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內,“成功學”風靡整個每個中國。不過,近幾年急速從云端摔到溝里,還摔成了一幅狗吃屎。然并卵。曾受其害的聰明人雖然以打落水狗為樂,但對成功學所定義的“成功”或許不會有什么排斥。當“金錢”一度可以買到一切,依舊擁有超出經濟范疇的能力,人們對這種成功的狂熱不會有絲毫冷卻。
中國人骨子里信奉商業(yè)和物質,不是什么難以啟齒之事,而且很愿意將快速便捷的獲取成功視為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甚至為此不擇手段。而當物質(比如,金錢、地位、身份)反過來能擺平“不擇手段”帶來的道德指責,成功之后再去看待當初那些不良的手腕,反而在很多人看來是優(yōu)越性的體現(xiàn)。
比如,將“冷酷”理解為果斷,將“不守承諾”看作顧全大局等,夠無恥也夠不要臉。表面上(尤其面對公眾時),聰明人對該價值觀嗤之以鼻,但現(xiàn)實層面,他們不排斥為成功支付類似的代價,并且默認為務實之舉。
“華麗上班族”無疑將這種“虛偽”撕開了、扒光了給人看。電影中,嘉陵的代價的出賣身體,琪琪的代價是謊言。當然,張艾嘉如此,周潤發(fā)如此,李大偉如此,“無心”的李想不外如是。唯獨一心為了“愛情”而不是為“成功”支付代價的湯唯,最終卻被警察拷走。夠諷刺,也夠現(xiàn)實。
當然,因為這種病態(tài)價值觀而苛責某個個體顯然也不公平,被社會巨大洪流所夾裹,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最務實的想法只能是“過得好一點,或爬得高一些”,至于代價,或許有一天可以用“成功”討回來,多少有點臥薪嘗膽的意思。
“華麗上班族”的開頭,地鐵中,一群人圍著看那本“如何成為十大富豪”,大家要爭先恐后。擠地鐵的小人物們沒有捷徑接近成功,“爭先恐后”其實也不過也是小人物急于出人頭地的艱難和焦慮。
但是,坐上辦公樓最頂層的張艾嘉最后都要試圖鬧獨立,周潤發(fā)都會對躺在床上昏迷的妻子說:“你贏了。”在另一些人眼里,誰又不是小人物呢?小人物都會想往上爬,總要爭取過得好一點兒。因此,當李想發(fā)現(xiàn)琪琪走進直達電梯時,他似乎像野獸聞到肉味兒那樣嗅到了某種致命吸引力的氣味。
“直達電梯”在電影中代表了某種捷徑與成功,當李想第一次嘗試向直達電梯走去卻又被無情攔下時,我突然理解了,后面張艾嘉同意李想與她共同搭乘直達梯直通頂層過程中,為什么他會說還要第二次搭便車。與其說李想天真,不如說潛意識中對“最頂層”的欲望和饞涎,表現(xiàn)出對成功的本能追逐。
其實,沒有哪個時代像如今中國人那樣,全民式追逐成功和物質。雖然這看上去很病態(tài),有病入膏肓的嫌棄,但必須承認,它又如此強壯,那些歇斯底里和狂熱癥狀并非來自虛弱無力,相反,它們來自強健肌肉的深處,甚至透著詭異的自信。比如,電影中的張大偉。
某種意義上說,當今中國沒有真正“大人物”,似乎,每個人都是為追逐成功而活的卑微的掙扎的小人物,這是時代的最大悲喜劇,精神上,沒有人比別人高多少。
另外,當李想走入公司,辦公室上方那只巨大鐘表懸在所有人頭頂,你也能瞬間察覺到李想這樣的小人物的焦慮背后,除了對成功的茫然,還有其他因素。
在這里,時間的正面積極意義被完全消解了,巨大的鐘表壓迫著整個辦公室,所有人好像都被時間驅趕著尋找著某種出路。時間不再是推動個體成長和取得成功需要的某種必要因素,它反而變成了一種折磨。每個人都試圖擺脫它,所以每個人都在尋找捷徑,用自己支付得起的代價來交換成功。
身后,被時間所驅趕,身前,對成功的追求沒有正確路徑。這種焦慮,電影里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而“直達電梯”和“鐘表”的組合,形成了一個對比強烈的電影主題,即,追逐成功的路上的焦慮癥,幾乎也是一張當下中國人的群體像。
當然,取得成功并不容易,一如李想試圖進入的“直達電梯”,想要使用這座直達梯的門檻很高,除了張艾嘉這個CEO,周潤發(fā)這個董事長,還有血緣關系的“琪琪”,沒有任何人可以使用。
不過,李想最終找到了鑰匙。因為背叛了張艾嘉,雖然他自己說是無心;因為琪琪說:“我需要你。”這也是一種交換,而李想真正付出的代價是,登上了和張艾嘉一樣的電梯。當然,一切都沒變,包括結局。張艾嘉最后乘坐直達梯從頂層落到地面,張大偉在惡夢中電梯急墜,意味著權力更迭的完成。
而我想,即便前面是懸崖,李想也會登上那部電梯吧。畢竟,中國人的成功學來自骨子深處,即便粉身碎骨,也會一往無前,張大偉這樣,張艾嘉這樣,這是一種病態(tài),而欲望卻是最好的強效藥。
---我是忙碌的分割線----
微信公眾號:娛樂一二說(yuleyiershuo)
影視綜藝明星八卦為你一網打盡,保證有態(tài)度的娛樂喂飽你!