,要求胰島素分泌減少,以減少其他組織對糖的吸收,接著,胰高血糖素還要求其他組織細胞受體拒絕接受糖,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保障大腦和四肢擁有余下的糖的優先利用權。
所以低血糖,足以引起以下各類疾病:昏闕,休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肝硬化,尿蛋白增高引起尿毒癥。
第二大危害是低血壓。血壓偏低,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起心動過速來應激,導致心臟負擔,導致所謂心臟病突發。經常低血壓必定引起高血壓基因表達。低血糖是糖尿病的父親。低血壓是高血壓的母親。低血壓意味著器官供血不足,將直接引起器官功能衰竭。
第三大風險,是缺氧。危害最大。全缺氧,三分鐘就可以致命。
缺氧狀態下,糖代謝釋放能量水平下降19倍,糖的無氧酵解,將導致大量乳酸,一氧化碳形成,不僅可以引起自體中毒,還會引起心臟損傷。
如果,低血糖,遇見低血壓,再遇見缺氧,即使原本很健康的人,都可以當場致命。
所以,如果,你不小心,正好餓過頭,或者著急,讓自己低血糖!如果,這個時候,你正好疲勞,血壓下降!如果正好,血管擴張,血流減慢。如果恰好,你在一個封閉的房間,缺氧!如果,正好,你又因各種原因,加強了低血糖、低血壓、缺氧,注意,一次就夠,就可以離開人間——失去一切。
如果,沒有那么正好,僥幸逃脫!那么,急性的要命沒有出現,慢性的疾病就會開始形成。所有的慢性疾病,其實都與這三個因素有關,包括未來出現的炎癥、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尿毒癥、癌癥。
而多數人,不知不覺,或多或少,都在為這種危險創造條件。
日積月累,更形成了各種損害,制造了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